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九章 清华园内

乱清 第九十九章 清华园内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就在圣母皇太后大开脑洞,为自己和关卓凡筹划“美好未来”的时候,北京城里,也有人为他俩的关系,大操其心。

“有人”——颇有其人,其中的主角,一共两位,一位是惇王,一位是宝鋆。

军机下值之后,宝鋆一出宫,即登车赴惇王之约。

请客的帖子,昨儿就送到了宝鋆的府上。这是很稀罕的情形。以惇王的粗率,又是招呼旗下的官员,极少这般郑重其事。以往类似情形,大多只是派侍卫打个招呼罢了。以其亲王之尊和宣宗五子、皇帝长叔的身份,谁得了招呼,都要按时准点,颠颠儿地跑过去。

宝鋆的车子,不往东边的朝阳门内大街烧酒胡同的惇亲王府而去,而是往西,自西直门出了内城,直奔城西惇王的家园——清华园。

这个清华园,说起来大有来头。原本是康熙年间,圣祖第三子诚亲王胤祉的赐园,当时叫做“熙春园”。胤祉在世宗手上得罪之后,园子转赐给了他俩的十六弟庄亲王胤禄。胤禄又在高宗手上得罪,园子就收归皇室,乾隆、嘉庆两朝,都是皇家御苑。

道光二年,宣宗将熙春园一分为二,东名涵德,西名春泽,分赐三弟惇亲王绵恺、四弟瑞亲王绵忻。这不是宣宗特别慷慨,实在是嘉庆、道光以来,朝廷财源日绌,维护“三山五园”都成问题,更加顾不上熙春园这类不大不小的园子了,将其分赐亲贵,其实有转嫁成本。请大伙儿“一块儿分担分担”的意思。

绵恺无嗣。宣宗做主。把自己的五子奕誴,过继给了三弟。奕誴袭了惇王的爵位,自然也继承了这处已经由“涵德”复名“熙春”的园子。文宗登基之后,为五弟御笔亲书“清华园”匾额,“熙春园”便正式更名为“清华园”。

原时空,后世的清华大学,就是在这处园址上建立起来的,并因此而得名。

宝鋆的车子停了下来。惇王府清华园的管家,叫做立海的,已经在园门口等候了。他快步上前,亲手掀开了车帘。宝鋆下了车,立海打了个极“边式”的千儿,满面堆笑地说道:“奴才给宝大人请安!”

朝阳门内大街烧酒胡同的惇王府,宝鋆是去过的,清华园却是第一次来。惇王府和清华园,各有各的管家,因此这个立海。宝鋆是第一次见。

宝鋆随手递过一个小小的布包,说道:“这是我昨儿同人吃酒。赢的十来个金瓜子儿,贵纲纪拿去,给家里的打副头面!”

立海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又打了个漂亮的千儿,起身后双手接过,口中说道:“奴才替奴才的女人谢宝大人的赏!‘贵纲纪’三字,奴才万万当不起,大人就叫我‘立海’好了。大人这边请,王爷正在古月堂候着大人。”

古月堂自成院落,是惇王在清华园的书房。刚进垂花门,便见到惇王光着头,大冷的天儿,薄薄的一件棉袍外,就罩着件狐皮出锋的坎肩,大咧咧地站在檐下,一只手背着,一只手转着两个铁核桃,“哗啦啦”直响。走进了细看,坎肩领口的一粒纽扣,居然是松开着的。

宝鋆趋步而前,跪下行礼。

惇王说道:“起来起来,哪儿来的这么多穷讲究?也不嫌地上凉?”

宝鋆到底行足了“国礼”,站起身来,笑嘻嘻地说道:“王爷好福气啊!”

惇王笑骂道:“张嘴就来这一套!我福个鸟气啊?”

宝鋆说道:“王爷红光满面,这个园子,又是洞天福地,王爷在此纳福,这福人、福地,不是福气?”

惇王呵呵大笑:“左一个‘福’,右一个‘福’,你这张嘴,很该赶去天桥说相声去!什么洞天福地,屁!这个园子,邪性!”

宝鋆愕然,说道:“瞧王爷这话,怎么说的呢?”

惇王说道:“这园子的来历,你不晓得?谁沾上谁倒霉!除了皇上,竟是谁也压不住!我给你掰扯掰扯:老诚亲王住进来,在世宗爷手里坏了事;老庄亲王住进来,在高宗爷手里坏了事。之后一百多年,一直做御苑,倒是啥事也没有,到了老惇亲王住进来,又坏了——嘿,生不出儿子,绝了后!只好我来给他当儿子!”

宝鋆心里嘀咕:这个“荒唐王爷”,说起话来,可真是百无禁忌、没遮没拦啊。

还有,他既然已经过继了,难道不是应该叫绵恺“阿玛”吗?

惇王见他脸色微异,格格一笑,说道:“现在轮到我了——就因为说错了一句话,从咸丰十一年开始,一直闲废到现在!这他妈不是‘谁沾上谁倒霉’?”

所谓“说错了一句话”,是说那一年——咸丰十一年,惇王和肃顺吃酒的时候,不知道是借酒盖脸,还是真喝大了,说了句“老六要造反”。幸好其时肃顺是真的喝醉了,这句话,酒醒之后就不记得了。不然,难保肃顺不会拿这个大做恭王的文章。

为了这句话,祺祥政变后,慈禧和恭王,就不肯给惇王派正经差事了,这就是惇王口中的“一直闲废到现在”。

这个事情,过于敏感,宝鋆和恭王,又是极亲密的关系,惇王的抱怨,可不好随便接口。他正在踌躇,惇王的笑容已经变得狡黠:“怎么样,宝佩蘅?进来这个园子,跟我呆在一起,怕不怕呀?”

宝鋆嘿嘿一笑,说道:“王爷洪福齐天,百邪全避!我跟着王爷混,就能够蹭王爷的福气——怕他个鸟啊?”

惇王微微一愣,随即放声大笑:“怕他个鸟——好!不信邪才能办大事!宝佩蘅是条汉子!”

说罢,在宝鋆肩上重重一拍,说道:“走,进屋去!”

宝鋆给他拍得一哆嗦,心想:早听说这位王爷好武,手劲儿还真是不小!

进了古月堂,换了便服,开上席来。

主菜是一只热气腾腾的涮羊肉火锅,配菜不过萝卜、酱菜之属。宝鋆的家厨,饮馔极精,甚于王侯,这样的一顿饭,于他来说,就算“粗粝”了。但他晓得,惇王素来不讲究饮馔,有时候,几个芝麻饼,二两烧刀子,就能打发一顿。这样的羊肉火锅,在惇王府,就叫“丰盛”了。

因此箸起箸落,毫不犹豫,装出一副大快朵颐的样子。

惇王含笑说道:“粗茶淡饭,也不晓得你吃不吃得惯?不过,老六和你们那一伙,整的那些个精致玩意儿,我也实在是弄不来!”

宝鋆叹了口气,说道:“王爷这么说,真是叫我脸红。说句实在话,讲到问询民瘼,观风纳谣,举朝朱紫,哪一个比得上王爷?就如六爷,同样的天潢贵胄,可洞晓阛阓情态、体味民间疾苦,就及不上王爷!——说到底,都是这个‘精致’害的!”

惇王愣了一愣,随即笑道:“娘的,你这书包掉的,我差点不晓得你在说啥!不过,总算几句公道话!”

宝鋆的话,不算吹捧。

惇王秉性粗疏,但有一样好处,同人打交道,对方地位愈低,他愈没有架子。夏天,常常着一件粗葛布短褂子,光着胳膊,摇着一把大蒲扇,在什刹海边一坐,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冬天,裹件老羊皮袄,去北京城酒馆中最低等的“大酒缸”,和扛苦力的挤在一起,把覆盖在酒缸上的木板当做酒桌,喝烧刀子,吃汤爆肚。

谁也想不到,身边这个貌不起眼、满口俗俚的汉子,居然会是一位亲王!

在这种场合,什么奇奇怪怪的新闻都听得到,因此,说到“问询民瘼,观风纳谣”,“洞晓阛阓情态、体味民间疾苦”,这“举朝朱紫”,还真没有人比得上他。

惇王大大的喝了口酒,脸色慢慢阴沉下来,说道:“就像你说的,现在‘上头’,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怎么讨好宗室,普通旗人的苦楚,她——哼,她们哪里晓得?”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