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二三章 红顶商人

乱清 第一二三章 红顶商人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当天就寝之后,鸳枕之上,扈福晋将罗四太太的话,说给轩郡王听了。

关卓凡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接扈晴晴的话头,而是说:“如今的雪岩,已经不比前两年了——该是非常得意了吧?”

扈晴晴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可不是!除了‘阜康’的联号愈开愈多,正经是江南的第一大钱庄外,典当铺也开了起来!嗯,我来扳一扳手指头——”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第一间叫做‘公济典’,接下来‘广顺典’、‘泰安典’……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海宁、金华、衢州,江苏的苏州、镇江,都有‘胡财神’的典当铺开张,总计……十七间。”

“‘胡财神’?”

“是——这个外号,不晓得是哪个起的,一下子就叫开了。”

“财神?嘿嘿,了不得!”

顿了一顿,关卓凡含笑说道:“我的晴晴也了不起——如数家珍嘛!”

扈晴晴嗔道:“什么叫‘如数家珍’?乱用词儿!那是我家吗?一年之中,王爷大半的辰光不在这边儿,这边儿的事儿,能替王爷留心的,我自然要替王爷留心的。”

“是,是,要不然,怎么说我们家晴晴能干呢!”

关卓凡揽过扈晴晴,在她面颊上轻轻一吻。

扈晴晴轻声一笑。

“不过,也不算乱用词儿——罗四太太是你的干姐姐,雪岩就是你的干姐夫,大家也算是一家人了。只不过……”

扈晴晴竖起了耳朵。

关卓凡却打住了。

“只不过什么嘛?说一半。留一半!”

“只不过。希望雪岩真能够像一家人一般,和咱们……一条心思。”

“他怎么可能自外于王爷?他心里明镜儿似的:这两年,他翻着筋斗云似地发达了起来,还不都是……仰赖王爷的荫庇?”

顿了一顿,又说道:“我那位干姐姐,每一次来上海见我,翻来覆去,唠的就是这套嗑。我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罗四太太的话,不能说是违心之语,不过——”

又“不过”?

“嗯,生丝‘销洋庄’的生意,雪岩也做得很大了吧?”

“销洋庄”,即出口。

话头怎么转到这上面了?

扈晴晴想了一想,说道:“是。胡观察本来就做生丝‘销洋庄’的生意,不过——”

说到这儿,不由抿嘴一笑:“都是王爷闹的——我也‘不过’了。”

“王爷晓得的。‘销洋庄’是非常压钱的一门生意,原来。胡观察的本钱有限,不能不联合杭州、湖州的几个大丝商,共同进退——他还不占大股。”

“可是,现在的局面,完全翻转了过来!胡观察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银子的出入,其余丝商都要唯他马首是瞻了!”

“嗯,江浙丝商之中,雪岩确实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袖了。”

“多少人都在疑惑,‘胡财神’发迹得也未免太快了!胡某人想来也不能屙金尿银,他那么多的钱庄、典当、丝庄……本钱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他怎么可能对王爷有二心呢?”

扈晴晴这段话,委婉地点明了胡雪岩发迹的本金来源。

这第一个来源,是左宗棠西征的军费。

西北军兴,不同内地,饷事不可不继。

内地用兵,一旦缺饷,总有时间、渠道,周转腾挪。又或者银子虽然暂时到不了手,粮食能够筹到一些,士兵的肚子不至挨饿。只要断饷的日子不长,不致于造成什么太大的麻烦。

用兵陕甘,一旦断饷,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算内地筹足了欠饷,递解过去,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若就近筹饷,除了一个贫瘠的山西,根本无所依恃。冰天雪地之中,将士们饥肠辘辘,如何挨得?万一因此而生溃变,怎么了得?

所以,不能像在内地那样,时间上以“月”为单位,由各省每月向西征大军解饷。不然一不小心,吃了上顿没下顿,可就耽误大事了。

所以,左宗棠西征,必须一次性带够一年、至少是半年的饷。

“开拔费”,粮饷,马匹,军火,屯田用的种子、农具,林林总总加在一起,第一年就要三百五十万两。

就算半年,也是一百七十五万两——这笔钱,从哪里来?

西征大军的军饷,说到底还是各省各领一个数字,拼在一起,凑够一个大数。但你不能要求人家一次性拿出一年的数字来——各省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户部也没有这笔钱。

谁有呢?关卓凡提醒左宗棠:洋人的银行里有。

这就有了借洋款、充军费之事。

前文说过,一开始,关卓凡并未主动请缨,替左宗棠办理这笔洋债。左宗棠有一个胡雪岩在那里,自然是先叫胡雪岩去办这个事情。

胡雪岩一番奔走,办出了这么一个结果:

汇丰银行答应借出巨款,但要中国的海关出票担保。就是说,到时候,由海关向汇丰还款,至于各省的协饷和海关怎么扯皮,不关汇丰的事。

这也罢了,关键是利息:月息一分三厘。

月息一分三厘,年息就得一分五厘六毫。

彼时银行放款,一年期的款子,一般的行情是月息八厘,年息不超过一分。

“暗盘”太狠了,戴的“帽子”太重了。

关卓凡勃然大怒,将胡雪岩狠狠训斥了一通,然后顺理成章,将这笔贷款,“截胡”到

了花旗银行——没有人晓得,关贝子是这家美资银行的实际东主。

利息则下调到正常的月息八厘。

这样,既为国家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关卓凡自个儿也……嘿嘿。

胡雪岩也没有吃亏。

他勾连汇丰,开出如此凶狠的“暗盘”,是为了弥补他代理浙江藩库时,在盐务上弄出来的亏空。关卓凡关照花旗银行,给胡雪岩放了一笔款子,助他渡过了难关。

虽然在接洽贷款银行上碰得灰头土脸,但是花旗银行的贷款,关卓凡还是交由胡雪岩的“阜康”,向西征大军解寄。

胡雪岩的好日子开始了。

上文说过,左宗棠出关的时候,要带足半年军饷,有了这半年军饷打底,之后,就可以分期解寄,一、二月一解,或二、三月一解。可是,银行放款,却是一次性放半年的款,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呆在“阜康”的账上。

如此一来,胡雪岩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差,“以钱生钱”——拿西征大军的军费,赚他自己的钱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