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章 圣母皇太后的脑洞呢,可说是十分之清奇了

颐和园,玉澜堂。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一顶青绸软轿在玉澜门前停了下来,轿帘掀开,小熙上前,将轿厢内的丽人敦柔公主搀了出来。

直起身子,敦柔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阳光灿烂,湖面上无数金鳞跃动,耀目生花。

本来,母后皇太后交代过的,敦柔公主的轿子,一直抬进玉澜门,但敦柔以为“僭越”如果这是在紫禁城,不就相当于把轿子直接抬进了钟粹宫吗?所以,坚持要在玉澜门前落轿。

其实,即便把轿子直接抬进玉澜堂,也未必就能说是“僭越”。

玉澜堂的格局,远远大过钟粹宫,可以算是一组独立的建筑如果玉澜堂这样的宅子,是建在北京的哪条胡同里的,敦柔公主作为一位身份尊贵的女眷,轿子是一定要直接抬进门里去的区别只在于,是从大门进去?还是从侧门或角门进去?

敦柔公主抬起头,看着“玉澜门”的匾额,心中暗道:晋陆机有诗云,“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昆明湖水正正来自玉泉山,玉澜堂又临水而居,随时随地,可观湖水生澜,取“玉泉涌微澜”之意,名之“玉澜堂”,真的是贴切异常呢!

各位看官,敦柔公主“玉泉涌微澜”之谓,实为“玉澜堂”得名之正解,此“玉澜”非彼“玉兰”,同玉兰树神马的,可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呀!

母后皇太后已在正殿檐下相候,见了面,行过了礼,彼此嘘寒问暖,热情异常,不过,主人倒没有留客人坐太久敦柔公主给母后皇太后请过了安,还要过乐寿堂给圣母皇太后请安。

敦柔公主每一次入宫替两宫皇太后请安,总是先到“东边儿”,再到“西边儿”,但在“西边儿”盘桓的时间,总要多过“东边儿”这已经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

母后皇太后携了敦柔公主的手,亲自相送,一直送到“后庭”即宜芸馆的后院。

一出宜芸馆西角门,敦柔公主即再次逊谢,请皇额娘留步这已经是她第四次“请皇额娘留步”了:第一次是在玉澜堂内,第二次是入宜芸门前,第三次是方才出宜芸馆西角门前。

“得,”慈安含笑说道,“我就送你到这儿了墙那边儿,就是你‘西边儿’皇额娘的乐寿堂了”

说着,抬起手,指了一指,“喏,一过那道垂花门,就是乐寿堂的东跨院了。”

“原来,两位皇额娘的寝宫,”敦柔公主说道,“是共用一道墙、一道门的?这可真正是亲密无间了!”

“是啊!”慈安说道,“抬抬脚,我就过去了,她就过来了方便的很!”

微微一顿,“可不比在宫里的时候,想串个门儿,东六宫、西六宫,西六宫、东六宫,传轿、喝道,得折腾上好大的一大篇儿!”

“垂花门这个别致!”敦柔公主用一种略有些好奇的语气说道,“垂花门摆在这种地方,女儿还是第一次见呢!”

“都是你那口子整出来的花样!”慈安笑道,“这个园子里头,各种稀奇古怪的花样,多了去了,你且慢慢儿的逛吧!”

“是!”

顿了顿,敦柔公主继续说道,“皇额娘若觉得哪儿不妥当的,可得明白告诉他,就他赶紧改了过来。”

“哪儿能有什么不妥当?”慈安抿嘴儿一笑,“只有太过妥当了!”

微微一顿,“我说‘花样’,是在夸他呢!这些个话,你回去就原原本本的说给他听吧!”

敦柔公主赶忙再应了声“是”,心底却涌起了一股异样的感觉:放在以前,“东边儿”可是不会这么说笑的呀!

进了垂花门,玉儿已经在候着了,替敦柔公主请过了安,满脸堆笑的说道:“有日子没见着公主了,心里头别提多挂念了!”

虽然是“片儿汤话”,但从玉儿嘴里说出来,却十分之诚恳、真挚,敦柔公主微笑说道:“玉儿姐姐,我也很挂着你哦,对了,小熙!”

小熙走上一步,双手捏着一个红封包,递了过来。

敦柔公主接过,说道:“你升了待诏,这是我恭喜你的。”说着,将红包递了过去。

玉儿赶紧再请了一个安,然后双手接过,“谢公主的赏!”

顿了一顿,“奴婢惭愧,这都是皇太后、皇上还有王爷的恩典!”

这个“王爷”,自然是指您家里的那位王爷。

敦柔公主眼中,不易觉察的波光一闪:谢恩的时候,将“王爷”附于“皇太后、皇上”之后,可是少见!

可是,玉儿脱口而出,说的极其自然。

所谓“待诏”,指的是“待诏女官”,为宫中女官之最高衔级,不过,这是个很奇葩的名目。

清朝的太监,是有明确的等级的,但宫女,却不比隋、唐、宋、明,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等级,国初顺治、康熙朝的时候,倒是制定过相关的等级制度,但从来没有认真的执行过,到了道、咸,宫女的所谓等级,早就变成了一锅粥,哪个也搅不明白了。

宫女之间的权力、薪酬,自然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但是,这个差异,基本上来自于资历、分工和不成文的规矩,和她们头上的“衔级”,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她们的头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衔级”。

后世网上流传的各种清朝宫女的等级,都是拿隋、唐、宋、明的制度东拼西凑,以讹传讹,没有哪一个是靠谱的。

既如此,玉儿的“待诏女官”,是怎么来的呢?

嗯,来自于圣母皇太后的脑洞。

玉儿早就指了婚,却迟迟不能放出宫去,现在,两宫皇太后搬了家,圣母皇太后还带着一个“小的”,更加是“一年半载”的离不开玉儿,对玉儿和她的未婚夫姜德,不能不心怀歉疚,于是,便想有所补偿,以为笼络。

姜德那里,关卓凡自有主张,慈禧是插不进手的,她的“补偿”,只能加之于玉儿的身上。

赏银子、赏衣裳,等而下之,意思不大,亦不可以一次过赏的太多,慈禧便往“荣衔”上头打主意了。

可是,玉儿虽然指了婚,却未出阁,因此,不能仿楠本稻的例,封她“恭人”、“宜人”、“孺人”什么的;另外,玉儿出身低微,和勋贵拉不上关系,也没法子仿白芸的例,封她“六品格格”什么的。

玉儿的身份,其实就是“女官”,既如此,就在“女官”上头打打主意吧!

圣母皇太后从故纸堆中,翻出一个“待诏女官、正三品”来,谋之于辅政轩亲王。

关卓凡觉得,御姐的脑洞,着实清奇,不过,去掉“正三品”,“待诏女官”四字,就不涉等级,仅仅是一个“荣衔”,拿来忽悠忽悠一众小丫头们,又有何不可?

于是,玉儿就以“恭慎事主,小心夙秉,体德善行,良顺久睦”,“恩锡待诏女官衔”了。

玉儿前引,敦柔公主主仆在后,一路行去。

虽然,“西边儿”那位皇额娘现正在乐寿堂正殿候着,不好费时流连,但一路之上,亦不必目不斜视,周边景致,都在敦柔公主眼中,她发现,这个乐寿堂,单单一个东跨院,规制便十分可观

往右首边看,可以看出,所谓东跨院,其实是一个“套院”北边儿还连着一个院子,六边形的月洞门,门上的牌匾“永寿斋”。

这个“永寿斋”,不晓得又是一个什么格局?

目下,月洞门上的木门,是虚掩着的。

往左首边看,雪白的南宫墙上,开了一排形状各异、描红画绿的“窗户”当然,目下,这些“窗户”都是关着的。

这个有趣还从未在其他的地方见过呢!

往前看,是东配殿。

咦,这个东配殿的格局,颇有意思,既是“殿”,也是“门”

方才在玉澜堂,慈安介绍,玉澜堂是“穿堂殿”确实,重门叠户,四通八达,不过,玉澜堂再怎么“穿堂”,到底也只是门多些,而眼前的乐寿堂的东配殿,面阔五间,中间的一间,不是前后开门的屋子,而是直接辟为门洞,可谓“以殿为门”这才是真正的“穿堂殿”呢!

门洞上方悬匾“润壁怀山”。

敦柔公主暗道:气象阔大呀!

穿过门洞,一眼便看见,圣母皇太后正站在正殿檐下的台阶上,向东配殿的方向张望着。

这个待遇,仿佛方才玉澜堂的母后皇太后,不过,更进一步圣母皇太后一看见玉儿身后的敦柔公主,立即满面笑容,然后,拾阶而下,迎了过来。

敦柔小吓一跳,随即又是不安,又是感动,赶紧加快了步伐,不过,慈禧的步伐的频率,虽然比敦柔小些,速度却不比她慢多少敦柔公主穿的是“花盆底”,慈禧穿的,却是便鞋。

非但如此,走得近了,敦柔公主看的清楚:皇额娘没有像她一般,梳“旗头”,戴“大拉翅”,一头乌云般的秀发,只松松的绾着,垂在脑后。

这个形象,竟是前所未见!

敦柔心中大大一跳,也不及细想,暗暗吸了口气,袅袅娜娜的请下安去:“皇额娘万福金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