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零六章 军调处

乱清 第一零六章 军调处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离开官港行宫的时候,已是亥正一刻了。

不过,时辰虽晚,关贝勒却是面色红润,一派神清气爽的样子。

这一来,是贝勒爷“奉圣母皇太后懿旨”,在太后寝室那个大大的白瓷浴缸里,好好地泡了个澡——说到沐浴之乐,小站军营那个糙地儿,和这座重金打造的行宫,还真是没法子比。

这二来,就是关贝勒和圣母皇太后两位,于那大浴缸里里外外,波光荡漾,浪花飞溅,很做了些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至于具体是哪些“事情”如此有益身心健康,这一次狮子未曾觑得亲切,就不胡乱杜撰了。

咳咳,有些事,说多了,影响不好。

一出门,冷风扑面,立时在肌肤表面扫起一层微栗。关卓凡仰望星空,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觉得五脏六腑都清爽透了。心里想道:介是奇怪啊,某些人做完某些事情,只想转身蒙头呼呼大睡;老子做完这些事情,却必然神采焕发,咋回事涅?

回到小站军营,不过亥正三刻。

进屋之后,勤务兵给爵帅泡了一杯浓浓的热咖啡,关卓凡刚刚喝了一口,图林就匆匆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公文袋,说道:“爷,北京的密电,刚刚到的。”

关卓凡接过来,见公文袋封缄严实的开口处,贴着一张“绝密”的小纸条,眉尖不由微微一挑。

撕开公文袋,取出电报;又开了保险箱,取出密码本。两相对照。看着看着。关卓凡的眉头皱起来了。

看完了。他抬起头,静静地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转过头来,对图林说道:“给北京回电:启动‘红色响应’。”

“嗻!”

*

回电发到了“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

轩军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大致有这么几块:

第一块,是驻扎在北京城外西南郊丰台的吴建瀛部。不过,在名义编制上,吴建瀛部属丰台大营。虽然还是“轩军”,但已不算“松江军团”了。

第二块,是近卫团。从体制上来说,除步军统领衙门外,是不能有成建制的军队驻扎在北京内城的。因此,近卫团分成两个部分,大部分驻扎在距内城三里左右的城东的三里屯;另有一营五百兵,以关卓凡的“亲兵小队”的名义,驻扎内城。

这五百兵,又分成两块:一部一百人。就驻扎在柳条胡同,就近保卫贝勒府;一部四百人。驻朝阳门内大街。

近卫团在朝阳门内大街的驻地,原是步兵统领衙门巡捕左营的营房,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衙门也在附近。这儿距城南的柳条胡同,亦不算远。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是阿尔哈图,左营翼尉是蔡尔佳,关卓凡的两个拜把兄弟,最地道的“自己人”。

但是,再怎么“自己人”,体制攸关,关卓凡的“亲兵小队”,也不好公然占据步军统领衙门的营房。因此,对外,这儿挂了块牌子,叫做“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

不过,确实存在着“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这样一个机构,倒不纯是那四百近卫团的幌子。只是这个“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和近卫团不存在任何编制上的关系,两者完完全全是两个部门。虽然大伙儿也算“住在一起”,却有“一墙之隔”,相互之间,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互不干扰。

事实上,“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不但和轩军近卫团没有任何关系,和“松江军团总粮台”,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部门干的活儿,和“粮台”、后勤神马的,还是扯不上任何关系。

在轩军内部,“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另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北京站”。

在轩军内部,“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通常被简称为“军调处”——这个名字,即便是华尔和张勇听到了,心里面也要微微打鼓的。

说到这儿,再想一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著名的名称相似的机构,书友们大致能够猜到这个部门是干什么活儿的了。没错,“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这是轩军新近设立的特务情报机构。

关卓凡是到了美国后才开始接触近现代意义上的特务情报工作的。

奇克莫加战役后,罗斯克兰斯被免职,关卓凡接任田纳西战区司令,大力整顿、加强战区情报工作,很快便见成效。

关卓凡不是情报工作的专才,但田纳西战区的情报部门,原来自有制度和人才,只是罗斯克兰斯一直不予重视,才逐渐变得粗疏荒废。关卓凡改弦更张,任人得宜,增加资源,情报工作自然迅速重焕生机。

关卓凡升任西部战区联席司令之后,和谢尔曼做了一个分工,西部战区的情报工作由关卓凡主抓。

有了田纳西战区的经验,西部战区的情报工作,关卓凡愈加重视,做的也愈加出色。

他除了派出自己的探子以外,更重要的是“破除偏见”,依靠南方逃奴,和对邦联政府不满的南方贫苦白人,大力收集邦联的军事、地理、民生各种情报。南下之时,北军身为客军,却已对南军的种种军事布置,包括相关的山川地理,了若指掌。

非但如此,关卓凡还成功地勾连了一批亲联邦政府的南方游击队——其中有一两支可说是由他亲手组建,替北军刺探军情、当带路党、袭击邦联政府和军队。

这些工作,大收其效。比如南下亚特兰大第一战——多尔顿战役,北军关卓凡麾下福瑞斯特部,神不知鬼不觉,渡过河谷浅滩,奇袭斯内克加普,从侧后方攻破南军防线。那条秘密的进军路线,就是由逃亡黑奴提供,然后由北军的情报人员和南方亲联邦的游击队共同勘测确定的。

又比如,在“起底”雅克琳和解救米娅父母的过程中,佐治亚州当地一支由北军特务参与组建的南方**游击队,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的两位主要负责人之一、马丁.马丁内兹——没弄错:这位老兄的名、姓,都有个“马丁”——就是出身这支游击队。萨凡纳战役后,他正式加入北军情报部门,投在了关卓凡的麾下。

马丁内兹是那种最典型的南方贫苦白人,仇恨自己的奴隶主政府,过于北方主张废奴的同胞:老子本就一贫如洗,还被逼自带干粮、武器,替你们这帮奴隶主老爷打仗,保卫你们压榨黑鬼的权力——请问打赢了,老子有一毛钱的好处吗?

老子有半个奴隶吗?自己都喂不饱呢!还有,如果仗打赢了,奴隶制得以保存,在劳动力市场上,老子怎么和那些低廉甚至免费的奴隶竞争?!

这些道理,有的是自个儿想出来的,有的是北军的特务散播的,马丁内兹略一深想:妈的,果断**!

这个半途辍学的年轻人,在他那个阶层中,算是个少有的能够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语言天才——和中国人在一起混了半年,就能够用汉语和自己的中国同事交流了。如今,一张嘴,便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当然,听起来,还略觉怪异,但四声准确、不打结巴、十分流利。

内战结束,美**人大多要复原,马丁内兹除了领过几个月的军饷,兜里没有任何存款,家里没有任何土地。关总司令招兵买马,他想也不想,就跟着轩军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小马是一门心思从此长做瓷器人,再也不回自己那个贫穷的、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的佐治亚州家乡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