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四五章 变生肘腋

乱清 第一四五章 变生肘腋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白彦虎的“效死”,不是空口白牙,和阿古柏建立起秘密联盟之后,他向妥得璘提出,自己愿意移师乌鲁木齐以北的古牧地,为“清真王”屏藩,抵抗来自清廷的威胁。UU小说,uu234

咦,所谓“效死”,不是对阿古柏吗?怎么变成对妥得璘了?

其时,改“缠回”为“维吾尔”的上谕已经发布,左宗棠正在对维人大打宣传战,妥得璘的部下,人心浮动,许多人都明里暗里的表示,希望“清真王”去除尊号,不要再对抗朝廷了。

不少人都看得明白,就算朝廷不派兵进疆平乱,南边儿的阿古柏,也迟早有一天是要打上来的。想一想安集延人在叶尔羌、和田的所作所为,再想一想朝廷改“缠回”为“维吾尔”的“剀切至意”,如果一定要归顺一方,不用说,还是归顺朝廷好了。

妥得璘自己,既心慌,也心动。

当然,反对的人也有,最有力的说辞,不是来自于维人,而是来自于一个汉人,此人姓张名胄,从祖父那一代就来从陕西移居新疆,在其父那一代,便已全家入了****,乃是妥得璘的一个得力的谋士。

张胄引用《三国志》中鲁肃对孙权说的一段话,来劝妥得璘:“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是啊。“欲安所归”?

不然。问问甘肃那边?

“甘肃那边”的回答是,妥某果然输诚,可以仿四川藏区土司“改土归流”的“主动投献”例,即主动交出土地和权力,朝廷许尔留居当地,保留相当数量的土地、财产、奴仆,另,下旨表彰。授予“恩骑尉”的世爵,并准尔子孙世代承袭——就是“世袭罔替”啦。

妥得璘大失所望,他的算盘,是去除“清真王”的头衔之外,其他一切如旧,做一个事实上的土皇帝,照“甘肃那边”的说法,自己顶多就是一个富家翁罢了,这,未免太不甘心了。

至少。也该封我一个“三品伯克”什么的吧?

大乱之前的新疆,“伯克”的最高品级。就是三品。

“甘肃那边”一口回绝,说妥某犯的,本是遇赦不赦的谋反大罪,给一个富家翁,平平安安过下半世,已是天恩浩荡,好的不能再好的待遇了——不要再有更多的痴心妄想了!若还不幡然醒悟,我西征大军一到,玉石俱焚,你这“清真王”,就只有槛送北京,菜市口上“引颈一快”的待遇了!

又说,麻烦你去瞅瞅,四川藏区“改土归流”的时候,那个抗拒天威的色达土司是什么下场?

妥得璘还真不知道色达土司神马的,问张胄,张胄吞吞吐吐的,说,这个,这个……俺也不晓得呀。

其实,俺是晓得的,可怎么敢说呢?

妥得璘东打听、西打听,总算打听出来了:

四川藏区“改土归流”,其他土司都奉命唯谨,唯有色达,勒兵边境,朝廷派去的官员,不得其门而入。

钦差大臣伊克桑接报,立即率军向色达挺进。

朝廷的大军进至打箭炉的时候——还没到色达,收到了色达方面送来的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是一颗人头——色达土司的人头。

原来,色达土司手下的一个头人,杀掉了自己的主子,向朝廷投诚。

朝廷的官员,顺利进入色达,那个“恩骑尉”的世爵,就赏给了那个头人

妥得璘毛骨悚然。

再看自己手下的人,包括张胄,一个一个,都仿佛那个色达的头人,盯着自己的脑袋,眼睛发红。

就在不知何以为计的时候,如前文所述,白彦虎提出,愿移师乌鲁木齐以北的古牧地,为“清真王”屏藩,抵抗来自清廷的威胁。

要是在以前,把白彦虎摆在古牧地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妥得璘并不能放心。可是,现在,白彦虎这个外人,看上去好像比自己人还要可靠似的?再者说了,不管最终的决定是什么,先加强加强防备,总是不错的,同朝廷讨价还价,也多一个筹码,于是,就答应了白彦虎的要求。

妥得璘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支千把人的陕回,运动到距乌鲁木齐里许之地的时候,突然右转,一个猛扑,就冲进了迪化城。

能够跟白彦虎来到新疆的陕回,个个都是百死余生,凶悍无比,妥得璘的卫队,根本拦不住他们,白彦虎打头,一路砍瓜切菜,冲进了“清真王”的“王宫”。

妥得璘正在内寝,倚在大床上,左手鲜果,右手美酒,看两个半裸的“王妃”,为他载歌载舞。听到外边喧声大作,不晓得怎么回事,正要喊人,白彦虎已经破门而入,妥得璘瞪大眼睛,还没来得及叫上一声,便被一把扯下床来,刀光一闪,提前“引颈一快”了。

妥得璘一死,他的亲信部属,一哄而散,几乎没有人想到要向陕回反攻,为主复仇神马的。

白彦虎乃老实不客气,大大方方地将妥得璘的地盘全部接了下来,包括乌鲁木齐、玛纳斯、吐鲁番,等等。然后,向喀什噶尔的“埃米尔”飞章告捷,请“埃米尔”速派援兵,充实防备。

白彦虎的嫡系不过一千几百人,成功接收的妥得璘的旧部,亦不足原数的三分之一,地盘太大,守兵太少。

阿古柏接报大喜,立即封白彦虎为“乌鲁木齐总督”,不过,他不晓得白彦虎为什么要他增派“援军”,乌鲁木齐并无战事,就有,也已经结束了——如果袭取妥得璘的“王宫”也可以算作“战事”的话。

白彦虎的使者说,清廷的大军,即将开进新疆,而古城、巴里坤、哈密还在朝廷手中,其中,哈密东连甘肃,所以,白总督判断,清军进军的路线,应该是出由甘肃出哈密,然后巴里坤、古城,一路西向。

“乌鲁木齐总督区”和古城、巴里坤、哈密等地相连,彼此犬牙交错,必然首当朝廷大军之冲,必须预为之备。

阿古柏将信将疑,不过,他还是“应如所请”,派出一只包括八百名骑兵和二千五百名步兵的部队,由自己的亲信阿孜木库尔率领,赶赴乌鲁木齐。这支部队,除了全部装备俄国人提供的步枪之外,还携带了四门大炮。阿古柏一共就十二门大炮,俄国人送了十门,奥斯曼土耳其送了两门,这算是拿出了三分之一的家当了。

除此之外,这支部队还带上了另外一批步枪和弹药——这是送给白彦虎的。

同时,阿古柏承诺,若清军真的如白彦虎所说,入疆进攻乌鲁木齐,他本人将亲统大军,随后来援。

“援军”的人数虽然不算太多,不过,却是一水儿的洋枪洋炮,白彦虎不由得信心大增,尤其是看到那批送给自己的洋枪,他的眼睛放出火热的光来——陕回从来没有用过这么好的兵器!如果当初自己有这样的装备,何至于被人从陕西一路赶到新疆?哼,朝廷的兵马,包括那个什么轩军,不就是靠着洋枪、洋炮欺负人吗?现在,洋枪、洋炮,我也有了!

白彦虎磨拳搽掌,等着报一箭之仇。

*

彼时的西征大军,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入疆的准备。

左宗棠的钦差大臣行辕,设在肃州,这意味着,是次进军,他本人留在后方,并不随各军入疆。

左宗棠给朝廷上了一个折子,说是次进军新疆,“志在剿贼绥边,并为建威销萌之计。惟自忖年衰病久,深虞精力未足副其志,致贻霄吓之忧。亟图倚任良才,匡其不逮。乌鲁木齐提督展东禄,英锐果敏,才气无双,近察其志虑忠纯,尤堪重任”,乃决定指派展东禄“总理各营营务”,另外,以“三品卿衔署西宁道刘锦棠副之”。

“总理各营营务”,就是说,展东禄出任西征各军事实上的总指挥,刘锦棠呢,担任展东禄的副手。

这是一个大胆而有趣的决定,尤其是关于刘锦棠的任命——刘锦棠不过“三品卿衔”,他出任西征大军的副总指挥,一大堆品级比他高的总兵、副将,要受其节制,红顶子要归蓝顶子管,嗯,有趣,有趣。

不过,略一深想,就明白了:西征大军的主力有两支,一支是展东禄带的轩军,一支是刘松山带的老湘军,刘松山重伤,老湘军便由其侄刘锦棠管带了,左爵帅既然不入疆,则西征大军的正、副总指挥的差使,不派给此二人,又能派给谁呢?

想来,老湘军的总兵、副将们,不至于不服“少将军”的气——何况,自马五寨一役刘军门伤退,少将军接手老湘军,身先士卒,才气纵横,大伙儿都是看在眼里的。

至于其他的总兵、副将嘛,归到展提督的那一路里,就是了。

至于左宗棠说什么“自忖年衰病久,深虞精力未足副其志,致贻霄吓之忧”,自然是谦辞,左骡子虽然赏过“紫禁城骑马”,但可别真以为他老了,身子骨儿,精神头儿,都好着呢。

如此安排,另有原因。

原本的计划,左宗棠是要亲统大军入疆的,但关卓凡另有看法,函电交驰,反复商议之后,左宗棠终于改变了主意。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