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五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

乱清 第一五一章 金瓯已缺总须补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曾国藩和自己最亲信的幕僚赵烈文,就定汉语为“通用语”,密谈于保定直隶总督府,几乎就在同时,千里之外,武昌湖广总督府内,李鸿章和自己最亲信的幕僚周馥,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之前,”李鸿章说,“厉禁八旗女子缠足的上谕明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中颇有指桑骂槐、敲山震虎之意——指旗人的桑,骂汉人的槐;敲旗人的山,震汉人的虎。”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那个时候,我还以为,上头的小九九,是拿缠足说事儿,借此……扶满抑汉,现在看来,全然想左了!”

周馥点了点头,说道:“京里边儿的消息,是不久之后,就会仿顺治二年和康熙三年的例,‘旗汉一体,不分畛域’,一律禁止缠足。有了定汉语为‘通用语’在前边打底,禁止缠足的阻力,就会小许多——至少,对这个事儿,不论有多少人、又有多么不满,也不能扯到‘扶满抑汉’上头去。”

“轩王的想头,”李鸿章沉吟说道,“还真是……特出!看来,他是真心要女人出来做事情的了。”

“是!”周馥说,“江浙那边,已经确实了:要办新式的缫丝厂,机器用法国的‘直缫机’;工人呢,一律请当地的青年女子——如果缠了足,还怎么能够到工厂里做工?”

“新式缫丝厂办了起来,”李鸿章目光炯炯,“江浙一带。不论经济还是民生。格局统统都要大变了!轩王居然能够说动当地丝商。弃土法,办新厂,真正……了不起!不晓得,他是怎么做到的?”

“大约不脱软硬兼施、连哄带吓这一套吧。”周馥微微一笑,“据说,轩王拿了‘直缫机’缫出来的丝,给当地的丝商看——白,滑。不断线,不起毛,土丝万万比不得!轩王说,如果不尽早改弦更张,不出三年,江浙的丝商,不论大小,饭碗统统要打得粉碎了!一班大丝商被吓到了,终于接受了轩王划下的道道。”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大头子就范了。其余中小丝户,自然唯他们马首是瞻。”

“嗯。擒贼先擒王。”

“是。”

“女子走出家门,到工厂里做工,抛头露面,嗯,那边儿的人,有没有什么议论呢?”

“自然议论纷纷,”周馥说,“不过,‘丝业公会’说得妙:缫丝厂‘封闭式管理’,外人进不去,同在家里又有什么分别?所以,女子进工厂做工,不算‘抛头露面’!”

李鸿章哈哈一笑,说道:“这叫‘硬拗’了。”

周馥也笑:“是,不过,拗得颇有效用!江浙一带,养蚕缫丝人家,要和茧行、丝行打交道,女子抛头露面,本就家常便饭,不算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现在又有了这么个说头,进工厂做工,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据说,派到美利坚的‘留学生’,里边还有女子的名额?”

“是。”

“把女儿送到万里之外,一个人呆在异国他乡——嗯,不晓得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肯这么做呢?”

“这个,呃,还没有确实的消息。”

李鸿章抬起头来,微微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睁开眼睛,轻轻叹了口气。

“玉山,你确实认为,禁止缠足一事,我该主动上折,首倡其议?”

“是,爵相。”周馥郑重说道,“禁止缠足,说是‘旗汉一体,不分畛域’,可是,谁都明白,旗人缠足者寥寥无几,禁止缠足,其实是针对汉人的。若有汉员声望隆重者主动倡议,此举理愈直,气愈壮,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对朝廷来说,这个忙,可就帮的大了!对轩王本人来说,这份人情,也实在是不小。”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此举既无抑汉之意,又似乎确有其必要,首倡其议,力赞其成,庶几功德一件。”

李鸿章微微一笑,沉吟了一下,说道:“就怕……和康熙三年那次一样,不过两、三年光景,‘上头’便受不了下面的聒噪,由禁而驰,前功尽废。到时候,我这个首倡其议的人,不但白得罪人,还会被人笑话。”

“不然,”周馥说,“顺治二年也好,康熙三年也罢,彼时禁止缠足,只是‘上头’觉得缠足有干天和,并无叫女子出来做事的意思。你不放足,究竟于朝廷没有半两银子的损失,所以,实在不愿意放足,‘上头’也就无可无不可了。这一回,可不一样了!”

李鸿章点了点头:“这一回,‘上头’是要女子出来做事情,缠了足,就出不了门,做不了事。”

“正是!”周馥说,“所以,这一回,如果顶着不放足,可就是从朝廷兜里挖银子了!”

顿了一顿,又说道:“还有,爵相,我观轩王行事,是极慎重、极稳当的,可是,凡事一旦定议,付诸实施,却又极其坚定,绝无半途而废的情形。”

李鸿章凝思片刻,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爵相首倡其议,”周馥说,“内里还有一个天大的题目,别人无从非议。这,就是一个‘孝’字。”

李鸿章心中一动:对呀,俺老娘就是天足啊。

没想到,武昌码头上李老太太闹的那个笑话,居然可以在首倡禁止缠足之议中,彰显李中堂的“孝思”。

真是祸兮福兮呀。

李鸿章下定了决心:“好,玉山,就照你说的办!”

*

西北未通电报,定汉语为“通用语”的廷寄,用“八百里加紧”送到兰州督办西北军务钦差大臣行辕,左宗棠看到的时候,到底比曾国藩、李鸿章晚了几天。

拆开封套,取出廷寄,一眼扫过,左宗棠便睁大了眼睛。

片刻之后,屋外的戈什哈,听见屋内大帅近乎咆哮的叫好声:

“痛快!痛快!痛快!”

接着,放声大笑,声震屋瓦。

和廷寄一起送到的,是关卓凡的一封长信。

关卓凡在信中说,甘西肃州的马文禄匪帮,釜底游魂,不堪季翁之一击,甘肃全境,今年之内,必可靖定,则明年开春,便可进军新疆了。

此时的新疆,烽火遍地,南疆全部沦陷,叶尔羌、和田、库车、喀什四雄并立、彼此攻伐。其中,最凶悍者,要数以喀什为大本营的“哲德沙尔汗国”。

不过,朝廷在北疆还有一些据点,和河西走廊的联系尚未彻底断绝。甘肃全境靖定之后,河西走廊和北疆就可以正常联通了。

平定新疆的顺序,应该是先北后南,北疆恢复之后,西征大军再剑指南疆。关卓凡的建议是,分化叶尔羌、和田、库车、喀什,重点打击喀什。“哲德沙尔汗国”覆灭之后,叶尔羌、和田、库车,自然望风而降。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北疆恢复之时,“哲德沙尔汗国”的阿古柏,已经一统南疆。不过,此枭虽然狡诈凶悍,但绝非季翁之敌。何况其国新定,人心不稳,朝廷大军自北压了下来,“哲德沙尔汗国”先内乱起来也说不定。

总之,明年之内,新疆必定重归天朝,中国金瓯无缺。

关卓凡说,仗打完了,人心的效顺,却不过刚刚开始,西北的王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二、三十年不能见功,这是华夏的千秋大业,遍顾天下,除了季翁,我还能托付给谁呢?

看到这儿,左宗棠犹如吃了人参果,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了。

至于该如何“王化”,推行“通用语”之外,关卓凡另有九款建议,条分缕析,狮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左宗棠的回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其中一句,黄钟大吕,后世流传:

何须东望酒泉郡,此生不入玉门关。

(第九卷《黄金时代》完结,明天开更第十卷《天道好还》。另,狮子拜求保底月票一张,谢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