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颤,热血上涌

乱清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颤,热血上涌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决死的冲锋……唉,事实上,在我的噩梦般的记忆中,这是最刻骨铭心、最……最像噩梦的一段……”

“不过……好吧,该说的还是得说,我没办法回避它……”

“投入第一波冲锋的,是斯帕吉连。”

“骑兵团不设营一级建制,普通的骑兵团六个连,巴黎的老爷们青眼有加,给混合骑兵团多配了两个连,拢共八个连三个龙骑兵连,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

“其中,龙骑兵是基干骑兵,或曰骑马步兵,每个连满编一百九十人;骠骑兵、非洲猎骑兵、斯帕吉骑兵,则是纯粹的骑兵,为骑兵中之精锐,每个连满编二百人。”

“升龙留了两个龙骑兵连,其余六个骑兵连北上,即: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一个龙骑兵连。”

“说到这儿,请容我多嗦两句吧,不然……憋得慌。”

“法国是个相对缺马的国家,军用也好、民用也好,都必须从国外大量输入马匹,平时,骑兵团都是不满编的一般来说,一个团只有四个连,而且,平均下来,每个连装备齐全的,仅有一百二十人左右。”

“每逢战事,军队动员,都必须召集大批归休兵回队,并另行为他们安排马匹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此,即便战时,骑兵团一级也好、连一级也罢,有时候也不是百分百满编的。”

“譬如,彼时的西线战场欧洲战场上,几乎和山阳战役同时进行的沃尔特战役,我们的重骑兵部队,就不是齐装满员的。”

“而远东第一军混合骑兵团,非但每一个连都齐装满员,还足尺加二还加强了两个连嘛!”

“战马亦皆为良驹,一水儿的阿拉伯马,匹匹高大神骏一眼看过去,就晓得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真不晓得叫我说什么好了对普战争中,骑兵是能派上大用场的;而对中国在越南战场上,骑兵成建制的骑兵,几无用武之地啊!”

“这不是……倒转过来了吗?”

“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我这个小小的作战参谋,确实是搞不大明白的。”

“当然,远东第一军混合骑兵团之所以能够齐装满员兼足尺加二,除了有赖于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亦有赖于成军较早若法普战争爆发后再来组建远东第一军,恐怕就没有为其配置一个‘齐装满员兼足尺加二’的骑兵团的可能了。”

“我晓得,我们这班前线的官兵对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表示……困惑,巴黎的人这就不止于‘老爷们’了,在巴黎,上上下下、男女老少,讲起战争,那是人人慷慨、个个激昂,就连一个还未出师的鞋匠学徒都能对战役战术、进退得失挥斥方遒一番的对‘我们这班前线的官兵’,亦有诸多的指责。”

“譬如,有不少人攻讦居伊上校的排兵布阵欠妥‘投入第一波冲锋的兵力,太少了!’而且,‘阵型不对!’”

“还有一种含蓄的说法‘派斯帕吉连打头阵?别有心思啊!’”

“别有心思?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斯帕吉连主要由来自奥斯曼的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组成都是***,所以,派他们连打头阵,就是……专叫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去做炮灰、去送死?”

“真正莫名其妙!这种说法,简直就是……对法兰西帝国的光荣战士的英勇无畏的……污辱!”

“这种无聊的说法并不值得费更多的口舌去反驳,我还是重点谈一谈外界对于居伊上校排兵布阵的……误解吧!”

“两百名斯帕吉骑兵排成了三条横向的线列,每一线列六十六或六十七骑,长度亦即整个阵型的面宽大约在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米之间。”

“三条线列彼此前后间距约为十米。”

“这是一个标准的骑兵冲锋的阵型。”

“批评者们批评的,就是这个‘标准’。”

“他们说,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不同于普通骑兵冲锋,情形特殊,目的特殊,但居伊上校却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以致”

“他们说,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要承受远较普通骑兵冲锋为多的炮击,因此,冲锋的过程中,应以减少伤亡为第一要务,不然,伤亡过大,队伍一定在中途崩溃,没有成功冲阵的可能。”

“而标准阵型,密度太大,必然导致伤亡过大如果冲锋距离较短,我们的骑兵尚有承受这种伤亡的可能,可是,彼时敌我两军的距离,超过两公里啊!”

“还有,炮兵阵地被袭的情形已说明了,即便不计射程的因素,中国人的大炮,也有着较十二磅拿破仑炮更强的毁伤能力他们的炮弹的爆炸的威力,明显超过了拿破仑炮的十二磅弹丸。”

“标准阵型,同一线列,相邻的两名骑兵,彼此间距不过一米左右;前后两条线列的间距,不足十米一枚炮弹落在队伍中,可以波及前后两条线列四、五名甚至五、六名骑兵。”

“批评者们说,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拉开间距!第二,拉开间距!第三,拉开间距!”

“拉开同一线列相邻骑兵的间距!拉开前后线列的间距!直到嗯,直到敌人的一枚炮弹只能伤及我们的一名骑兵!”

“还有人说,要进一步拉长整个阵型的面宽不必排成三条线列,排成两条线列就好了!”

“在拉开左右间距的情况下,排成两条线列,阵型的面宽可超过五百米是标准阵型的面宽的三倍有多,而中国人的大炮再多,也是有数的,同时对如斯面宽进行打击,必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听到这个‘正确’的建议之后,我不由哑然失笑照这样说法,叫整个斯帕吉连排成一条线列不是更好?如是,‘阵型’的面宽可是超过一公里了呢!如是,不是更加叫中国人‘顾此失彼’了吗?”

“这些说法,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至少,不了解最基本的骑兵冲锋的原则。”

“骑兵冲锋现代骑兵的冲锋,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第一,密度;第二,阵型密集而整齐的阵型。”

“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前者只有足够的密度,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产生足够的冲击力!骑兵冲锋,绝非单个骑兵的简单叠加!后者,前者之保证只有保持阵型的密集和齐整,才能保证足够的密度亦即保证合力、保证冲击力!”

“看看我们的骑兵的作战‘流程’吧”

“排成密集而整齐的线形阵列进行冲锋,每条线列冲击敌军之后,并不像古代骑兵那样陷入散乱的单兵混战,而是强行顶着敌人的射击或砍杀,以一条弧形的线路,快速撤离,重新结阵,再次整队冲锋。”

“如此反复,直到敌人彻底崩溃。”

“事实上,这种始终依靠整齐划一的力量、密切配合的集体冲击方式,能够轻易击溃任何传统模式的骑兵包括中国人的骑兵。”

“我们之所以在八里桥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火力占据绝对优势之外,骑兵亦居功甚伟而我们的骑兵之所以能够完胜中国人的骑兵,就是因为严格遵循了上述作战原则。”

“当然,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并非骑兵之间的对决,可是,原则是一样的,若真像批评者们说的那样‘拉开间距拉开到敌人的一枚炮弹只能伤及我们的一名骑兵的程度’如是,就没有阵型可言了!如是,‘线列’就不存在了!没有人有能力以那种间距保持线列!”

“除非……上帝亲自下来整队!”

“如是,冲锋,就变成了人自为战、骑自为战!”

“在那种情形下,您认为,这个冲锋,能够持续多久?!”

“队形为什么必须是密集的?除了合力、冲击力等因素之外,只有足够的密集士兵们彼此的距离足够的近,心理上也好,实际行动上也好,彼此才能产生足够的支持和约束;这个距离若不够近,这个支持和约束就会减弱直至消失。”

“其结果,就是更快的放弃、更快的崩溃!”

“还有,为什么必须排成前后三条线列?道理是一样的除了保证冲击力的连续性之外,前后线列之间,彼此亦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和约束:前排不乱,后排就不会乱;同样,后排的存在,亦逼使前排保持队形面对敌人的猛烈的炮火,整个阵型,就没那么容易陷入混乱,更没那么容易崩溃。”

“如果只有两条线列,这个‘支持和约束’,就太过单薄了。”

“至于对第一波冲锋投入兵力太少的批评,更加莫名其妙了彼时,祖阿夫营的路,只走了三分之一,而没有人指望着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一共只有六个骑兵连,第一波就全扔进去,之后咋办?”

“好吧,无论如何,斯帕吉连的冲锋,开始了。”

“细雨打湿了骑兵军帽上的红缨,随着马匹的纵送,水珠被甩了出来;虽然看不见太阳,军装上的铜扣,依旧闪耀着异样的光泽。”

“更加耀目的,是他们屈肘持立在胸前的雪亮的马刀。”

“地面震动起来不是中国人落在炮兵阵地上的炮弹的关系,而是八百只马蹄整齐的踩踏着地面,翻起泥浆,震颤着大地,也震颤着我的心灵。”

“我口干舌燥,热血上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