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九章 志在必得

乱清 第二十九章 志在必得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王大臣会议’一开始,”关卓凡说道,“朴庵和宝廷,便彼此辨诘,朴庵认为,立女帝,祖制所无;宝廷认为,‘昂扬奋发,一往无前’,才是祖制,‘应时而变’或‘与时俱变’,才是祖制,且凡事总有第一次——”

顿了顿,“他们是如何辨诘的,有很详尽的会议记录,这份记录,臣也带来了,就不在这里啰嗦了,说多了,太后听着,也气闷。”

听这些事儿,慈禧是绝对不会“气闷”的,不过,她“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心里想:会议记录你也带来了?你好“周到”啊。

“二人你来我往,”关卓凡说道,“说着说着,话里都带出了意气,朴庵终于发了脾气,大声说道:别的不说,什么‘仁、宣一系实在寻不出合适的嗣皇帝的人选’,就不对!载澄、载滢,难道是死人?”

什么?

慈禧心里,不由哀叹一声:老七果然……“昏聩”啊!

载澄、载滢已经“出局”了,你又把他们拉回来?就算你不同意载澄、载滢“出局”,军机处会议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这个时候扯载澄、载滢,哪里还有什么说服力?

还有,也是更重要的:怎么也不能叫老六的孩子做这个嗣皇帝啊!这点儿默契都没有,还怎么把你当做……“我的人”?

另外,你六哥、六嫂,扮了那么一出惊世骇俗的苦情戏,拼了命的把自个儿从嗣皇帝的事儿里往外摘,你倒好,硬往回拉你六哥!你这么干,还有兄弟情分吗?那不是……当面儿打你六哥的脸吗?

就不说“死人”二字,何其难听了!——私下底这么说,都不应该,何况是“王大臣会议”这种国家最重大的议政的场合?

“朴庵这个话,”关卓凡说道,“叫恭亲王坐不住了——”

顿了一顿,“恭亲王站起身来,说,‘我已是废人一个,这种场合,从退归藩邸那一日起,我就不该再踏足的,不晓得,为什么……还是放我不过?’”

慈禧心中,微微一震。

“他说,‘我的肝疾愈来愈重,现在……眼见又要发作,是不能再支持下去了!恕我……先行告退了!’说罢,抬脚便走。”

啊?

上一次军机处会议,老六就是半途拂袖而去,这一次,又来?

“老七……唉!”

慈禧微微苦笑,轻轻摇了摇头。

“还没完呢——”关卓凡淡淡一笑,“朴庵瞪起了眼睛,说,‘载澄、载滢,都姓爱新觉罗!既然顶了这个姓氏,就不是某一人可以得而专之的!’”

慈禧掩饰不住自己的愕然,她微微的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又轻轻的叹了口气。

这个老七,没救了!

“宝廷说,”关卓凡说道,“醇郡王说的不错——可即便如此,载澄、载滢两个,还是不能入继大统、登基为帝!”

“嗯?理由……是什么呢?”

“宝廷说,载澄——古往今来,有被捆送宗人府的皇帝么?这样的皇帝,践祚之后,你叫他如何牧育万民、君临四海?”

果然。

“载滢——载澄是嫡子,载滢是庶子,本朝立储,以贤以能,可是,开国两百年,十圣相继,有没有嫡子在,却叫庶子继位、以庶凌嫡的?”

慈禧认真的想了想:真没有。

康熙朝废太子,胤礽既废,就失去了嫡子的地位,所以,世宗虽然以庶子继位,却不能叫“以庶凌嫡”。

载澄虽然被“捆送”宗人府,但并没有受任何处分,嫡子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如果载滢越过载澄,做了嗣皇帝,就是真正的“以庶凌嫡”了。

宝廷摆出来的,都是极有力量的理由,难以辩驳,慈禧心中暗叹:之前,我还想着什么“以二对一”,其实,老七那个脑袋瓜子,真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哪儿谈得上什么“以二对一”?

怪不得,“那边儿”那么大方呢!

咦,对了,那个吴可读呢?

回圣母皇太后,他马上就出场啦。

“朴庵大约是有些招架不住了,”关卓凡说道,“转向吴可读,说,‘柳翁大作振聋发聩,必有傥论警言飧众的,就请一抒胸臆’,云云。吴可读却说,‘我要说的话,都已经在折子里说了,多说一遍,不过徒扰清听’,云云。”

慈禧怔了一怔。

关卓凡方才说,吴可读“憨直”,那么,这个姓吴的,就应该不是一个怕事儿的——真怕事儿,也不能上这么一个折子啊?可是,到了节骨眼儿上,怎么……缩回去了?

“朴庵正不知如何是好,”关卓凡说道,“宝廷插过来了,说,‘柳翁的大作,我是拜读了——为之击节!”

为之击节?说反话吧?

“吴可读号柳堂,因此朴庵、宝廷称其‘柳翁’。”

顿了顿,关卓凡继续说道:“宝廷说,‘大礼议’骇扰宸衷,柳翁婉转陈词,意切情真,絮絮如子女绕膝于父母,两宫皇太后御览之余,必有以抒厪虑、慰慈怀!嗯,这个立意,是极佳的,不过——”

就知道会有“不过”。

“柳翁推己及于天下人,以为天下人皆为赤子,就可议了!柳翁的这个法子,若嗣皇帝本性淳厚,自然可行;若嗣皇帝天性凉薄如前明世宗者,谁又能保证,他亲政之后,不会变更成议,追尊所生?”

这段话,慈禧就不以为然了。

明世宗变更成议,追尊所生,并非因为“天性凉薄”。何况,他之所为,对孝宗和昭圣皇太后,自然是“凉薄”的,可是,对他的本生父、本生母来说,可是“热”的很、“厚”的很呐!

在慈禧看来,嗣皇帝亲政之后,是否会“变更成议,追尊所生”,根本不在他的“天性”凉啊、热啊、薄啊、厚啊什么的,而在于,对于嗣皇帝,是否另有制约之道?

昭圣皇太后“拿”不住世宗这个嗣皇帝,不稀奇,毕竟世宗一登基就亲政,没有“垂帘”这一说;如果换成吴可读说的那样,嗣皇帝自幼养在深宫,由皇太后抚育成人,如果这个皇太后是我——哼,难道我会“拿”不住嗣皇帝,由得他跳出我的五指山,甚至,倒过头来,反咬我一口?

不过,这个话,想是这么想,但没法儿说出口来。

“何况,”关卓凡继续说道,“襁褓之中,美恶善凶,何由分辨?”

“吴可读于是感叹,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什么万全之策的……”

“宝廷说,怎么没有万全之策?荣安公主继统承嗣,就是万全之策!”

慈禧心头,微微一震。

“宝廷说,荣安公主为文宗显皇帝、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亲女,若由她继统、承嗣,上上下下,哪里还要心惊胆战的过上十几年,提防着什么‘大礼议’之类的荒唐事儿?”

顿了顿,“宝廷还说,众所周知,荣安公主天性淳厚、聪慧通达,登基践祚,必为一代明君,由她来继统、承嗣,非止宗室椒房之幸,亦为天下臣民之福!”

天性淳厚、聪慧通达?

一代明君?

还什么……宗室椒房之幸、天下臣民之福?

慈禧心中冷笑:这马屁拍的!……

“还有,”关卓凡说道,“宝廷说,他查过了,目下的‘载’字辈,尚在襁褓之中者,并没有已经出过天花的,如果立为嗣皇帝,日后竟不幸重蹈大行皇帝之不讳,如之奈何?”

微微一顿,“目下尚在襁褓之中的‘载’字辈,并没有已经出过天花者——这一点,他说的,倒是对的。”

这——

慈禧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个担忧,不无道理,可是——丽妞儿也没有出过天花呀?”

正等着您的这句话呢。

“太后不必过虑,”关卓凡微笑说道,“荣安虽未出过天花,却已经种过痘了,可确保无虞。”

啊?

丽妞儿种了痘了?

慈禧有点儿手足无措:不但大出意外,也不晓得,关卓凡说的,是真是假?

如果是真的——种痘,何其危险繁难?他甘冒大险,加之于自己福晋、文宗亲女之身,可见……处心积虑,志在必得!

如果是假的——那就更可怕了!

那就是说,他为了这个嗣皇帝,已经不择手段了!

慈禧心中,不禁隐隐生寒。

“丽妞儿种了痘,这好啊……呃,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呀?”

“就是穆宗毅皇帝确诊天花不久之后的事儿,”关卓凡说道,“我想着,这个,姊弟关心,得赶紧……亡羊补牢,不然……”

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

难道……

“种痘……挺麻烦的吧?”慈禧努力挤出笑容,“丽妞儿平平安安的过来了,哎,这个,好,好……”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其实也没有多么麻烦,荣安种的,不是‘人痘’,而是‘牛痘’,无需劳师动众,一个医生、半天功夫,就尽够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危险,发个一、两天的低烧,也就过来了。”

顿了一顿,“效用,却比‘人痘’要好的多。”

“牛……痘?那是什么?……呃,是西洋的医术?”

一猜即中啊。

“是!”关卓凡说道,“这个‘牛痘’的来龙去脉,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太后得空儿了,臣再给太后细细的回——或者,叫楠本稻给太后回也成,她是医生,一定比臣说的更明白些。”

楠本稻……

慈禧心中一动,点了点头,“嗯。”

至此,似乎已经没有多少理由反对荣安继统承嗣了。

不,还有。

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