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十一章 京城

乱清 第三十一章 京城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北京,夜。

紫禁城,长春宫。

自己跟自己玩了一回叶子牌,慈禧终于耐不住,将一付红绿玉镶的牙牌胡乱地推了开去,直起身来。

一灯如豆,孤影摇曳,默默无言。

这是年轻的太后,一日之中最难耐的时候。再怎么“以天下养”,白天朝堂上再怎么一言九鼎,每天到了这个时候,都无可奈何地变回一个寂寞、苦闷的女人。

没有任何人可以说话,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除了批折子之外,也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这三十二颗牙牌了。

和心理上的烦闷一样,生理上的隐隐的躁动也无从渲泄。

一辈子都要这么过。

夜深人静之际,有时候会见到远方的来人,但每次当他带着那种无法无天的笑容朝她俯身来的时候,她就会猛然惊醒,心头狂跳。略略平静下来之后,发现小衣已经湿得透了。

因此,睡觉也成了折磨,轻易睡不着;睡着了,又怕梦里边被人“欺负”。

当然,她是不肯承认的,内心深处,有时候竟似乎又在盼着这样的“欺负”。

还是得睡。

歇下了许久,辗转反侧了一番,刚刚朦朦胧胧过去,隐约听得鞭炮的声音,慈禧惊醒过来,发了一小会怔,才听明白,鞭炮声是从宫外边传进来的,而且,愈来愈多,最终响成了一片。

可煞作怪,今天又不是什么年节。搞什么鬼头?

起身叫宫女掌灯。传了在外边值夜的安德海进来。

慈禧皱着眉头:“小安子。你出去瞅一瞅,外边闹什么虚玄?还给不给人睡觉了?”

太后的脸色很不好,安德海自己也听到了,也不晓得怎么一回事,不敢多说,赶紧应了,宫门已经下钥,他去敬事房领了牌票。匆匆地赶出宫去。

过了小半个时辰,厚厚的门帘外听到安德海一路小跑的声音,一边跑,一边喘着粗气喊道:“主子大喜!”

大喜?

传了进来,安德海兀自上气不接下气:“给主子贺喜!上海那边来了人,说是关侯爷……关卓凡在美国打了大胜仗,满北京城的老百姓正在放鞭炮庆祝呢!”

饶是慈禧一直在训练自己“临大事要沉静”,也不由霍得一下坐了起来,目光炯炯:“是折子到了吗?”

安德海摇头:“折子还没到……是打前站的,消息是从宝鋆的府里传出来的。说是最快今儿晚上、最慢明儿一早,报捷折子就能到了。”

慈禧一迭声地催促:“你赶快去内奏事处看看。折子到了没有?没有到,你就守在那儿!”

这觉是睡不成的了,慈禧起身披衣,就在床边坐着等。

十月份的北京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已是相当地冷,她叫人泡了一杯热茶上来,心里面有一团小小的火焰在跳动着。

宫外面的鞭炮声就如同大年夜一般。

大约就这么过了一个时辰,又听到安德海急促的脚步声,停下来在门口大声道:“启禀主子,上海……美国的折子到了!”

挑帘进来,安德海抱着个黄色的匣子,打开匣子,拆开油纸,,从夹板中取出黄纸包封,里面照例是三黄一白四道奏折,还有一个夹片。

慈禧没管黄色的请安折子,直接拿起白色的奏事折子,上面赫然写着:“二等毅勇侯臣关卓凡奏美利坚查塔努加大捷事”。

一等轻车都尉华尔和江苏巡抚赵景贤附署。

手已经有一点点发抖,打开折子,全神贯注,细细地读了起来。

她并不能都看得懂,地名人名都古怪拗口地很,但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是毫无疑义的!

“全歼叛军七万五千余人”,“诚为南逆叛起以来美利坚西部战事前所未有之大捷”,“我敌攻守之势自此易位”,“贼氛涤清有日”。

而且,轩军是主力,关卓凡是总指挥。

她的心怦怦跳动,还是有一种不甚真实的感觉。

仗打得极其激烈。上一次关卓凡进京,奏对太湖剿灭长毛水师一役,“金台号发炮,只一炮便将长毛孙四喜那只最大的龟船打得粉碎”,已经给了她和慈安太后极深刻的印象,这个“传教士高地”两军加起来四、五百门大炮一起对轰,那是什么光景?

她已经想象不出来了。

这场大战有太多地方出乎她的常识和见闻了。

比如叛军的阵地被炸出了一个宽数十丈、深数丈的大坑,她也想象不出来:那得埋多少炸药啊?

那个叫吴建瀛的团官也给了她深刻的印象,从始至终,站在营垒上激励作战,弹飞如雨,居然没把他打倒,真是神奇!现在还躺在“医院”里,生死未卜。

慈禧轻轻叹了一口气,关卓凡呢?仗打得这样凶,他……没有受伤吧?

折子最后一段有这么几句话,“漂洋去国,万里荒服,孤军只影,遥望故园,仰念慈颜,临风雪涕,不能自己”。

慈禧的眼眶一时有些湿润,却不肯给太监宫女看见,悄悄拭了,抬起头来,用尽量平静的声音说道:“你把折子送到‘东边’去,母后皇太后如果醒了,就在养心殿见面。”

“喳!”

“还有,告诉军机处值夜的章京,明儿一早,军机全班递牌子叫起。”

折子送到钟粹宫,传出来的不是笑声,而是哭声。

首先开哭的就是慈安太后,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终致痛哭流涕,太监宫女一起陪着垂泪。

这些反应是关卓凡全然预料不到的。

慈安的反应其实自然而然:如果早有这样一支军队,何至于瑰丽壮美的万园之园被人家一把火烧个干净,何至于仓皇西狩,担惊受怕,朝不保夕?大行皇帝又何至于走的那么早,那么凄楚?自己又何至于早早变成一个寡妇?

有类似反应的不止慈安一个人,睿亲王仁寿也是老泪纵横,一边自己灌自己,一边打腿拍胸,不晓得内情的人,会以为他死了老子娘。

整个北京城如鼎如沸。

虽然仗不是在中国打的,打的也不是大清的叛逆,但人们的反应却远远超出了打平长毛的时候。

像洪杨这种乱子,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完全是家常便饭,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而已。朝廷上下几乎没人认为终究打他不平,不过时间长短、所费多少之别罢了。虽然百战艰难,但最后收功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谈不上多么惊喜。

而轩军打得是洋人。不是几十几百洋人,而是好几万的洋人,是领着洋人打洋人!

仅仅二十几年之前,还以为自己是中央之国,结果几千洋人打进来,一败再败,被人家斩瓜切菜一般,没有一点还手的力气,这种从天堂一步跌入地狱的痛苦,摧毁了所有的自尊,挖出了所有的自卑,而且,因为看不到任何成功报复的可能性,剩下的一点自信心也在崩溃。

现在,轩军打垮了洋人!绝大多数的人不会去想这些洋人和那些洋人有什么不同,只是非常符合逻辑地想:今后,我们不怕洋人了!洋人不敢再欺负我们了!许多人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报仇了!

特别是北京人,他们未遭过洪杨的兵灾,却受过英法的残害。

因此,怎么能够不欢呼雀跃?

关卓凡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那个时空的中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不论他在这个时空经历了什么,还是无法完全体会,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洋人的那种恐惧、仇恨、屈辱、羡妒混合在一起的刻骨铭心的复杂感觉。

现在,关卓凡开始为中国人清扫这种感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