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一三章 英雄所见,天辽地阔

乱清 第一一三章 英雄所见,天辽地阔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十大总督,直隶、两江、湖广、两广、闽浙、云贵、四川、河运、漕运,再加上陕甘。如果陕甘改为“陕甘新”,那么,“陕甘新”确实就是唯一的“三字”总督了。

文祥也是一笑,说道:“两个字还是三个字,可以再斟酌,譬如,叫‘西北总督’?定规下辖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就是了。”

西北总督?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说道:“照我原本的想法,行政区划上头,新疆并不必定归陕甘总督管理的——最好能够自立,新疆自设一个总督,也不是不可以的。”

啊?几个军机大臣都微微愕然。

“不过,”关卓凡说道,“我这个‘原本的想法’,算是个……嗯,‘长远的想法’。新疆的‘自立’,至少是一、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建省之初,犹如婴儿呱呱落地,爬还不会爬呢,自然无以自立!”

顿了一顿,“再者说了,‘西北一盘棋’,这一盘棋,执子主弈的那一位,又是左季高,所以,将新疆划归陕甘总督管理,是必须的,也是……合适的。”

轩亲王“婴儿呱呱落地”、“西北一盘棋”、“执子主弈”的说法,给几位大军机以很深的印象,同时,大伙儿也听出来了:轩亲王的规划中,“陕甘新”合在一起,不论时间长短,总还是一个权宜之计,今后,新疆总是要和陕甘分开来的。

什么时候“分家”?大致也猜的出来:如果一切正常,应该就是左季高离任的时候了。

“至于陕甘总督的‘陕甘’,该改作什么……”

关卓凡略作沉吟,“嗯,博川方才说的‘西北总督’,我觉得挺好的,名实相副,就叫‘西北总督’吧!”

“‘西北总督’,好!”曹毓瑛含笑说道,“合陕、甘、新三省于麾下,比肩直隶、两江,左季高可以意气风发了!”

关卓凡一笑,说道:“合在一起有合在一起的好处,可是,合在一起也有合在一起的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新疆太大、太远了!”

说罢,站起身来,走到角落里的一个大立柜前,拉开柜门,取出一卷地图,走回来在桌子上摊开了,文祥、许庚身两个,帮着用镇纸压实四角。

“各位请看——”

关卓凡的手指,虚虚的点在陕西的西安府,然后左移,斜斜的划了上去,一直到乌鲁木齐的迪化,停了下来。

“‘西北总督’的治所,”关卓凡说道,“不论设在陕西的西安,还是设在甘肃的兰州,距离迪化,都是天长地远——”

微微一顿,“西安不说了,如果‘西北总督’以兰州为治所,各位请看,兰州距离迪化,比距离京师,还要远!”

新疆的大,新疆的远,大军机们没有不晓得的,可是,地图摆在眼前,细细比较轩亲王说的两段距离,还是不由的轻轻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还只是到乌鲁木齐,”文祥沉吟说道,“乌鲁木齐在北疆,如果继续往西、往南走——”

说到这儿,打住了,微微摇了摇头。

“是啊,”曹毓瑛接口说道,“譬如乌鲁木齐到和田,如果不是极特别的情形,还不能直接南下,那样就得穿过大沙漠——还得绕着大沙漠走,兜个大圈儿!”

仔细的看了看地图,再默默的计算了一番,“我看,单是这段路——乌鲁木齐到和田,就不比兰州到京师更近了!”

“‘合在一起也有合在一起的麻烦’——”许庚身说道,“我明白王爷的意思了,‘西北总督’驻节西安或兰州,距离新疆太远了,三、五年之内,‘西北总督’未必去得了新疆一次,这个……颇有鞭长莫及之憾啊。”

众人都是微微点头:鞭长莫及——确实如此。

“既如此,”郭嵩焘说道,“新疆的主官,巡抚、藩司两位,必须尤其得力。”

“不错!不过,单靠两位主官单打独斗是不够的,”文祥神情郑重,“下头的官员,道、厅、州、县,也皆须得力。”

就是说,在“物力”方面,新疆自然无法自立,可是,在“人力”方面,还是必须有自立的能力才行。

新疆设省,第一任巡抚,应该就是展东禄;第一任布政使,应该就是刘锦棠——这一层,几位大军机,心里头都是有数的。

展克庵、刘毅斋两位,都属“尤其得力”,不必担心;可是,“下头的官员,道、厅、州、县,也皆须得力”,就难了!

原因很简单:新疆遥远苦寒,内地人到新疆去做官,感觉上跟“充军”、“发配”也差不了多少,能竖着进去,未必能竖着出来,没有几个人是心甘情愿的。

可是,新疆建省之初,除了极个别的情形,重要的位子,必定不能用本地人,不然,岂非又整出一堆“伯克”来了?

所以,新疆的道、厅、州、县,必须用内地人,且必须“心甘情愿”——不然,来了就想走,怎么可能办得好差使?

曹、许、郭沉吟不语,都有棘手之感。

文祥叹了口气,说道:“我晓得,这不容易——未必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的到新疆去啃沙子,就算是‘心甘情愿’的,也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顿了一顿,面色变的凝重起来,“实话实说,回乱暴起,致成席卷陕、甘、新之局面,当地官吏的无行,不为无因!有那么一班蠹吏,以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到任之后,巧取豪夺,渔猎回女,胡作非为,无所忌惮!这个情形,愈往西北走,愈是严重!”

说到这儿,微微咬着牙,“我以为,这个回乱,倒有一半儿,是这帮混蛋给逼出来的!”

哎呀,关卓凡心想,文博川,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正要说话,郭嵩焘已一拍大腿,说道:“博川之语,可谓中的!”

关卓凡只好把自己的话咽了回去。

“有一种人,”郭嵩焘说道,“朝廷凡有新政,必借机生事,变换花样,巧取毫夺,朝廷一番心意,一经他们的手,面目全非,有的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政’!博川‘混蛋’之谓,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转向关卓凡,“王爷,我记得,左季高入甘克复董志原之后,上折请求,‘破除文法,遴访甘肃人员,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

顿了顿,“本来,本地人不做本地官,这是朝廷的规矩,可是,季高以为,西北贫瘠,若从内地选人、调人,许多人未必肯过来,肯过来的,大多是无赖无行之人——这种人,肯冒险,能吃苦,但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刮地皮,把他们放到大乱刚过的甘肃,过不多久,大约就要重新激起民变了!”

关卓凡点了点头:“是,这种人信奉的,不过七个字——‘千里做官只为财’!不为发财,他们怎么肯到西北啃沙子?而且,这种人刮起地皮来,心狠手辣,无所顾忌,非普通贪官可比!”

顿了顿,“西北大乱之后,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为第一要务,断不能叫这种人钻了进去,替地方雪上加霜!——因此,左季高的请求,朝廷照准了。”

“左季高以‘破除文法’、本地人做本地官,”曹毓瑛说道,“来规避不肖之徒署篆,祸害百姓,用心虽然良苦,可是,毕竟只是非常之时的权宜之计。庆阳一府,可以这么做,甘肃一省,可不能都这么做,不然,朝廷‘本地人不做本地官’的规矩,就荡然无存了。”

说到这儿,加重了语气,“这条‘权宜之计’,新疆尤其学不了。”

新疆“尤其学不了”的原因,前边儿已经提过了——“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的,虽然是甘肃本地人,可是,到底都是汉人;新疆本地,可没有多少汉人,如果“本地人做本地官”,先不说朝廷的规矩神马的,一班维人,署道、厅、府、县,岂非又回到了“伯克制”的老路上去了?

兜了一圈儿,还是回到了原点:怎样才能够从内地找到足够多的“得力”人员,以充新疆建省之需?

好难啊。

众人一时沉默下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