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麻烦

乱清 第十四章 前所未有的麻烦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未闻号令而自行撤退,这并非长州士兵不够英勇,甚至贪生怕死;而是再英勇的士兵,抗打击能力也有其极限,特别是和之前的经验相比,被敌火力强度突然增加数倍,仓猝之下,不崩溃是不可能的。

“战斗到最后一人”,一般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防守方。而且,依靠的也绝不是士兵个人的英勇,而是最严格的纪律和士兵对纪律深入骨髓的服从。

高杉晋作、山县有朋两人,已晓得对面的这支军队,绝非幕府军队可比。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第二队队长时山直人就不服气。他未身临其境,不能真正体会第一队之遭遇,难免以为福山侠平不中用,当即向军监山县有朋请战。

长州军队装备的步枪,都是线膛枪,其中,既有后装枪,也有前装枪,进攻部队都持后装枪,前装枪主要用于远距离射击。在第二队发起进攻之前,山县有朋命持前装枪的士兵列队,向壕沟“压制射击”。

但中国人根本不和他们对射,立即缩回了壕沟。

第二队距壕沟还有差不多一百米的距离时,时山直人就发出了“冲锋”的命令,第二队的士兵一边呐喊,一边加速奔跑。

时山直人的想法是敌人火力猛烈,应尽量缩短到达壕沟的时间。但他没想到,第一队进攻的时候,中国人直到长州兵进入五十米范围内才开始射击,他提前冲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且,这个土坡虽然不陡。可还是有坡度的。坡面亦崎岖不平。到处是树木齐根砍伐后留下的根桩,长州兵跑到后五十米时,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中国人开火了。

时山直人只觉左边的胳膊一热——他挂彩了。

这个刺激使得时山直人愈加疯狂起来,他大声吼叫着,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向上猛冲。

他身手矫健,左冲右突,许多子弹贴着他的身体飞过去。可就是打他不中。

时山直人一口气冲到距壕沟十多米的地方,心中正在狂喜,不经意向两边扫了一眼:没有士兵跟上来。

他一惊,动作便滞了一滞,突然间胸口一凉,只觉得被一股大力狠狠地推了一把,整个人向后直直地倒了下去。

时山直人的世界迅速黑暗下来。

后面的士兵拼死抢下了生死不知的队长,溃退下去。

相比第一次进攻,第二次进攻坚持了更长的时间,但也因此蒙受了更大的损失:战死和重伤的超过八十人。包括队长时山直人,战损率百分之十六。

高杉晋作脸色阴沉。他明白:长州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山县有朋眼中冒火,传令第三队准备进攻。

高杉晋作已经看出来:这仗再用这种方式打下去,除了增加我军的伤亡,不见得能有什么其他的结果。如果我军的伤亡能够换来敌人等数量级的伤亡,这么打还是值得的,中国人毕竟人少——可中国人的火力密度,至始至终,没有丝毫变化,这证明:他们的伤亡非常有限。

但陆军毕竟由山县有朋统带,高杉晋作这个总督,暂时还是得尊重山县有朋这个军监的意见。

第三队中,许多士兵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他们并不是都怕死,但信心的缺乏自然导致了士气的低落。队长三浦梧楼吼叫着整队,连踢带打,“你们这帮娘娘腔,打起精神来!”

这一次的进攻加了点花样。长州军从小仓藩军械库里搬来了几十具“竹束”,这东东也叫“竹把盾”,就是十几根截齐的青竹捆在一起,充作抵挡枪弹和弓箭的盾牌,原理和中国的“藤牌”接近。

“竹束”是火器出现后,日本流行的一种防御兵器。这个东西防御火绳枪有很好的效果,对燧发枪也有一定的抵御力,但拿来抵挡击发枪?还是后装线膛击发枪?呃……

何况轩军的斯潘塞连珠枪,用的已经是金属定装弹了——当然,“连珠枪”这个东西,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只闻其名,他们还不晓得什么叫“金属定装弹”。

不过也不能怪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长州藩换装新式军械不过半年,他们还从来没有过击发枪和“竹束”对抗的经验,不晓得这东东的防御效果到底如何。现下没有更好的办法,试试看吧。

“竹束”长度接近成年人身高,十分沉重,士兵双手同时用力,才能把持“竹束”,这样就无法持枪,也无法快速奔跑。于是,第三次进攻,几十具“竹束”打头,大伙儿慢慢地往土坡上挪,后面的高杉晋作、山县有朋都不由大皱眉头。

中国人开始射击了,13.2毫米铅弹,像穿过纸张一样,轻松撕碎了看起来非常坚实的竹子。而且,破碎的竹片四面八方地激射出去,对“竹束”后面和旁边的士兵造成了二次杀伤,一时间,惨叫声不绝。

第三次进攻很快就失败了,持续的时间还比不上第一次。

山县有朋暴跳如雷,他要设立督战队,“后退者死!”

高杉晋作坚决地制止了他,真这么做,士兵非哗变不可。

“山县君,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

高杉晋作看得很清楚,中国人躲在壕沟内,长州军很难给予有效杀伤。而中国人在长州军进入五十米范围内才开始射击,命中率极高,火力密度又极大,几乎中国人一开火,长州军就无法再往前进。极少数特别勇猛或运气特别好的士兵,能够再往前冲二、三十米,但人数太少,最终还是在到达壕沟前被中国人一一射杀。

唉,可惜我没有大炮!

高杉晋作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有了火炮,还是拿这样的壕沟没有办法。当时的陆军火炮,比如拿破仑炮,对堑壕的破坏力是很有限的。事实上,在坦克出现之前,这种构造的堑壕,一直都是步兵不可逾越的障碍。五十年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不过才半个脚掌迈进近代化门槛的长州兵,怎么可能做得到?

没办法,关卓凡的这个外挂开得有点大。

山县有朋怒道:“那怎么打?难到就这么撤回去?”

高杉晋作抬头看了看天色,轻轻地吐了口气,说道:“等晚上。”

山县有朋不出声,这次轮到他“颇不以为然”了。

他明白高杉晋作的意思: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接近中国人的壕沟。

战争爆发以来,高杉晋作策划指挥了两次成功的夜间行动,一次是驾驶“丙寅号”,单枪匹马杀入周防大岛幕府舰队泊地,成功吓跑了整支幕府舰队:一次是这次攻打小仓城,全军在深夜渡过马关海峡。

这两次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手太愚弱了。而现在的这个对手,明显比幕府强悍十倍不止,不能指望人家像幕府那样,全无防备,任你接近。

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军事技战术条件下,特别是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夜晚指挥部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基本不可能进行什么复杂的行动。

高杉晋作的两次成功,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行动:夜袭周防大岛,只用一艘“丙寅号”,单打独斗,没有任何协调、配合、指挥的问题;夜渡马关海峡,甚至不算真正的作战行动,只是航渡这个动作的反复重复。

稍稍复杂点的军事行动,涉及到了协调、配合、指挥的,比如渡过海峡之后攻击小仓藩大里阵地,就得等到曙色初现的时候。如果深更半夜发动攻击——敌人是看不见你,可你也看不见敌人。

这是指挥官非常讨厌的事情:无法掌握部队和局面,仗能打成什么样,全靠士兵个人发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