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十八章 远游归家的人

乱清 第三十八章 远游归家的人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恭、文、宝三人都是一震。

宝鋆身子往前一探,像见到老鼠的猫,眼睛放出光来,急切地说道:“怎么说?”

曹毓瑛平静地说道:“无非交易而已。”

宝鋆说道:“他肯?”头向左边一扭——那是西边,“那边现在可是占足了上风。”

曹毓瑛微微冷笑:“为什么不肯?他的那点班底,不是只能打仗,就是在上海江苏,而且资历太浅!京里边可以说就他一个人,这么大一个摊子,他两只手就撑得起来?”

言下之意,我们可以“不抵抗”,但也可以“不合作”。你一个人,头头撞着黑,处处碰着壁,孤掌难鸣,玩得转吗?

宝鋆一拍大腿,说道:“琢如见得深!”转头看向文祥:“博川你看呢?”

文祥并没有宝鋆这么乐观,但形势至此,总不妨一试。于是点了点头,说道:“琢如有见地。我想,即便不虑及资历,他也不可能把上海江苏的人手都弄到朝廷里来,毕竟那边的洋务也要紧。”

宝鋆说道:“是。咱们忍一忍,让一让,最要紧是叫六爷赶快复出——不拘什么差使,倒不一定马上就回军机!”

他转向恭王:“六爷,你说呢?”其他两人也望向恭王。

等了好一会儿,恭王终于开口了:“我和逸轩,之前是有一点误会的,说的开么?”

这么说就是同意了!

文、宝、曹如释重负。曹毓瑛说道:“王爷放心,一定说的开的。关逸轩不是一个只盯着三瓜俩枣的人,会晓得厉害轻重的。”

文祥说道:“咱们这边需要一个人和那边接头。琢如。你……”望着曹毓瑛。意有所询。

曹毓瑛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成的。”微微踌躇了一下,说道:“说实话,咱们这边的人,和他走得最近的,是许星叔。”

文祥和宝鋆对视一眼,都深深点头。文祥说道:“好,琢如。那就偏劳你去和星叔说一说这个意思。”

曹毓瑛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个事,今天晚上我就去办。”

文祥微皱眉头,说道:“有一件事,不知道我猜的对不对。西边的这么大阵仗为难六爷,许是为了内务府?”

这是一个新思路,几个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内务府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机构,总有三千余人,十倍于朝廷里事务最繁的户部。从规模上说。内务府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衙门”。

“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明善,但文祥和宝鋆两个大军机也兼着“内务府大臣”的衔头。而恭王则“奉旨管理内务府银库”,所以,恭王才是内务府的第一号人物,次之文祥,再次宝鋆,然后才轮到明善。

明善只是个“办事的”。

宝鋆的角色很特殊,他以内务府大臣的衔头而“佩印钥”,内务府大额的支出和收入都要通过他。

恭王之所以要把内务府抓在手里,并且后面由文祥、宝鋆一道又一道地“上保险”,是因为内务府主管皇室支出,开销巨大,少有不慎,就会成为国家的财政黑洞。现在大乱方平,百废待兴,在在都要用钱,决不可叫内务府那帮蠹虫,撺掇着“上面”把国库掏空了。

已经不止一次,有人放出风声,说平定发捻,全靠两宫皇太后宵旰忧劳;现在天下太平了,皇上应该尽尽孝心,好好儿地修个园子,给两宫皇太后悠游颐养。

甚至还有人说,应该把圆明园重新修起来。

名义堂皇,除了“太后以天下养之外”,还说什么,“洋鬼子烧了咱们的园子,咱们修一个更好的出来,让他们瞅着,气死他们!看看到底是谁厉害些?”

这些言论,让恭王、文祥等深为警惕。然而让他们更为不安的,是慈禧对“修园子”的态度。

慈禧天性喜爱浮华,对这一类提议,极为心动。紫禁城虽然雄伟,但其实“干巴巴”的,为了关防,树都没有几棵,怎么比得上圆明园四十景的“洞天福地”?

恭王查阅敬事房的记录,知道慈禧曾经传旨,叫人找了乾隆御制的《圆明园图咏》,还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图,送到长春宫去。

隔了好几天,才送了回来。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

于是用了不少法子,旁敲侧击,包括上书房的师傅给两宫皇太后“讲学”的时候,反复譬解历朝圣主贤后节俭自省天下大治、荒唐君王奢靡无度终致亡国的故事。

慈禧是很敏感的,她很快就明白了:想修园子?门都没有。

恭王等人把得牢,盯得紧,慈禧能花多少钱,基本决定于恭王肯给她多少钱,她自己其实是全然做不得主的。

如果“恭系”把内务府交出去,慈禧换上一个奉命唯谨的人来管事,那么就可以任意需索了。

如此,绝非国家之福。

想到这一点,几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

宝鋆和曹毓瑛觉得文祥的猜测是靠谱的,内务府很可能是慈禧的目标之一。但是否也是关卓凡的目标,宝鋆和曹毓瑛有不同看法。宝鋆认为这个问题上慈禧、关卓凡是同一阵线的,曹毓瑛则认为关卓凡之志未必在此。

但他们俩都认为,不能现在就把内务府交出去,就算交内务府,也得和别的条件拢在一块儿谈。

文祥同意他们的意见。

现在,“恭系”的人,开始“盼着”关卓凡早一点回来了。

关卓凡在天津呆了两天,考察了青县马厂到塘沽新城的地理,觉得原时空袁大头们的眼光不坏。这一带人烟不多,地方宽敞,适合练兵;同时交通的“潜力”足够,只要修通马路、铁路,随时掌握四周要害之地,面海而扼京津,实乃攻防进退关键。

适合驻军,也“必须”驻军。

于是决定,过完年立即开始修建“新马大道”和正式的兵营。

然后从大沽口上船,还是金能亨的“浦江号”,浮海南下。

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吴淞口。

码头上好大的阵仗。

不仅上海、整个江苏的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到了。

署理江苏巡抚、藩台赵景贤打头,接下来江南提督丁世杰,江苏臬台刘郇膏,江苏学政彭敏宽,上海道杨坊,厘捐总局总办金雨林,廉政专员齐秉融,广方言馆总裁曾纪泽,中外招商局董事容闳、利宾、麦都思、金能亨、雅克,上海电报局总办卞宁,“二钱”钱鼎铭、钱蕴秋。

还有放了假回来上海“探亲”的华尔,和没有去美国、跟着丁世杰留驻江苏的林字团团官刘玉林。

还有“加按察使衔,以道员补用”的胡雪岩。

还有除了麦都思、金能亨、雅克以外的上海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们。

还有各国驻上海的领事,包括老朋友美国领事查尔斯。

以及江苏、上海其他的四品以上的官员,和身上有功名的本地士绅的代表。

关卓凡翎顶辉煌,沿着踏板缓步而下。

码头上迎接的中国人,包括入了籍的华尔,呼啦啦一片,跪了下去,“恭请圣安”。

钦差大人微笑着说“圣躬安”。

地上的人们呼啦啦站了起来,挽起了马蹄袖。稍待片刻,又呼啦啦一片,重新打下马蹄袖,跪了下去,“给贝子请安”。

折腾了两轮,总算行完了礼,关卓凡和站在一边的外国人一一握手,相互致意。

关卓凡嘱咐赵景贤,一切接风洗尘的虚花样,全免。

明儿一早,咱们就开始办正事。

今天剩下的时间,是我自个的,毕竟,我是个远游归家的人。

关卓凡上了大轿,上海县衙役开道,近卫团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向清雅街原巡抚衙门而去。

进了清雅街,在原巡抚衙门前落轿,张顺已经带着下人在门口跪接。

关卓凡笑着抚慰了一两句,心思早已飞进了二门。

进了二门,两位丽人已经在阶下候着了。

扈晴晴深深地福了下去。

杨婉儿却只微微地一福。

因为,她怀孕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