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三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乱清 第十三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乘着废太监传旨申斥制度的东风,关卓凡趁热打铁,打算再做一件核爆级别的事情。UU小说,uu234

经由强有力的幕后推动,舆论迅速发酵:刘云溪明明是最地道的“正途”出身,虽不说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该读的圣贤书,都是熟读了的,何以无知无识至于此极?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呢?

一个叫做宝廷的旗下名士,写了个帖子,其中有两句话,时人热传:“皓首穷经,不及秘义。”

这两句,出自唐朝韩偓的《增易卜崔江处士》:“白首穷经通秘义,青山养老度危时。”不过,宝廷反其意用之,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这个宝廷,书友们大约还有印象,他是个闲散宗室,关卓凡的铁杆粉丝。轩军平定了日本长州之乱,带回了和樱天皇,朝廷“议功”,宝廷虽不在朝,却一力鼓吹,关卓凡“内,扶社稷将倾之危;外,定强盟、收顺藩”,这是“列土分茅”之功,“夏赏五德,爵以劝功,古有明训”,朝廷“不宜因循”,应该“酬以王爵”。

宝廷身上没有任何爵位,但他却“少负诗名”,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已有“纳兰性德之后国朝第一人”的名声。当时,他还没有能够考取任何功名,但已被视为“八旗文气所聚”,因此,能够领袖同侪,一言一行都有人追摹。

关卓凡那个“一切礼仪制度服用起居,皆用多罗郡王例”的多罗贝勒,多少受益于宝廷等一班闲散宗室造的上述舆论的。

此时的宝廷。身份已经不同。他去年乡试“中式”。成了举人,刘云溪便正经算是他的翰苑前辈了。一个刚刚中举的小年轻,距进士及第还远着,却对进士出身的翰苑前辈如此不客气,实在惹人侧目。

不过,宝廷为人,放荡不羁,疏狂磊落。自称“胸无宿物”,素有“敢言”之誉。平日好使酒负气,放浪形骸于山林泉下。因为有这番“魏晋名士”的派头打底,他对刘云溪的讥讽,倒也并不如何令人意外。

又一种说法紧跟着起来了:现今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易时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行不通了!圣贤之书当然要读,可是。“窗外事”也不能不“闻”啊!不然,再怎么“正途出身”。出来出去,也就是一个刘云溪罢了!

舆论发酵的差不多了,关卓凡要“动一动”了。

他要动什么呢?

科举。

嗯,这得算“核爆级别”的事儿了。

不过,不是废除科举,这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

关卓凡还没有向全天下“读书人”同时开战的实力。

甚至也不是“改革”科举。一看到“改”、“变”一类字眼,立马会有一大堆“读书人”,针扎屁股般跳起来,“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嘛!

可是,科举不能不动了。

科举制度,可不仅仅是现代的公务员考试,这个制度,掌握和控制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从开蒙到出仕,从资源到通路。

关卓凡要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工业化,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最基本的近现代的科学、文明的启蒙,这个,现有的科举制度,自然是无能为力的;另外,近代化、工业化,需要海量的掌握近现代科技知识、具备近现代文明观念的人才,这些潜在的人才,都绑在现有的科举制度内,“皓首穷经”,关卓凡只能觑空子、抽冷子,吃一点这个制度漏出来的残羹剩饭。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既然现在还不能搬开它,那么,就只能尽可能的改造它了,使它的正能量尽可能的多一点,负效用尽可能的少一点。

如何改造呢?前面不是说过,一提“改”、“变”,就会有人一跃而起吗?

我不提“改”,也不提“变”,嘿嘿,不是说“法古无过”吗?好,我来“复古”。

*

西江米巷,倭府。

倭仁头大了:这位王爷,怎么又自个儿跑过来了呢?你这么干,固然是“礼贤下士”,可是,朝廷是有“宗王不得交通大臣”的“祖制”啊,你不能总装作不记得啊!

还有,我不能再收礼了!可若你又拿出本宋版的典籍,我受之有愧,却之不甘,这百爪挠心的,味道实在是不好受啊!

上一次,关卓凡初值弘德殿,为小皇帝开讲“兵事、洋务”,携了另一位新师傅翁同龢,一齐登门拜访“老师傅”倭仁,送了倭仁一本宋版的《近思录》,这是朱熹和和吕祖谦合著,辑录所谓“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的学问精义,其编排依朱、吕的理学思想体系,算是尽括了源于周敦颐的程朱一脉的理学学术主体。

程朱为倭仁所宗,宋版《近思录》,开卷即闻先贤呼吸,倭仁心跳加速,犹豫再三,到底没有说出“不要”的话来。

倭仁“不受礼”的金钟罩,就此被关卓凡破掉了。

倭老夫子行过礼,关卓凡双手扶起,老夫子开口说道:“我要谏王爷一句……”

“艮翁,“关卓凡一笑,打断了倭仁的话,“我晓得你要说什么,我来都来了,你赶我走不成?不说这个了,我今儿带了极好的茶叶过来,咱们进屋喝茶去!”

倭仁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关卓凡这次带过来的茶叶,不是“头茬明前龙井”,而是福建武夷山的“九龙窠大红袍”。产此茶的茶树,生于岩壁之上,不过寥寥数株,年产茶叶不过十斤上下,珍稀之处,茶中无二,“头茬明前龙井”也是比不得的。

冲出茶来,但见汤色橙黄明亮,茶叶红绿相间,更有一股极馥郁的兰花般的香气,果然好茶!

可惜,倭仁素不重口舌之欲;又晓得轩王无事不登三宝殿,想着他此次划下来的道道,自己不知道接不接得住?心中有事,茶味何如,就不大辨得出来。关卓凡一番心血做作,并没有什么卵用。

好吧,说事儿。

“宝竹坡这个人,”关卓凡说,“艮翁熟悉吗?”

宝竹坡,就是宝廷,竹坡是他的字。

倭仁一怔,说道:“宝竹坡名声在外,不过,我从未与之过从。”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宝竹坡后生小子,与艮翁‘过从’,怕是还没有这个资格。不过,近日他写了一个帖子,外边传得倒是热闹。嗯,其中两句,‘皓首穷经,不及秘义’,不晓得艮翁听过没有?”

倭仁忍了一忍,终究没有忍住,皱了皱眉,叹了口气,说道:“回王爷的话,听过。可是,刘偶斋虽然荒唐,但已领受了训诫,又……唉,算是够倒霉的了!宝竹坡下笔如刀,形同追杀,刻薄至此,那不是……落井下石么?少年人……唉!”

连连摇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刘偶斋,就是刘云溪,偶斋是他的号。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嘴长在人家头上,真叫做没有法子!艮翁,说句实话,我对刘偶斋,是很同情的。”

“是!”倭仁的语气,微微有些激动了,“不然,朝廷也不能废太监传旨申斥的制度!皇上和皇太后固然圣明天纵,却也要仰赖王爷择善固执,相机进言,庶几有济!”

关卓凡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敢贪天之功。我是说,川藏的事情上,刘偶斋虽然荒唐,无知无识,可往深处想,也实在怪他不得。”

倭仁微愕,说道:“这个……请王爷训谕。”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