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四章 拊敌之背

乱清 第十四章 拊敌之背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过了黄河,征西军团自韩城南下,偃旗息鼓,到达同州以北的预设阵地时,回匪还一无所知。

回匪肆虐同州、朝邑,眼睛只盯着渭河以南、黄河以东的官军,哪里想得到打北边从天上掉下来这么一支大军?

事先关卓凡已派人通知渭河南岸的雷正绾、陶茂林,命他们先向河北发动佯攻,吸引回匪注意。

雷正绾、陶茂林得知轩军来援,关爵帅亲自统军,士气大振,结果把佯攻打成了真正的进攻。

于是轩军在回匪背后发动攻击。

先是炮兵团怒吼。回匪的堡寨的土墙根本抵抗不了十二磅拿破仑炮的轰击,纷纷倒塌。寨中房塌屋陷,人鸣马嘶,体折肢断,血肉横飞,火光四起,乱成一团。多有人不明白这横祸从何而降,哭泣喊叫,以为天罚。

待轩军发起冲锋,蓝色军装的士兵越过倒塌的土墙,呼啸而入,回匪纷纷骇呼:“洋人来杀我了!”就此大溃。

回匪已经知道关卓凡“督办五省军务”,也做好了和轩军交手的心理准备。但他们脑袋中的轩军,一样是穿着清兵的号衣,根本没有意识到眼前穿蓝色洋装的军人就是轩军,何况里面还真有不少绿眼睛、大鼻子的洋人!

关卓凡这一拳“拊敌之背”,当真把回匪砸得粉碎。从头至尾,回匪没做过任何像样的抵抗,便全军向西溃去,同州、朝邑之围,一战而解。

雷正绾、陶茂林过渭河来见关卓凡。两位总兵都是须发蓬乱。形容憔悴。跪在关卓凡面前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

关卓凡好生抚慰了几句,问明敌情,对部署略作调整,下令追击。

追击以轩军征西军团为主,雷正绾、陶茂林部太过疲惫,主要负责后路,保护辎重。

骑兵团先行。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向回匪发动攻击,而是咬住回匪,不断袭扰,使回匪没有足够的时间筑圩立寨;步兵和炮兵大队到后,先炮击,再冲锋。

西北地势开阔,没有坚固工事的保护,回匪完全就是拿破仑炮的血肉靶子;等到轩军步兵发动冲锋的时候,回匪已经没有任何还手的力气,任由屠戮了。

回匪起反。都是整条村子、整个地区的回回加入进去,因此拖家携口。运动的速度无法加快,也就无法摆脱征西军团的追击。

在轩军的这种战法的打击下,回匪像砧板上的鱼肉,被一锤一锤地砸将下来,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终于在抵达西安附近时,陕西东路的最后一股回匪完全平灭。

陕西西路的回匪闻讯,拼命向西退去,猬集在凤翔一带。西安周边的匪情自然消解。

关卓凡进入西安,署理陕甘总督熙麟、陕西巡抚英桂、西安将军穆腾阿赶忙过来参见。他们几个,坐困愁城,盼关卓凡如大旱之望云霓。果真轩军一到,回匪立即土崩瓦解!于是笑逐颜开,谀辞潮涌,把关爵帅捧成了孙武复生,武穆再世。

在关卓凡眼里,这三个旗人却是三个笨蛋。陕甘糜烂至此,他们除了向朝廷报急之外,一无所为。不过他们好在多少有自知之明,至少多隆阿督陕的时候,“礼帅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添乱。因此也敷衍了几句。

关卓凡在西安多待了两天。

一来,是因为轩军推进速度过快,他得等后面的军火辎重跟上来。没有铁路和火车,全靠马拉人驮,就是这样子了。

二来,现在将回匪赶出陕西并不为难,但关卓凡想的,是要给陕西西路的回匪以歼灭性的打击。最好,能生擒或击毙大头目白彦虎,那样,省了以后多少麻烦!

因此要适当重新调整部署。

想聚歼这股回匪,第一,不能把他们吓跑;第二,要切断他们向西逃入甘肃的道路。

第二师第八团即原禄字团先行出发,先行和回匪接触。一个团的兵力应该吓不跑回匪,这算“示敌以弱”。待第八团和回匪黏上了,回匪想脱离接触也没那么容易了。这时后面跟着的第二团即原洋二团、第七团即原建字团和炮兵团赶到现身,发起总攻。

近卫团都是骑兵,关卓凡只在身边留下一个连,其余和骑兵团合在一起,组成轩军征西军团的骑兵支队,由吴建瀛带领,兜到凤翔以西,切断回匪西溃的道路。

西安城内,有陕西各地逃难来的人士,关卓凡在里边找了几个陕西土著做骑兵支队的向导,都是熟稔凤翔以西直至陕甘边界地理的人。

凤翔北部地势较高,也较复杂,不利骑兵运动,骑兵支队只能从凤翔南部的平原地区通过,这是有可能被回匪发现的。所以步、骑搭配要好,必须等第八团黏上了回匪,大部队即将现身的时候,骑兵支队快速通过凤翔南部,绕到凤翔以西。

关卓凡估计,回匪仓促之间,未必能够准确判断这支骑兵的真实意图。等他们醒过神来,已经晚了。

部署准备完毕,军火辎重到齐,征西军团沿渭河一路向西。

沿途村庄,十室九空。残垣断壁,白骨曝露,野草没顶,狼犬出入。

关卓凡愈走脸色愈是凝重。

第八团到了凤翔,并不急于发动攻击,而是在回匪据守的堡寨前,挖掘战壕,修筑工事。

回匪见这支官军全部穿着洋装,惊疑不定;又见官军只有二千余人,于是内部先起了激烈的争论。

由于陕西东路回匪全灭,陕西西路的回匪缺乏这个对手的准确情报,虽然知道敌人战力强悍,但毕竟没有直接吃过苦头,敌人人数又少,终于,“留下来一战”的主张占据了上风。

回匪大开寨门,蜂拥而出,分成几路,向第八团的阵地呐喊着冲了过来。

官军阵上声息不闻,回回们正在诧异,站在堡寨土墙后的人眼前一花,官军阵上冒出无数股白烟,片刻之后,冲向敌阵的回回们纷纷摔倒,这时枪声才传了过来。

从来没听过这么密集的枪声!

回匪丢下一地尸体,败回堡寨。

匪首们觉得,情形有点不对了。

这时探马来报,一支骑兵打凤翔南边经过,向西去了。骑兵们穿的,是和对面这支官军一模一样的蓝色的洋装。

这是一支官军的骑兵不消说了,问题是:他们想干什么?

不论他们想干什么,肯定是不怀好意的。

匪首们再次激烈地争论起来。主张撤向甘肃的人变多了,但主张原地坚守,或者在陕西转战的人还是不少。毕竟,放弃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这个决心不容易下。

最后决定,再等两天看看。不过,做好撤退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匪首们便被气急败坏的部下叫醒了。奔上土墙,目瞪口呆:变戏法一般,官军阵前多出来几十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堡寨。每一门大炮周围,都有几个蓝色的身影在晃动。

匪首们声嘶力竭地大吼:“撤!”

已经来不及了。

大炮咆哮起来,远远看着,回匪的堡寨,像土疙瘩一样,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一点点捏碎了。

和东路回匪一样,西路回匪也开始向西疯狂逃窜。比东路回匪的情况稍好一些,他们之前毕竟已做了两手准备,居然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拉出了一多半的人马。

但和东路回匪一样,西路回匪也无法摆脱轩军的追击。看情形不妙,匪首们下令,抛弃辎重和老幼妇孺,不然,谁也走不脱!

这一招很管用,回匪的轻壯甩脱了“包袱”,逃跑的速度马上加快了;反而轩军要处理他们扔下来的“包袱”,被他们愈甩愈远。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