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四十二章 少年强,中国强

乱清 第四十二章 少年强,中国强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金雨林的“江苏厘捐总局”,进项增幅之大,甚至超过了上海关。

关卓凡离开上海的时候,“江苏厘捐总局”的月入大致是六万五千两左右,当时厘卡设置尚未完备,估计一切畅通之后,保底每月十万两。

上一个月,“江苏厘捐总局”的进项已经达到了十七万两。

金雨林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向关卓凡表示:有足够的把握,明年数字还会持续增长。

还有一块富矿,没有真正挖掘,就是盐政。过去一年,江苏的盐税,接近四十万两。关卓凡的心目中,这个数字,变成一百四十万两,才算勉强过得去。

盐政是一块硬骨头,但始终是要啃的,只是怎么下嘴的问题。

进项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出项呢?

因为轩军的军费暂时还是由上海关和江苏一省支出,而轩军足足扩了一倍,所以出项方面也会有所增长,但幅度并不太大。

这是因为湘军、淮军已经裁撤,左宗棠也剿平了汪海洋、李世贤,原先解给湘、淮、楚的协饷,大半可以停了下来。左宗棠西征在即,但这一次的军费会做特殊的安排,虽然还是由各省协饷,但具体操作和以前大不相同,短时间内,还派不到江苏和上海的头上。

还有,江苏的绿营,原先有两万多人,现已经裁掉大半,不足八千之数了。这一块,也省了一大笔钱。

整盘帐算下来,进项远远大过出项。上海和江苏从来没有这么“有钱过”!

关卓凡感叹。只要不贪污。不浪费,认认真真地攒钱,中国是能够攒出“新政”——工业化的原始积累的。

一系列的会议和视察之后,关卓凡单独接见了容闳。

容闳是从直隶赶回上海的,他在天津上船,昨天晚上刚刚到埠。

容闳今儿起了个大早,关卓凡约了他八点半见面,他八点一刻。就赶到了清雅街。

一见面,关卓凡见他满面的喜色,笑道:“纯甫,你一定有好消息给我!”

事实上,容闳确实是来向关卓凡报喜的。

一年多没见,请过了安,容闳来不及寒暄,就喜孜孜地说道:“贝子爷,果真在滦州的开平镇找到了煤矿!”

关卓凡离沪赴京之前,派了容闳探矿的差使。同时指明。要他在直隶永平府滦州的一个叫“开平”的镇子附近勘探。

这让容闳大惑不解:关巡抚凭什么认定那儿有煤呢?

关卓凡本来想说“我会看风水”,张嘴的时候改成:“我认识一位美国矿师。他在那一带考察过,认为地下很可能富集煤矿。”

上海的中外招商局的工作告一段落后,容闳聘请了一位英国矿师马里斯,一齐赴直隶永平府滦州,找到了开平镇,开始勘探工作。

很快便有惊喜了!

关卓凡笑道:“纯甫,你先坐下,咱们慢慢说。”

两人落座,听差上了茶,容闳略略沾唇,又神采飞扬地继续讲述。

原来,开平镇有一个叫“乔头屯”的小村子,早在明朝时候就有人在此以土法挖煤了。马里斯经过认真勘察,认为这里煤层浅,煤质好,储量丰富,仅此一地,就有年产数十万吨的能力。

然后以“乔头屯”为中心,扩大勘探范围,结果惊喜愈来愈多,确如关卓凡所言,“这一带富集煤矿”。马里斯判断,如果投资充分,煤矿生产形成规模之后,可望年产数以百万吨之多。

关卓凡问道:“那儿是不是有一座‘唐山’?”

容闳大为惊奇,贝子爷连这个也知道?

他说道:“是。这座‘唐山’,其实本名‘大城山’,传说唐朝的太宗皇帝赐山唐姓,于是也叫‘唐山’。”

唐山,唐山,关卓凡在心中默默念了两遍。

原时空的唐山市就滥觞于此了。

唐山就是从“乔头屯”这么一个小小的荒凉村落,依靠资源工业和机械工业,短短数十年间,发展成河北第一gdp大市。

近现代工业化的奇迹。

原时空里,中国的第一个煤矿,开平煤矿;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都在这里诞生。

不过,原时空里,开平煤矿的勘探,是1876年;开平矿务局的设立,是1878年。

本时空,历史的车轮要提早向前滚动了。

容闳兴奋地说道:“贝子爷,您那位美国矿师朋友的眼光好极了!就是嘛,以中国的地大物博,怎么可能没有优质的煤矿?”

“地大物博”?好熟悉的词汇啊。

容闳继续说道:“马里斯说,以开平煤矿的自然禀赋,随时可以钻探开采!贝子爷,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啊?”

关卓凡看着他热切的目光,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一次返京,就会奏明两宫,过了年,咱们就着手筹备。”

容闳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叫了声“好”,然后压抑不住兴奋地说道:“贝子爷,咱们既然开挖煤矿,跟着就得起自己的铁路了吧?”

为了外运煤炭,煤矿必和铁路相连,容闳所以由此一问。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容闳连连搓手,脸上已经红了:“太好了!中国的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

关卓凡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纯甫,你只说对了一半。开平会有中国的第一座煤矿,铁路却未必是中国的第一条。”

容闳的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念头,说道:“贝子爷,您的意思是……”

关卓凡说道:“这个开平煤矿,请旨允准开办之后,接下来要招商募股,引进人才机器设备,然后开机钻探,凿井建矿,一直到正式出煤,总要二、三年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未必要等到那个时候?”

就是说,马上就要大起铁路了!

容闳握起拳头,轻轻捶打着自己的大腿,满脸放光,竟是难以自持的模样。

像容闳这个样子,在当时的官场里,就算“失仪”了。关卓凡看着这个三十多岁的成年男人,像一个小孩子即将获得自己心仪已久的玩具一样地兴奋,不由内心大为感慨。

这个时代的中国,固然有无数昏庸冬烘守旧人士,可也有不少像容闳这种新刃初发于硎石之上的“少年”!

少年强,中国强。

容闳突然想到了什么,面色微现沮丧。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贝子爷,我是中外招商局的董事,上海的事情只会愈来愈多,我怕……”

怕分身乏术。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纯甫,你虑得有道理。开平煤矿那边,你需要一个助手。”他沉吟了片刻,说道:“有一位唐廷枢,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容闳眼睛一亮,说道:“唐景星?我晓得的,他在怡和洋行做事情,我在宝顺洋行的时候,和他还打过交道。”他反应极快,说道:“贝子爷,你好眼光,这位唐景星,确实是一个出色的人才!”

唐廷枢,号景星,广东珠海人。

唐廷枢少年的时候,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念书,因此英语极佳,他甚至还用英语写过一本叫做《英语集全》的书。

毕业后,唐廷枢从拍卖行的低级职员做起,不久就离开拍卖行,开始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翻译生涯”——先在香港政府里做了七年翻译;之后来到上海,又在上海关做了三年翻译。

1861年开始,唐廷枢进入怡和洋行;现在,已经做到了“买办”。在上海滩,唐景星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关卓凡想,唐廷枢这个人,既然在原时空做得好开平煤矿;在本时空,想来也是能够做得好的。

只不过,你的老板从李鸿章换成关卓凡罢了。

*(未完待续。。)

ps: 各位书友端午节快乐!

狮子今天下午和晚上还要办一点私事,今天只有中午的一更,抱歉。

明天正常两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