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章 荣安公主的心思

乱清 第二十章 荣安公主的心思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丽贵太妃和荣安公主住东六宫的永和宫。∑UU小说,uu234永和宫就在母后皇太后的钟粹宫的斜对面。这是母后皇太后的特别安排,意在住得近一些,照应起她们母女俩比较方便。

宫里的消息走的最快,隆宗门那边儿的仪典结束了没多久,也就一炷香的光景,关贝勒晋轩郡王的消息,便传到了永和宫。

这个时候,刚刚开始传午膳。

丽贵太妃的脸上,放出异样的神彩来。

荣安公主从侧面看过去,母亲润玉般的面庞,散发着一层淡淡的光辉,从额头到下颌,那根柔和的脸部线条,隐隐约约变成了透明似的。

她不由看的痴了:额娘生的真正是俊!

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比长春宫的那一位,生的还俊!

自从皇阿玛龙驭上宾,一连好几年,额娘的脸上,都看不见这般的神情光彩了。

丽贵太妃转过头来,脸上笑意盈盈:“你发什么呆呢?”

“……额娘,你真是好看!”

丽贵太妃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仔细端详着女儿:“我的丽妞儿生的才叫好看呢——唉,有的人就是这么好福气!”

荣安公主的小脸儿,“刷”的一下就红了。她低下头,小口地扒着饭,不吭声了。

她晓得额娘口中“有的人”指的是谁,也晓得,额娘为什么会如此高兴。

“有的人”晋了郡王,就该指婚了。大清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一位王爷。二十六岁了。还未娶福晋的。

她的心儿怦怦地跳了起来。

几个月前。她就知道,皇额娘——就是母后皇太后——想把自己指给那个叫关卓凡的。皇额娘几次到永和宫来,和额娘两个摒人密谈——连她也得远远儿地避开,商议的,应该就是这件事情。

自己早早儿地就封了和硕公主,似乎就和这个有关系。

当然,皇额娘也好,额娘也好。都不会直接跟她说这个事儿。但是,这种事儿,在宫里这种地方,怎么可能真正瞒得住人?别人不说,单她的贴身侍女翠儿,就搬了无数的小道消息来给她听。

在宫里边儿,关卓凡其人的形象,特别是出于宫女、太监之嘴,简直就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个三头六臂的神仙:打长毛。打捻子,打回子。打西洋人,打东洋人,遍天下打过去,就没有他打不平的地方。似乎,整个大清都是靠了他才打平了的!

他这么能打仗,是不是那种豹眼环睛、虬髯如戟、一张嘴就震得你耳朵嗡嗡响的形容呢?

不是。

宫里边儿,见过关卓凡的人可不算少,大伙儿都说,关贝勒个子高高的,生的很俊,模样斯文得很,说话也特别和气,看上去,就是个翰林相公的模样,不知道的话,可想不到竟是位万马千军、斩头沥血的大将军!

还有,拿翠儿的话来说:“关贝勒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学问大得很!听说,他的学问,就连倭中堂、文大人他们都是顶佩服的!”

是啊,学问不大,怎么能做皇帝的师傅?

“还有,关贝勒会说洋话!那个美利坚的将军,觐见咱们的皇太后,就是关贝勒带的班,做的通译!叽里咕噜的,哎哟,溜极了!”

翠儿啧啧称赞:“没听说关贝勒进过学啊,他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学问呢?真是天……哎,真正是‘能者无所不能’!”

荣安公主听的心神荡漾:这,不就是地道的“儒将”吗?

每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都会对自己未来的夫婿,有无穷的想象,贵如公主亦不例外。可是,对于公主来说,这个想象空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清朝的额驸,地位高的、本事大的,是很少见的,“尚主”的,大多是中层的宗爵子弟。到了清末,这个层面的旗下子弟,是群什么样的货色,大伙儿都是晓得的:一帮地道的纨绔,走鸡遛狗侃大山,吃喝嫖赌抽大烟,从头到脚,一身恶习,正经本事却丁点儿没有,嫁了过去,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清朝公主的婚姻生活,大多不如意。这一方面,是因为严格的、不近人情的皇家规范的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们的夫婿,实在少有争气者。

清朝的公主、格格,大多寿促,这和她们不幸福的婚姻,有很大的关系。

像关卓凡这样子的夫婿,稀罕的程度,已经不能叫“万里挑一”,也不能叫“打着灯笼找不到”,根本就是全天下独一份!自己若嫁了过去,何止是“终身有靠”?真正是这一辈子每天早上都会笑着醒过来!

小姑娘的心儿,从这个消息出来的第一天起,就高高地提了起来。

这个关卓凡唯一的毛病,就是姨太太多了一点儿。

不过,拿丽贵太妃的话来说:“他一个年青精壮的男人,又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收几个女人,放在房里,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个话,不是直接对着女儿说的,却是当着女儿的面说的,荣安公主晓得:额娘这话,其实就是说给她听的。

听到“年青精壮”四个字,小姑娘的脸儿,当时就莫名地红了。不过,她听得出额娘这话的重点:你不要嫉妒。

丽贵太妃其实是多虑了。这种事情上面,女儿其实随她,年纪虽小,但心里边放的下,眼睛里看的开,是那种典型的“不嫉妒”的类型。

“他”奉圣母皇太后从天津回銮北京后,指婚这个事儿,两宫皇太后议计过了一轮,就算定了下来。

丽贵太妃的容颜,就是从那时候起,重新变得光彩照人。

但是,荣安公主刚刚放下的心儿,却又提了起来:怎么,一同嫁过去的,还有六叔家的敦妞儿?

她倒不是嫉妒,也理解这是不得已求其次的一个安排:“西边的”想把敦妞儿嫁给关卓凡,“东边的”想把丽妞儿嫁给关卓凡,这个事儿,两位皇额娘如果不能相互妥协,可就“一拍两散”了。

说的难听一点——这是翠儿的话——叫做:“打翻狗食盆,大家吃不得。”

她是担心,两位正福晋,朝抬头,晚见面,这个关系,可怎么处?

不过,这个担心,很快便打消了。

额娘说,你皇额娘说了,成亲之后,分府别居,就是说,你和敦妞儿,一人一座公主府。他自个儿,自然还有他自个儿的郡王府。还有,他上边儿没有老人,你们两个媳妇,不需要奉养公婆,不是逢年过节的大日子,彼此见面的机会是有限的。

男子娶两位正妻,也不是多稀罕的事情,“尚主”的情形固然特殊,但礼部自会拟出相应的仪制规例,不需要你们太操心。

虽然,公主和额驸不住在一起,但荣安公主和丽贵太妃彼此默喻:内务府绝不敢拿那些奇奇怪怪的规矩来约束关卓凡,嫁给他,过的一定是正常人家的夫妻生活。

这,是嫁给他的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似乎不能有比这个更好的安排了。

“不能有”?

千想不着,万料不到,就是有!

母后皇太后对丽贵太妃说,丽妞儿出了阁,虽然我不舍得你走,可是——你就跟了丽妞儿去吧,不用再在宫里边儿守空房子了!

额娘的眼泪立时就流了下来,当即跪倒,一边儿哭,一边儿给皇额娘谢恩,惹得皇额娘也陪着她一起哭。

荣安公主一天比一天盼着自己出阁的日子。

可是,这个日子是没准的,连母后皇太后也说不好,说是得看“他”的意思——“他”讲究西学,以为女子圆房,不能过于年幼,不然不利生产。

什么“圆房”、“生产”,听得荣安公主面红耳赤。可是,小姑娘心里边儿大不服气:我都十四岁了,怎么还能叫“年幼”?

这么等下去,等到什么年纪,才算“不年幼”?

如此患得患失,终于等来了“他”封王的消息。

这下子好了,封了王,再没有不娶福晋的道理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