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六二章 你拿脑袋往我的枪口上撞?

乱清 第一六二章 你拿脑袋往我的枪口上撞?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李致远,”端善说道,“我本来是很感激的,可是”

你感激他?伊克桑心里,重重一声冷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事发第四天,”端善舔了舔嘴唇,继续说道,“李致远过来找我,说,十五万银子,都已给了潘家了,叫我不必再担心了;这笔钱呢,他也不急用,我尽管慢慢儿的还,一年还一点儿,还个十年、八年的,甚至再久些,也没有什么问题”

顿了顿,“我对他打躬作揖,说真是不晓得该怎么谢他才好!李致远说,我是老师,他是学生,这个礼,他当不起,至于‘谢’嘛,其实也简单,呃”

说到这儿,小心翼翼的觑着伊克桑,吞吞吐吐的,说不下去了。

伊克桑很平静,“他说要见我喽?”

“是,”端善涩声说道,“李致远要我……将他引见给你”

顿了顿,“我当时就有些糊涂了,问他,所为何来呢?”

顿了顿,“李致远说,呃,‘伊爵爷当世名将,学生仰慕已久!若能一睹风采,实在大慰平生!再者说了,伊爵爷是安徽提督,造福皖民良多,别的不说,没有伊爵爷诛李世忠,皖境也不能像今天这般安静!身为皖人,很应该代乡梓向伊爵爷致意的。’”

伊克桑突然发现,端善和自己,一翁一婿,做的竟都是安徽的官儿,一个学政,一个提督,嘿。

“我大感为难,”端善说道,“对李致远说,你有所不知,轩军是有规矩的,公务之外,将领不得随意交通朝臣,再者说了,他也忙我指的是你军务繁忙一个月难得回一次北京,我看,这个面儿,就不必见了吧!”

“李致远的脸子,立即就放了下来,冷笑着说道,‘我为老师,尽心竭力,搭进去的,何止是全副身家?我还替老师担着血海般的干系!奸杀民女这种事情,可不是民不告、官就不究了的!怎么?现在不过小小一个请求,老师都要敷衍我?’”

“我听到‘奸杀民女’四字,差点儿背过气去,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唉!”

嗯,至此,事情大致明白了。

“我也不晓得,”端善喘了一口气,“这个李致远,为什么一定要见你?如果”

顿了一顿,咬了咬牙,“贤婿,如果他真有什么不法、不堪的要求,我立即仰药以殉,决不能叫你为难!”

哈,您连“仰药以殉”的话都说了出来,还不是“叫我为难”?

伊克桑微微摇头,“岳丈不可生这样的拙主意!不然,岳母怎么办?娟儿又怎么办?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娟儿,是伊克桑夫人的乳名。

端善倒没想到,“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这样的书包,伊克桑一个从没正经读过书的武将,掉的如此顺溜,呆了一呆,说道,“是,贤婿的责备,我不敢不受。”

“岳丈言重了,”伊克桑淡淡的说道,“我哪里敢责备长者?”

顿了顿,“给李某写了借据吧?”

“呃,是的……”

顿了顿,端善觑着女婿的神色,很困难的将下面的话说了出来,“借据上……还写了借款的情由……呃,‘为赔付潘氏损失’……”

伊克桑目光一跳,“什么?”

“呃,本来,”端善的话,说的更加困难了,“潘兴邦还要我……写的再明白些、详细些写明‘强污’什么的,我死活不干,说事情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能认的,他们才没有坚持……”

还没蠢到家不过,仅仅“为赔付潘氏损失”七个字,就已经是黑纸白字的将把柄交到人家手里了!

不过,也叫没有法子,按照借贷的习惯,正常情形下,数额如此之大的借据,没有不写明情由的。

“借据是写给李致远的,”伊克桑说道,“却是潘兴邦叫你如何落笔?”

“呃,是……”

“李致远在一旁,”伊克桑说道,“对于潘兴邦的指手画脚,必是由头至尾,未置一词喽?”

“是……”

“好罢,”伊克桑的眼睛里,闪着幽暗的光,“我就见一见这位李先生。”

*

伊克桑几乎可以肯定,李致远、潘兴邦两个,合伙做了一个局,将岳丈装了进去。

最大的疑点,是“锦儿”那个极其荒唐的要求,“休了家里的黄脸婆,娶我续弦”,稍稍有点儿脑子的人,都晓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则“锦儿”提出这个要求,其目的,根本不是真要做端善的继室,而是为了激端善翻脸,然后,两个人就可以“推推搡搡、拉拉扯扯”了。

然后,在推搡拉扯之中,觑空儿跌上一跤,叫端善以为,弄出了人命。

就是说,目下,这个“锦儿”,只怕什么都好好儿的莫说性命无忧,就是油皮都没擦破一块,也说不定。

伊克桑仔细分析了端善的叙述,没有任何实打实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锦儿”确实是跌死了

“锦儿”面朝下趴在地上,端善并没有看到她额角的伤口,也说不清楚,这一跤,她是怎么跌的?是撞到了墙角还是桌角?

仰面跌倒,摔到了后脑,有可能一跤便将人跌死;但俯身跌倒,如果没有撞到什么尖锐的硬物,几乎是没可能将人跌死的。

没有鼻息?屏住呼吸就是了。

心跳、脉象做不了假,可是,端善并有没有伸手去摸。

至于“半张脸都埋在血里”,手脚够快的话,拿一袋红颜料什么的做个假,是很容易的事情。

还有,潘兴邦夫妻进来的也太快了些!

而且,一进门,既不救人,也不问究竟,甚至连地上的“侄女”的鼻息也不摸一下,就当她已经死了,哭天抢地的哭天抢地,斥责端善的斥责端善,因此,“强污民女”、“行凶杀人”什么的,绝不是眼见侄女死了,为了多要赔偿,临时起意说出来的话,而是事发前就已经装在肚子里了。

至于李致远、潘兴邦两个人一唱一和,那也不必说了。

做局一定是做了局的,只是,虽然这个局做的不算顶顶高明,但要拆穿它,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事发已经半个月了,“锦儿”的生死,已经难以证实,其人自然是早就不在北京了,若要“开棺验尸”什么的人家若说,根本没有下葬,直接送了化人场呢?就算“下葬”了,但若对方早有准备,棺材里头,确实有一具年轻女子的尸体,你又如何证明,其人不是“锦儿”呢?

潘某到北京未久,识得“锦儿”形貌的,大约只有潘、李两家人,再加上端善,拢共不过寥寥数人,潘、李必一口咬定,棺材里的,就是“锦儿”,而这件案子,这件事情,端善的证言,是无法采用的。

还有,半个月下来,尸体也开始腐烂了,愈发难以辨别形貌了。

好吧,先不去想这些,先想最重要的:李致远、潘兴邦做这个局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致远要见自己,是得陇望蜀?还是自己本就是李、潘这个局的真正的目标?岳丈只是非常倒霉的做了他们的踏板?踩住岳丈,才能够跳到自己这儿?

如是,这个李某、潘某,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大的有些不可思议了!简直是拿脑袋往自己的枪口上撞了!

不过

唉,仔细想一想,李某、潘某所作所为,看似胆大包天,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风险,如果双方翻了脸,纵然自己砍了他们两个的脑袋,但鱼死网破,岳丈的身败名裂,无论如何,避免不了,自己投鼠忌器,只要不被逼到绝路上,实在也不会拿他们两个怎么样。

这一点,李、潘一定是看的很透彻的,所以,才会由李致远出面,替端善“垫款”。

端善这十五万银子的欠款,分成十来年“分期付款”,每一年一、两万银子,虽然也是很沉重的负担,但无论如何,还没到“逼到绝路”的份儿上,不然,端大人若真的“仰药以殉”,事情爆了出来,李、潘逼死朝廷命官,自个儿的脑袋,十有**,也是保不住的。

伊克桑倒有些好奇了,姓李的见了自己,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也可能……就是为了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十五万两银子,是足以叫人铤而走险的。

贪心不足,端善那儿,榨不出更多东西了,于是便得陇望蜀,盯上了自己?

或者,真像夫人猜的那样,李、潘想做轩军的军需生意?

轩军的军需,归粮台统一负责,军事主官无权干涉,这一点,外人大多是不晓得的。

不然的话,李、潘两个,还能在自己这儿得到什么好处呢?

嗯,真是不大好想。

还有一种可能,李、潘盯上端善,是为了“卖参”也是为了钱。

詹事府虽然是一清到底的清水衙门,但并不是没有发财的法子,同在“言路”,翰詹科道有相同的权力:专折建言,并且可以“风闻言事”,即无需真凭实据,便可入奏,就算说错了,也不会负多大的责任。

因为这项特权,言路上便时有不肖者,暗地收受巨款,为人出奏,攻讦政敌,是为“卖参”。其奏如果不实,受到的处分,一般来说,不过申斥降级,最严重亦不过免官去职,可是,京官清苦,有十万、八万的银子打底儿,就算把官儿丢了,又有何妨?

有人说笑话:如果钱再多些,这种人,就是太后、皇帝,大约也是敢参的。

李、潘拿住了端善,时机合适,将端善“转手卖掉”,又可以大赚一笔。

好吧,无论如何,见了李某的面,就什么都清楚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