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九五章 改革进了深水区

乱清 第二九五章 改革进了深水区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淡淡一笑,没有说话,但那个神态,是摆明了不大愿意“嘉纳”的。

气氛尴尬。

“博公,”曹毓瑛轻轻咳嗽了一声,“八旗改革,迄今尚止于外省驻防旗人,未及在京旗人,原因呢,大伙儿都是晓得的:外省驻防旗人,生计艰难,习气不深,同宗室、勋贵的瓜葛,也少得多,容易措手。”

微微一顿,“在京旗人,刚刚好倒转了过来,他们习气深重,生计也没有那么艰难,同宗室、勋贵之间,更是枝连蔓牵。八旗改革,改到他们头上,便有无从措手之苦。我记得,言及于此之时,你曾经喟然长叹,说了这么一句话,‘打着不走,赶着倒退,真正是无可奈何!’”

文祥默然,过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

曹毓瑛见文祥似有所动,心中暗喜,继续说道:“在京旗人,吃不得胼手砥足、筚路蓝缕的苦,朝廷又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强行把他们赶到东北去,‘买断旗龄’,在他们这里,就卡死了!”

微微一顿,“这一次神机营之乱,于改革京八旗,是一个极好的契机!——这一次的机会不抓住,再去哪里寻把这班大爷请出北京、请到东北去的机会?这一次,真正是天赐良机,抓住了,改革京八旗的口子,就彻底打开了!”

“是啊!”许庚身说道,“说的俗点儿,‘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顿了一顿,“京八旗若改得,其他自然更不在话下——今后,八旗抖擞一新,国家轻装上路,于旗于国,不都是善莫大焉?”

“琢如,星叔,”文祥说道,“你们说的都对,可是——”

顿了一顿,长长的叹了口气,“可是,这个口子,开的太深、太痛了!”

曹毓瑛、许庚身对视了一眼。

“博公,”曹毓瑛说道,“改革八旗,秉持的是一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路子,可是,再怎么‘循序’,再怎么‘渐’,终究是要‘难’、要‘进’的呀!”

文祥不说话了。

郭嵩焘看了一眼关卓凡,说道:

“我想起王爷说过的一个譬喻了。王爷说,‘改革’这件事情,犹如过河,挑水最浅的地方下水,慢慢儿的,水愈来愈深,到了河中央的时候,水就是最深的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心里边儿怕了,就会退了回去,这个河,自然就过不成了——想过河的,就得提着气儿,继续往前走!”

在座诸人,包括文祥,都凝神倾听。

“一过了河中央,”郭嵩焘继续说道,“水就开始变浅了,这个河,就过的愈来愈快,愈来愈轻松,最终达到彼岸——这个‘改革’,就终于成事了!”

曹毓瑛、许庚身齐声说道:“筠公说的好!”

话音一落,两人齐齐一笑,转向关卓凡,齐声说道:“哦……是王爷说的好!”

“筠仙说的确实是好!”关卓凡也是一笑,“我不是自卖自夸——筠仙说的,比我的原话还要透彻!”

随即敛去笑意,正容说道,“现在,改革八旗,正是进入‘深水区’的时候,何去何从,端赖诸公之决断!”

“‘深水区’——”曹毓瑛赞道,“王爷譬喻极精!”

微微一顿,“事已至此,咱们已是‘宛在水中央’,是迎难而进,最终到达彼岸,还是畏难而返,以致前功尽弃,诸公——”

说到这儿,打住了话头,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关卓凡和曹毓瑛,都说了个“诸公”,不过,大伙儿都晓得,关、曹二人话中所指,其实只是“博公”一人。

关卓凡神态闲适,曹、许、郭三人,却都看向文祥。

压力山大啊!

文祥面上表情,阴晴不定,看的出来,正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说话了:“王爷,琢如、星叔、筠仙,你们说的都对——”

你们说的都对——方才,您好像也这么说过一句?

既如此,接下来,恐怕就是——

“可是,我是真不晓得,该……何去何从?”

果然。

曹、许、郭三人,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失望,关卓凡虽然面色如常,但细心的人,还是能够看出,轩亲王眉毛微微一挑,眼中波光,一闪而过。

“王爷和筠仙的‘过河’之譬喻,”文祥说道,“我也是赞同的——王爷马首在前,我绝不敢不附骥尾,畏难而退!”

顿了一顿,“林文忠说过,‘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话,王爷素以之自况,文祥既追随王爷,林文忠这十四个字,亦置之座右,不敢或忘!这一层,诸公大约不会疑我!”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是自然的!”

曹、许、郭三人,也一齐点头称是。

“我想,”文祥说道,“这个改革,确实已经走到了‘深水区’,此时此刻,若畏难而退,不错——必致前功尽弃!可是,正因为已经走到了‘深水区’,每迈出一步,才不能不分外小心,以免一步踏空——此时此刻,水深莫测,水流湍急,一步踏空,也是有……没顶倾覆之险的!”

顿了一顿,“这,大约也不错吧?”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说道:“不错!”

曹、许、郭三人,相互以目,却没有吭声。

“外省驻防八旗,”文祥说道,“买断旗龄,开荒东北,大体上,都是自愿的,没有多少强迫的情形。可是,叫神机营‘出旗’,即便仿买断旗龄之例,给三百两银子的安家费,我想,真正心甘情愿的,还是屈指可数——”

顿了一顿,“叫他们去东北开荒,更是难上加难——”

“我插一句,”关卓凡淡淡一笑,“神机营是获罪‘出旗’,和外省驻防八旗买断旗龄的情形,毕竟不同,所谓‘仿买断旗龄之例’,只能‘仿’,不能‘照’,譬如,这三百两银子的安家费,不能一‘出旗’就给。”

文祥呆了一呆,“这——”

“博川你想啊,”关卓凡说道,“神机营这班大爷,吃喝嫖赌的惯了,顾头不顾腚,一‘出旗’就派银子,说不定左手接了银子,一转身,右手就送进了妓窦烟馆赌场,接下来的日子,就得喝西北风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这——”

“总得去到了东北,正正经经开出一定数目的荒地来了,才能拿这三百两的银子——当然,开荒所需的农具、种子、牲口,朝廷照买断旗龄的例资助。”

文祥怔了片刻,苦笑说道:“如此一来,这班人,就更加不会甘服了!”

顿了顿,“黜神机营‘出旗’,本就是担心裁撤之后,他们因怨怼而生事,如此一来,他们的怨怼更甚,不是……更要生事了吗?”

关卓凡一笑,曹、许、郭三人也都笑了。

“博公,”曹毓瑛说道,“你是关心则乱!神机营既然裁撤,不论朝廷怎么安置这班‘神差’,他们都是要怨怼的,‘出旗’,不是叫他们不怨怼,是为了拿掉他们‘因怨怼而生事’的能力——一‘出旗’,即无所恃,这班大爷,除了老实做人,还能怎样?”

“再者说了,”许庚身接口说道,“朝廷这儿,毕竟还吊着一根胡萝卜——土地、农具、种子、牲口和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我想,他们既已无所恃,这根胡萝卜,便显得尤其鲜美——我是说,这条后路,对于‘出旗’之人,尤其重要,为了这条后路不断,他们也得老老实实的!”

曹毓瑛、郭嵩焘都赞道:“星叔之论,透彻极了!”

“造作谣言、中伤诋毁者,”郭嵩焘说道,“大约还是不免会有几个,不过,无足为虑!雍正朝人言汹汹,那是因为,世宗宪皇帝开罪的,是缙绅,是士林,天下言柄,都操持在他们手里,世宗宪皇帝亦无可奈何!可是,神机营‘出旗’,哪里会有士林中人,出头替他们说话?”

“不错!”曹毓瑛说道,“筠公高论!”

顿了一顿,“另外,就算八旗之内,博公也不必担心,会有多少人为神机营不平——”

笑了一笑,“肃顺当政之时,大幅削减八旗钱粮,辛酉之后,其他的京营,薪饷都没有什么变动,时至今日,还是肃顺手上的那个数字。唯有辛酉后新建的神机营,朝廷特别眷注,薪饷超出其余京营一大截。”

顿了一顿,“据我所知,这个情形,各京营早就啧有烦言——大伙儿早就不服神机营的气了!”

“琢如说的不错!”许庚身说道,“这些情形,我亦有所闻,许多人都说,如果神机营有轩军一半的本事,其余京营都不会不服气,可是——”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明明都是‘烂桃子’一筐,大哥莫说二哥,凭什么你拿的,要比我们多那么多?”

“就是这个理儿!”曹毓瑛说道,“所以,博公,你尽管放心——裁撤神机营,进而黜其‘出旗’,八旗之中,说不定,会有一大堆人,幸灾乐祸,拍手叫好呢!”

黜神机营“出旗”,到底是天塌地陷,还是波澜不惊,甚至,像曹毓瑛说的,“会有一大堆人,幸灾乐祸,拍手叫好”?

文祥一片茫然。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