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章 大将军

乱清 第六章 大将军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接到关卓凡的报捷折子后,朝廷拟好了旨意,算定大致日子,便派了钦差赴日本长崎等候。到轩军归国的船队进港的时候,钦差已在长崎等了十余天了。

其实长崎至上海,海程并不算太长,也就三四天的光景。并非局势已经糟糕到必须争取这几天时间,而是轩军回国后是要北上的,目的地如果是上海的话,北上还是得坐海船。与其这么折腾,不如就在长崎截住了,把目的地改成天津。

钦差由两位道员陪着,一位道员是利宾,一位道员是关卓凡幕中专办日本事务的徐四霖。

这位钦差,居然还是许庚身。

关卓凡颇为惊喜,先请圣安,许庚身含笑答了“圣躬安”,然后宣旨。

圣旨共有三份,宣完一份,展开第二份,再宣,如是者三。这是很少见的安排,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内容,会归总到一份圣旨中,不会这么繁琐。这是朝廷表示对圣旨的内容和接旨人的分外重视之意。

第一份圣旨,锡封关卓凡一等毅勇公,赏戴三眼花翎一支。

第二份圣旨,着关卓凡“军机大臣上行走”。

第三份圣旨,着即授关卓凡“督办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四省军务钦差大臣,所有直、鲁、豫、晋四省旗绿各营,及地方文武员弁,均着归关卓凡节制调遣,如该地方文武,不遵调度者,即由该大臣指明严参”。

内容极其“丰富”。

进一等公、入直军机,在关卓凡料中;赏戴三眼花翎略出意外;至于第三份圣旨。虽然想到会派自己去剿捻。但万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名分。

这等于把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四省所有官员全部派做了自己的下属。包括直隶总督刘长佑,自己的一个折子,这位“天下第一总督”就得下台。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将军”了。有清以来,只有年羹尧真正做过这个位子;咸丰初年,老惠亲王挂过一个“奉命大将军”的衔头,但那完全是个虚职;曾国藩在最盛时,拥有过和这个接近的影响力,但没有这个衔头。

好玩的是。关卓凡身上的“赴美利坚考察军械兵工”的“钦命”还没有交差,就是说,此时,他同时做了两个“钦差大臣”,这个,不知道有没有先例?

情知这一段时间,政情战况都大有变化,关卓凡深深吸了一口气,领旨谢恩。

待关卓凡站起身来,未等他开口。许庚身给关卓凡请了一个安,说道:“恭喜爵帅!”

关卓凡大愕。赶忙伸手拦住,口气带出了埋怨:“星叔,故人相见,我还没有给你道乏,你就先来消遣我,什么意思啊?”

许庚身正色道:“此一时,彼一时,‘大将军’仪制尊贵,朝廷体制攸关,爵帅虽然谦退,也不好太轻忽了。”

关卓凡心中微动,这个许星叔,有点意思,莫不成……

关卓凡笑着摇了摇头:“星叔,‘大将军’这几个字,咱们自己兄弟拿来开个玩笑好了,到了外面,你可不能这么说我。”

许庚身哈哈一笑,道:“爵帅放心,我晓得分寸。”

关卓凡从来没有用“自己兄弟”来描状和许庚身之间的关系,个中微妙意味,被许庚身迅速捕捉到了。关、许二人之间关系的重大变化,就在这一刻确定下来。

许庚身再不会叫关卓凡“逸轩”,而是和赵景贤、刘郇膏一样,称呼他“爵帅”;同时,在关卓凡面前,也就自居和赵景贤、刘郇膏一样的地位。

自然,“逸轩,你恐怕不读史”这种话也是再不会说的了。

关卓凡还有客人要见,后面和许庚身有许多时间细谈,许只是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最重要的几件事情:拿办胜保、僧王阵亡、曾李易位、湘淮相争。

关卓凡一言不发地听完了,点点头说道:“星叔,咱们晚上详谈。”

关卓凡要见的客人,就是长崎奉行和他的同伴。

这一年,日本的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攘夷之战愈打愈热闹,继长州藩和美国人开打之后,萨摩藩和英国人也练开了。

冲突起于英国商人为日本武士砍杀,英国人不满意日本的赔偿,舰队兵临鹿儿岛城下,要求藩主道歉、赔偿、惩凶。双方谈不拢,萨摩藩先发制人,于是双方对轰。

萨英之战结局没有悬念,萨藩屈服,答应了英人的所有要求。但就过程而言,日本一方并不如何难看,死伤数字上英军居然还要多一点。

这固然是因为英军轻敌,把萨摩藩当成了鸦片战争的满清八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日本已经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比如鹿儿岛内,被英军炮毁的就有一座“近代工厂研究所集成馆”,可以自行生产火炮。

这场小规模的战争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萨摩藩认清“攘夷”是不可能的,于是转向“公武合体”,即皇室的“公家”和幕府、大名的“武家”的联合体。这个政策平衡皇室、幕府、大名利益,算是走一条中间路线。

第二个后果,吃了苦头的英国人,看出萨藩的实力,“不打不相识”,这一场英萨之战反而成为日后英、萨合作乃至英国支持倒幕的契机。甚至可以说,原时空英国、日本长期的同盟关系亦肇因于此。

鹿儿岛之役,操炮击中英舰的炮手,有一个叫做大山岩,乃是原时空日本军队的第一个元帅。为大山岩搬运炮弹的,一个叫山本权兵卫,原时空日本海军之父;另外一个名气更大,叫做东乡平八郎。

这些事实,让关卓凡深感时间的紧迫。

萨藩既转向“公武合体”,幕府势力增强,乃背后操纵“公武合体”,由会津、萨摩两藩出面,在京都发动“八.一八政变”,大肆迫害尊王攘夷派。三条实美等倒幕七卿被迫出走,落难北九州太宰府。

于是幕府和尊攘派的矛盾彻底爆发,战争从日本人和夷人之间转到日本人和日本人之间。倒幕派汇集在长州藩积蓄力量,伺机待发。

这时,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控制的准军事组织“新选组”,突袭了一个叫“池田屋”的小旅馆,在那儿聚会的尊攘派浪士正密谋劫持天皇,结果被“新选组”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长州藩的倒幕军“奇兵队”以此为借口,开进京都,攻击皇宫,和守卫宫门的会津藩激战。正在相持不下,萨摩藩从侧里杀出,“奇兵队”大败,真木和泉、久版玄瑞等大头目或战死、或自杀。史称“禁门之变”。

屋漏偏逢连夜雨,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恰在此时第二次进攻下关,长州藩屈服,派倒幕派的首领高杉晋作前往联合舰队,与舰队司令巴库签订《下关条约》,正式放弃“攘夷”。

幕府想趁热打铁,以追究“禁门之变”责任为名,宣布大举讨伐长州藩。

就在这个点儿上,关卓凡来到了日本。

表面上看,幕府正在得势,“反叛”几乎都压了下去,这个时候和日本人谈什么“交易”,如果对象是幕府一方,不算一个特别好的时机 。

还有,长崎虽然在佐贺藩境内,但属幕府“直辖”,长崎奉行是幕府直接任命并只对幕府负责的。

徐四霖陪着竹内四郎进来了,和竹内四郎同行的,还有一个一身黑衣的人,戴着斗笠,面罩下垂。

关卓凡微笑道:“竹内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竹内四郎说道:“竹内四郎见过关公爷。”然后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直起身来,抬手伸向那个黑衣人,说道:“这位是一桥庆喜大人。”

黑衣人摘下连着面罩的斗笠,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目清秀。

一桥庆喜?关卓凡含笑道:“德川庆喜大人,你好。”

德川庆喜,原时空第十五代、也是最后一代幕府将军。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