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四章 不仅仅是譬喻

乱清 第四章 不仅仅是譬喻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曹毓瑛跪前一步,说道:“回两宫皇太后,本朝之前,中国日本之间,拢共发生过四次战事。”

“这第一次,是在唐朝高宗时候。当时,朝鲜三国鼎立,是为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中,高句丽最是桀骜不驯,百济则助纣为虐。高句丽、百济做成一路,一起侵凌新罗。高宗皇帝扶顺惩逆,派大军渡海援救新罗。”

“百济和日本素有勾结,日本派出援军,共计战船四百余艘,与唐朝水师合战于白村江,结果被唐军打得全军覆没。”

“这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元朝世祖时候的事情。元世祖以日本不服王化,先后两次派大军渡海征日,但是两次皆败。这其中,后一次情形尤惨,十万大军,生还中国者,不足什二。”

“这第四次,是前明万历年间的事情。日本大举侵掠朝鲜,数月之间,便几已占领朝鲜全境。朝鲜为明藩属,一向恭顺,神宗皇帝兴灭继绝,出兵援朝。这场仗,前前后后打了六年半,总算把倭寇逐出了朝鲜。”

慈禧沉吟道:“中国和日本打了四仗,在朝鲜打的两仗,都打赢了;在日本打的两仗,都打输了——是这样子么?”

曹毓瑛说道:“圣母皇太后圣明,正是如此。”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好啦,我们姐俩心里面有数了。”

*

军机处下值,几位大军机相互拱手作别。

独有宝鋆,笑嘻嘻地对恭王说道:“我们家厨下的那个大祥子今儿请假。别的厨子做的菜没法吃。六爷。容我到府上蹭顿饭吧?”

恭王一笑,一先一后,和宝鋆上了恭王府那辆装饰华丽的后档车。

一上车,宝鋆的脸就放了下来,鼻孔中重重地吐出长气。他冷笑了一声,说道:“关某人的这个郡王,是封定了!”

恭王不动声色,说道:“哦。何以见得啊?”

宝鋆不满地看了恭王一眼,说道:“六爷你装什么傻?今儿‘叫起’,‘西边的’话里话外,不都是这个意思么?”

恭王微微一笑,不说话。

宝鋆冷笑说道:“我看,‘西边的’这些日子,很读了点书!很查了点档案、史料!要么就是事先有高人指点!这个‘不熟悉’,那个‘不晓得’——其实人家心里‘门儿清’,就是在那里等着话头呢!”

恭王还是不说话。

宝鋆自顾自地说道:“拿福康安做譬喻,什么意思啊?当年福康安如果打下阳布。捉住廓尔喀的国王,不就封王了吗?关某人可是把长逆里外上下、连地带人一勺烩了。甚至把人日本的皇帝都弄回来了——福康安没做到的,关逸轩都做到了,还不该封王?”

恭王皱了皱眉眉,说道:“你小声点。”

宝鋆“哼”了一声,掀开车窗帘角,往外边望了一眼,放下帘子,说道:“没事。”

他回过身来,说道:“打廓尔喀的时候,福康安的爵位是一等嘉勇公——嘿,连一等公都能封王,贝子就更不用说啦!”

讲到这里,觉得口渴,于是自己动手,拎起车里面的“茶搭子”,倒了一杯温茶水,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所谓“茶搭子”,就是以厚棉布包裹茶壶,用来保温。不要小看这个原始的“保温壶”,在清朝,这是所谓“八分”之一。“八分”是八种特殊的待遇,原则上,“奉恩辅国公”以上爵位人士才能够享受,“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爵位人士是不能够享受的,不然就有“僭越”之嫌。

宝鋆缓过气儿来,继续说道:“还有,‘中国和日本打了四仗,在朝鲜打的两仗,都打赢了,在日本打的两仗,都打输了’——啥意思?不过是说:中日都在客地,中国才能打赢日本;到了日本的地头上,中客日主,就打不过人家了!嘿嘿,关某人可是在日本打的仗,而且打赢了!这下子可好,别说元世祖了,唐也好,明也好,统统比下去了!这还不该封个王?”

慢慢地,恭王脸上隐约的笑容不见了。

宝鋆冷笑道:“‘西边的’也罢了——关某人是她的心头肉;我就不明白了,文博川和曹琢如两个,怎么也一路顺着‘西边的’的意思说话?”

恭王再一次皱起了眉头,说道:“你别胡说!博川和琢如两个,都是实话实说,没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宝鋆不说话了,过了半响,终于还是耐不得,冷笑着说道:“六爷,你可真是菩萨心肠!”

又过了半响,宝鋆咬牙说道:“安德海那件事,咱们就不该帮他!甚或……”

他斟酌着用词,话头暂时断了,但恭王知道他的意思:无非“落井下石”四字。

恭王不能不说话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佩蘅,你为我好,我能不晓得吗?可是你的这个想头不对。”

宝鋆抬起头来,看着恭王,意有所询。

恭王说道:“这好比,小两口正好得蜜里调油,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吵了起来。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以为可以趁机取利,对女人说:你男人确实不好!你想,这个女人会有什么反应?”

宝鋆皱起了眉头,不说话。

恭王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女人只怕立马调转矛头,骂这个外人:‘关你什么事?你有什么居心?’夫妻俩反倒会冰释前嫌,一致对外了!”

宝鋆“嘿嘿”一笑,说道:“六爷,你这个‘小两口’的譬喻,有意思!”

恭王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个譬喻而已。”

事实上,宝鋆也好,恭王也好,都晓得,这不仅仅是一个譬喻。

两宫皇太后,尤其是圣母皇太后,和关贝子可能“有染”,在宗室乃至市井之间,是早被口水泡烂的一件事。

最大的证据,其实就是安德海进谗被杀那件大风波。

风波的起因不是秘密:关卓凡被黜出弘德殿,缘于安德海报信圣母皇太后,关卓凡“收”了那个吕氏。

两宫皇太后因为这个为难功勋首辅,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胜保,都被拿问下狱了,朝廷也没用“偷取贼妾”来说事,何况正在熏灼鼎盛的关卓凡?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因妒生恨。

慈禧和关卓凡的真实关系,恭王不能不关注。但关注的原因,是要搞清楚政治对手的实际地位和力量,而不是借此打击对方。

有清一朝,男女贵人间发生的不伦情事,是永远不会被拿到台面上来的,这是清朝的“政治潜规则”。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利用这种事情打击政敌。

乾隆朝,皇后那拉氏孤守后宫,和太监淫戏。事发后,高宗做的,不过是把当事太监远远地打发到黑龙江去而已。相关消息,对外是严密封锁的。

安德海事件中,恭王的判断是,关卓凡绝不可能因为吕氏一跤跌倒,再也爬不起来;而“恭系”如果落井下石,只会如他对宝鋆说的:适得其反。不但打不倒关卓凡,还会为己种祸。所以,不如卖关卓凡一个人情,一起做掉小安子。

反正,安德海是恭王欲杀之而后快的人物。能够借这个机会除掉小安子,也很好。

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一次那一跤,恭王真正是跌疼了。他再也无复当初的锐气,和关卓凡硬碰硬地正面对抗了。

曾国藩对恭王的评价,“恭邸极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十分到位。

安德海事件,恭王选择了和关卓凡合作,固然有“见机”、“顺势”甚至“软弱”的因素,但也要承认,这是恭王对国家负责任的表现。

恭王也承认,关卓凡是宗室中“不世出”的人才,国家需要他;最关键的是,关卓凡手里掌握着帝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如果大家真的翻了脸,恭王不能想象,局面会最终演变成什么样子?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