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章 腾腾位子

乱清 第一章 腾腾位子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谁都没有想到——包括踌躇满志的关卓凡——年关岁晚,直隶境内,近畿之地,出了个天大的乱子。

一个叫做张六的盐枭,沧州人,在年二十八那天,突然起事,以盐民为主力,裹挟数千之众,从沧州一路向北,过霸州,抵固安,直逼京畿之地。

大伙儿刚刚从两个泼天大案中醒过味儿来,一方面盯着新鲜出炉的枢府,猛打自个儿的小主意;一方面正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呢——哪儿能料到这一出?!

直隶总督衙门一早就封了印,这下子手忙脚乱,刘长佑紧急视事,飞檄调集各镇绿营阻截。但事出仓促,各镇混头胀脑,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败于沧州,再败于霸州,眼睁睁看着乱民长驱而北,过了保定,直扑近畿的固安。

说明一下,直隶的绿营,尚未由轩军整编。关卓凡原先的计划,各省之中,直隶绿营的整编,要放到最后一个。

丰台大营右提督吴建瀛部奉命出动,一路急行军,在固安城下截住了乱民。乱民一战大溃,掉头南逃,又于大清河北岸,被自天津大本营西出的轩军姜德部截住。

逃到大清河的乱民尚有两千余人,不少人有心投降,但吴、姜二将,收到关卓凡密令:不准受降。结果吴、姜二部南北夹击,两千乱民,屠戮无遗。大清河血水染红,为之滞流。张六重伤被擒,枷送北京,凌迟处死。

这场大乱子。倏起倏灭。可留下的首尾。就“一匹布那么长”了。

前文说过,英翰给关卓凡发电报,说他整顿安徽盐务,致招李世忠之忌恨——这是英翰吹牛;但张六之乱,却实实在在,是因刘长佑整顿长芦盐法而起。

长芦是沧州的一个镇子,前明在此设“都转运盐使司”,前冠以“长芦”之名。统管直隶全境的盐务。到了清朝,盐转运使移驻天津,不过,“长芦”的名号不变。

长芦盐场分布在直隶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至山海关,绵延数百里,合盐田两百余万亩,乃是中国最大的盐场之一。

盐是国计民生之要害,盐务之流弊。曷胜言哉?刘长佑是个实心任事的,认为大乱已平。应该着手整顿盐法了。他自认小心谨慎,没有操之过切,怎么想的到,捅出了这么个天大的篓子?

这个年,没人能过得好了,包括紫禁城内的两宫皇太后。

收到首逆就擒、余贼尽数轸灭的报捷折子,两个女人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唉,还是亏了他!”

母后皇太后听圣母皇太后“讲”过了奏折,不由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心口,舒了口气,满面笑容地说道。

这个“他”是谁,不言可喻。

慈禧却皱起了眉头:“这样子可不行啊!”

慈安愕然:“什么不行?”

慈禧点了点折子,说道:“姐姐你看,直隶那帮子绿营,都不晓得干什么吃的!张六也不是什么真正了不起的大贼,居然一败再败,死活拦不住人家!轩军是野战部队,难道杀什么鸡都要用这把宰牛刀?中国这么大,轩军就算三头六臂,忙得过来吗?”

慈安想了一想,说道:“你说得对。不过,绿营也有打得好的,山东的绿营就不错啊——我记得,那个什么……黄什么山‘教案’,不就是山东绿营自个儿打的吗?”

“是‘黄崖山教案’——山东的绿营改编过了,直隶的绿营还没有改编。”

“啊!怪不得,那可得赶快了!”

“赶快”,当然是要“赶快改编直隶的绿营”。

“这个事儿,我问过他,他说,按照原拟好的章程,直隶的绿营,是放到最后一个改编的。”

慈安又愕然了:“那是为什么呢?”

“说是什么‘京畿重地,须谨慎行事’——其实,不过是避忌罢了。”

“唉,这个人……真是的!跟咱们姐俩儿,他有什么好避忌的?难道,咱俩还信不过他?”

“正是!可得好好儿的说他两句,叫他先办了直隶绿营的改编!不然,再出点儿什么幺蛾子,觉都睡不好!”

“是。不过,你的话也别太重了。”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姐姐放心,他顶得住的。”

随即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拿刘长佑怎么办呢?”

激起变乱于先,应对无方于后,是必定要给处分的。

这可就难住慈安了。

过了一小会儿,慈安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这个仗,好像……杀得很厉害的样子?”

慈禧微微一愣,随即惊异地看了慈安一眼:哟,你别说,这个姐姐看着笨笨的,这句话听起来没头没脑的——可是却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慈禧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死无孑类!这个不像黄崖山教案——那个是人家不肯投降,这一次,是咱们不受降!我晓得他的意思:杀怕这帮盐狗子!他和下边儿的人,是铁了心肠,要整顿盐务了!”

慈安脸上露出不忍的神色,过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唉,办个事儿,也真是不容易。”

慈禧却是神色平静,说道:“这叫‘霹雳手段,菩萨心肠’!这一次死的人多点儿,以后就不用死人了——通前彻后算起来,还是少死了人的。”

这个大篓子是整顿盐务捅出来的,整顿盐务又是朝廷既定的章程,如此一来,肯定就不好重处刘长佑了。

慈安摇了摇头,说道:“我可想不出来该怎么办了。”

慈禧也摇了摇头,说道:“我也说不好——还是先跟他商量一下再说吧。”

*

两宫皇太后觉得为难的事儿,于关卓凡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天赐良机。

关卓凡一早就想把刘长佑从直隶总督的位子上搬开了。

刘长佑实心任事,清廉自守,和关卓凡个人的关系也不错。不过,他偏于保守,对洋务的兴趣十分有限。关卓凡推行洋务的思路,已经由独重沿海、回避京城,变为“改换头脑”了。直隶乃天子脚下,“改换头脑”能否成功,直隶总督的配合是很关键的,这个意义上,刘长佑不是直隶总督的最佳人选。

此其一。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关卓凡要刘长佑给一个人腾腾位子。

谁呢?曾国藩。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