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零六章 尖端兵器

乱清 第一零六章 尖端兵器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并没有和“美利坚访华代表团”一同出京,为了那件“有趣的东西”,他提前两天到了天津。随行的美国人,只有山度士一位。

小站军营门口。

“人呢?”

这是下车伊始,彼此行过了军礼,关卓凡对出营迎接他的华尔、张勇、福瑞斯特等人说的第一句话。

华尔愣了一愣,反应过来了:“在靶场。”

“好,去靶场。”

好家伙,这么干脆,营区都不进,水都不喝一口?

华尔命卫兵先行快马赶赴靶场,通知相关人等王爷要过来视察了。

张勇在一边眉飞色舞:“王爷,东西真是好东西!只是……”

“只是什么?”

“我们争了十几天,”张勇嘿嘿一笑,“到了后来,个个都脸红脖子粗了,可还是拿不准,到底该怎么……摆它?”

摆它?

这话似乎没头没尾,但关卓凡晓得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不着急,凡事总是愈辨愈明白的——先看看东西究竟好在哪里?”

一行人怒马如龙,来到了靶场。

靶场入口,“相关人等”已经在恭候了,其中,有三四个身着猎装的洋人。

山度士偏过身子,对关卓凡说了句什么。关卓凡点了点头,第一个跳下马来,大踏步走了过去,还差着几步路,手已经伸了出来:“加特林先生,咱们总算见面了。”

理查.乔登.加特林赶忙迎了上来,先是深深一躬。直起身来。才握住关卓凡的手:“亲王殿下。能够为您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

理查.乔登.加特林,加特林机枪的发明者。

*

前文有过交代,关卓凡在美国的时候,向理查.乔登.加特林买下了他的“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的专利,并承诺,提供后续研发、改进的资金,不设上限。另外。还约定,将聘请他负责日后定型了的“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的制造、生产。

加特林无法拒绝关卓凡提出的价格和条件。同时,和克里斯托弗.斯潘塞一样,加特林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公爵大人的“知遇”,亦有久旱逢甘霖之感。事实上,他的这种感觉,比斯潘塞还要强烈。

斯潘塞在推销他的“斯潘塞连珠枪”的过程中,虽然屡遭冷眼、白眼,但“斯潘塞连珠枪”怪是怪,好歹还是一支“枪”。勉强还在世人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可加特林先生,您究竟能不能够讲清楚。“连用速射武器”……到底是个什么鬼东东?加特林感觉到,在一个又一个游说对象的眼中,自己就是一个笑话、一个怪物。

并不好全怪人家没眼光,事实上,加特林自己也确实说不清楚,他的“连用速射武器”到底是什么——枪,还是炮?

事实上,在排队枪毙时代,加特林的设计思路太超前了,当时的战术体系,根本没有机枪的任何位置。只有等到前膛枪转为后膛枪,散兵战术出现了,机枪的火力压制和支援的概念,才有实质的意义。

就在加特林对美国的市场已基本绝望、打算到欧洲去碰碰运气的时候,山度士衔关卓凡之命出现了。

关卓凡之所以要将“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的专利买下来,是因为加特林申报的专利极具排他性:

这个专利中有两点声明,一个是“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一个是“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

这就使得,以后所有与加特林机枪相似的设计都不能再获得专利了。

这是马克沁机枪问世之前,数十年间,再没有其他类似的机枪被“发明”出来的最重要原因。在专利权问题上,洋鬼子——特别是“先发”的英、法——还真是算规矩的,不大随便山寨人家的东西。

至于马克沁机枪,以自身火药燃气为动力,和加特林机枪的外力机械驱动,设计思路已经完完全全不同了。

关卓凡打的如意算盘是,只要他不对外宣传、售卖“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人、法国人就没有机枪可用,特别是法国人——最起码,在老子跟你打过冤家之前,你没有机枪可用。

英国人呢,嗯,也会在祖鲁人、布尔人那里吃更多的苦头,我也许会更早一点观赏到日不落帝国的美丽夕阳。

当然啦,美国是“血盟”,如果有兴趣,我是可以卖几支给你们的——拿去打印第安人罢!不过,既然加特林先生不再继续推销他的“连用速射武器”了,我很怀疑,美国人是否会如原时空那样,按时按点,对这种非枪非炮的“鬼东东”,发生足够的兴趣?

如此一来,关卓凡就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西洋列强保持一定的武器代差优势。碾压神马的当然谈不上,但未来彼此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己方胜利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这是一条釜底抽薪的绝妙好计。

我有多少小秘密?——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

加特林是次来到中国,属于“汇报演出”性质。他以及他的研发团队,紧跟着“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到埠日期,相差不过三、四天。他并不是“访华代表团”的成员,没有进京,而是待在天津小站军营,和轩军诸将及技术人员一起,用带来的样枪,做一系列的演示、试验。

好吧,我们来看看“演出效果”如何?

第一眼看过去,就颇出关卓凡的意料。

三架不同型号的“加特林连用速射武器”,一字排开。

这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尖端、最新锐的三件兵器了。

中间那架,是关卓凡印象中的加特林机枪的样子:六根长长的枪管围成一圈,枪身架在双轮车子上面,膛体上方,高高地插着一支细长的弹夹。

右边那架,也架在双轮车子上,但枪管并不裸露,一眼看去,就是一门火炮的样子。仔细再看,“炮口”上,十个小小的圆洞围成一圈——哟,这架加特林,居然有十支枪管!

关卓凡略略一想就明白了:这架算是六支枪管的那架的“加强版”,除了多了四支枪管,并无本质不同,只是在枪管外,套上了一个金属圆筒。

不过,除了多了四支枪管和一个“枪筒”,还是另有一个不同之处的——弹夹不同。

“十枪管版”的弹夹,是一个巨大的圆柱体,关卓凡估计,大约得两个人合力,才能够正常装卸。靠近了细看,他看明白了,这个弹夹,其实也算是“六枪管版”所用的细长弹夹的“加强版”:圆柱体中,十来个类似的细长弹夹围成一圈——只是长度缩短了一半左右。

就是说,这种圆柱体弹夹的容弹量,大约是一个普通长弹夹的五、六倍。

左边那架,不是架在双轮车子上,而是架在一个大大的三脚架上,形状和“十枪管版”仿佛,可是,枪身的长度,却足足短了一半。

枪管是六只。

膛体上方插着的弹夹,亦不同于其他两架:扁圆形,中央有一个洞,远看就像一枚大大的铜钱。或者——嗯,有一点像老式电影放映机的胶片盒。

当然啦,“老式不老式”的,是相对于关卓凡来说的,这个时代,正儿八经的电影,还没被发明出来呢。

关卓凡的印象中,加特林机枪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笨重”,必须架在车子上,不然难以转动,行军的时候,更加要依靠畜力牵引——和一门小炮无异。

眼前这架“微缩版”加特林,若将弹夹、枪身、支架拆了开来,则三者的重量,都是一个成年男性可以担负的。一个四到五人的班组——需要多一两个人,以携带更多的弹夹——就可以徒步背负一架加特林行军了!

这对于更大范围、更高效率地运用加特林机枪,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嗯,当初收购专利的时候,提出过的“减轻‘连用速射武器’的重量”的要求,加特林居然做到了,不错,不错。

(小提示:明天两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