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零一章 设谋

乱清 第一零一章 设谋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说先帝的头上“绿油油”,这个话,接近“大逆不道”了。只是不晓得是德兴阿的原话,还是惇王自己的发挥?

宝鋆不能置一辞,只好继续保持沉默。

惇王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我对德兴阿说,这是何等样事?你小子如果敢污人清白,我先切了你的舌头,打断你的腿子!谁不知道你和关三争那个姓吕的女人,争不过人家,吃了大亏?这些话,怕不是你编出来,要关三的好看的吧?”

“德兴阿跟我赌咒发誓,说确实是他听人说的。真假当然他也不知道,可真不是他编出来的。嗯,德兴阿这小子是从我门下出去的,在我面前,似乎没有说过什么假话——量他也不敢!嘿嘿,这可就有点奇怪了!”

说到这儿,惇王的身子向后微微一靠,含笑说道:“怎么样?佩蘅,这些个话头,你那儿听说过一点子没有?”

这是很重要的一问。如果宝鋆说“什么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话题,就会到此为止,惇王也不会再说下去了。

宝鋆一笑,说道:“也有耳闻。但是……齐东野语,不敢当真。”

惇王笑骂道:“娘的,又跟我掉书包!”

顿了一顿,说道:“也是,男人和女人的那点破事儿,谁他妈说得清楚?不过,被人家在背后戳脊梁骨,到底不大好!我想,如果有人能给他们两位,稍稍提一提这事,略加提醒。这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人对己,不是更好吗?”

“提一提这事”——当着“西边的”和关卓凡的面?!我操,谁敢?谁能?

还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话,从惇王口中说出来,略有违和之感啊。

这个五爷。到底想做什么呢?

惇王好像知道宝鋆在想什么,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这个话,我去说当然不行,你去说,大约也不成。我想,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人,能说这个话。”

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宝鋆的脑海,他晓得惇王要做什么了!

“王爷的意思。这个人,是……‘东边的’?”

惇王格格一笑。说道:“着啊!‘东边的’是姐姐,姐姐说妹妹两句,那不是天经地义?就算姐姐的话说错了,做妹妹的,也不好说什么吧?”

什么“稍稍提一提这事,略加提醒”,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然都是伪饰之词——“西边的”是什么人?关卓凡又是什么人?这种事情,当着这两位的面,装傻还来不及,倒要“三口六面”,“讲清讲楚”?那不是自个儿把头往老虎嘴里伸,逼着人家来灭你的口吗?!

“东边的”向来予人不大聪明的印象,不过,是不是天真幼稚到了这个程度,实在难说。

但是,宝鋆心里明镜似的,惇王此议的重点,不在真要“东边的”去向“西边的”苦口婆心,而是要让“东边的”知道这件事情——“西边的”和关卓凡有染!要在她的心里,打进这根楔子!

以宝鋆对母后皇太后的了解,慈安虽然秉性淳厚,但对这一类事情,绝不可能持 “男人和女人的那点破事儿,谁他妈说得清楚”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她必然深受震动,甚至惊骇莫名,进而极大地改变她对“西边的”和关卓凡两人的信任。

关卓凡的权力,来源于两宫皇太后、尤其是“西边的”那位,对他的眷宠之专;而“西边的”那位的权威,又来源于“东边的”几乎无条件的信任、支持。就是说,权力的源头,说到底是在“东边的”身上。如果来自母后皇太后的信任一旦丧失,“西边的”连带着关卓凡,权力基础,都会大大动摇。

就算不能因此而搬倒关卓凡,但“上头”的裂隙一旦产生,必然大有可乘之机。“东边的”既不再信任“西边的”和关卓凡,那么,除了恭王,她就无可依靠了!恭系势力趁势复起,就是顺理成章是事情,自己的前程,就重新牢靠了!

惇王的这一招,实在是狠,也实在是高!

宝鋆心里暗自惊叹:以前,实在是小看了这位“荒唐王爷”!其实,这一招,说起来一点也不复杂,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就看你敢不敢往这上面想罢了!这个惇王,就敢往这方面想!

宝鋆心头火热,表面上却尽量保持平静,说道:“王爷爱人以德,宅心仁厚!只不过,这个事,该怎么……向母后皇太后进言呢?”

惇王狡黠地一笑,说道:“咱们这边,这种事情,脑子没有谁比你更好用的了,你倒说说看,该怎么办?”

这么快就“咱们这边”了?

还有,什么叫“这种事情,脑子没有谁比你更好用的了”?妈的,难道老子是专门干“湿活”的?

宝鋆皱起眉头,装作思索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微微摇头苦笑:“王爷可是太抬举我了。我只晓得,这个事情,宝鋆人微言轻,是没资格向母后皇太后进言的。”

惇王哈哈大笑:“娘的,你倒撇得干净!怎么,你说不得,我就说得?‘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个道理,咱们懂,‘东边的’就算脑筋不大灵光,大约也懂!”

宝鋆微笑说道:“王爷说的是!所以——请王爷教我!”

惇王“哼”了一声,说道:“谁都说不得!谁说了,‘东边的’都难免问一句:你是听谁说的呀?嘿嘿,怎么回答呀?”

那么——

惇王喝了口酒,慢条斯理地说道:“但是,如果北京城里面,冒出了几张无头揭帖,上面的话,颇涉圣德——如此一来,咱们做臣子的,怎么敢隐匿不报?”

语气平缓,但脸上隐隐露出一丝狰狞。

就是说,报上去的,是“出现了颇涉圣德的揭贴”这个事,而不是揭贴上“颇涉圣德”的话。但是,“东边的”既然知道了揭贴上的话“颇涉圣德”,就不可能不追问:到底是些什么话?

这样,“东边的”既晓得了“西边的”和关卓凡有染的“传言”,上报者又不必回答“你是从哪儿听来的”这种问题。要做的,只是破案而已。

当然,案子是一定破不了的。

英雄所见略同啊。

关键是,这段时间,“西边的”和关卓凡两个,都在天津,宫里边就“东边的”一个人,正好“下手”——这真是再也不会有的天赐良机!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些事情,还是要提一提惇王。

宝鋆沉吟了一下,说道:“王爷说的极是!这确实是臣子份内所为。不过,这个事儿报上去之后,母后皇太后是要交待下来,破案拿人的。嗯,步军统领衙门那班人,对此大约会十分起劲。”

惇王说道:“不需多虑!我手下的人——”

说到这里,一笑打住,改口说道:“我是说,步军统领衙门,前、后、左、右、中,五营各管一片,关三在步军统领衙门的势力虽大,也不见得就到了包圆儿了的地步!”

前面那句话,无非是说,他手下奇能异士之人甚多,高来高去,贴几张揭帖,断不会被人发现——宝鋆是办洋务的,对惇王这套玩意儿,实在不能完全放心;不过,后面那几句话,说的倒是颇有道理:选择一个“自己人”负责的片区落手就是了。

宝鋆又沉吟了一下,说道:“男女有私这种事情,只能尽力遮盖的,哪能到处张扬?母后皇太后若一定要‘限期破案’,军机处自然要进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祥和为政之道。”

惇王哈哈大笑:“就是这么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