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八十二章 青眼有加

乱清 第八十二章 青眼有加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四个副师级将领一起入觐,花多眼乱,且在正厅内,也呆不上几句话的光景,仓促之间,彼此看不清爽,不是“相亲”的好路子。则关卓凡做这个安排的意思,必是要在师级以上的将领中选择了——除非没有合适的,退而求其次,再去副师级中寻。

那么,有没有合适的呢?

入觐的七位师级以上将领中,华尔和安德森已经婚娶,不用考虑;未婚的是张勇、福瑞斯特、白齐文、伊克桑、姜德。

这五个人中,两个洋鬼子首先出局——虽然他们已经入了籍,但关卓凡、慈禧和玉儿本人,都没有任何华夷联姻的意思。剩下三个中国人:张勇、伊克桑、姜德。但张勇已经订婚,应该亦不在其列。最后,只有伊克桑和姜德了。

轩军诸将中,慈禧自己最中意的,其实是吴建瀛和伊克桑两个。

美国查塔努加一役,吴建瀛兀立弹雨之中,身负极重的伤势,却最终奇迹生还。慈禧对之留有极深刻的印象,以为吴建瀛真正是“福将”一名,将自己的贴身侍女指给他,“意头”极好。而“意头”这种东东,是圣母皇太后极看重的。

另外,吴建瀛部驻丰台大营,拱卫京师,位处心腹肘腋,亦有多加笼络的必要,玉儿嫁给他,他就有变成真正的“自己人”的可能。

但这次“相亲”,吴建瀛连人都不在天津,关卓凡似乎也未为此做任何特别的安排,证明吴某人根本就没有进入关卓凡的“候选名单”。

至于伊克桑。慈禧中意他的原因很简单。还是那个:他是旗人。

玉儿既是旗人。也是圣母皇太后的人,指给伊克桑,锦上添花,不论对于培厚八旗的元气,还对伊克桑本人日后发展,都大有助益。而圣母皇太后由此将伊克桑收为自己的私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至少。比玉儿嫁一个汉人要容易得多。

玉儿的夫婿,既然要在轩军将领中选择,之前,慈禧已经打定主意由关卓凡做主,但关于伊克桑,她还是试探过关卓凡的口气的。不过,关卓凡这么说:“听说,伊克桑的家里正在给他说亲呢。”

“正在说亲”,不是虚言,伊克桑出身贫寒。发迹之后,来提亲的媒人早就踏破了门槛。但按理这个并不能影响什么——既然“正在说亲”。就是还没有说定,太后指婚,就完全没有问题。

事实上,圣母皇太后心想:就算说定了,又如何?

原时空,慈禧晚年的时候,做过这样一件事情:将荣禄的独生女儿,指给袭了醇亲王爵的载沣——就是溥仪他老爸,后来的摄政王。

荣禄是慈禧的第一号亲信,亦是当朝的第一号人物;载沣则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同时,于老佛爷,既是侄子,又是外甥。这桩婚事,外人来看,真是再门当户对没有了。

然而,载沣的生母、老醇王的侧福晋刘佳氏,却不能答应!

其时,老醇王的嫡福晋、也即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早已过世,刘佳氏便是醇王府的主母。这位主母跑去求慈禧“收回成命”,因为:载沣已经订了亲了!而且,男家已经“放了大定”——前文有过介绍,这于满洲人而言,相当于到民政局扯了证,就差摆酒了。

但慈禧指这个婚,是有重大政治图谋的。

第一,要笼络和庸酬荣禄。

第二,当时,列强对载沣这位皇帝的胞弟,颇假辞色,其中尤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起劲。其时,庚子之乱刚刚消停,洋人打的主意,是被幽禁的德宗,万一不讳,就赞成“兄终弟及”,拥护载沣继位。这样,国有长君,慈禧就不能再赖着垂帘“训政”了。

对于洋鬼子的险恶用心,老佛爷岂能不早为之备?她的对策,是用一个厉害的自己人,去“管住”载沣。这个“厉害的自己人”,就是荣禄的独生女儿。这一招,和吕氏的事情出来后,两宫皇太后想用一位公主去“管住”关卓凡,如出一辙。

第三,慈禧更进一步的谋划是,希望瓜尔佳氏和载沣能生个儿子——荣禄姓瓜尔佳,和关贝勒倒是本家——德宗或废或薨,就由这个小东西继位。如此,皇帝亲政之前,自己还有大把时间“训政”。而载沣是最没有本事主见的一个,给个“摄政王”的名义,拿来当傀儡使,好用不过。

既有此偌大图谋,又怎肯“收回成命”?

于是,荣禄的娇女,终于还是指给了载沣。载沣原先已成定局的婚事,被生生拆散。

这件事,以后如何先不说,消息传出,立马就发生两个重大后果:一,载沣那位未过门的未婚妻服毒自杀;二,刘佳氏内疚神明,忽忽成狂——精神从此不正常了。

这种事情,本时空,圣母皇太后还来不及做,但“锋芒已露”。这是玉儿为什么急于把自己嫁出去的重要原因——这方面,圣母皇太后实在“天威难测”,令人畏惮。

言归正传。

慈禧心里面那句“说定了,又如何”,当然不能说出嘴来。关卓凡的话,虽然委婉,但意思是很清晰的:这个事儿,他的夹袋中,没放伊克桑。

于是,就只剩下姜德了。

关卓凡对姜德,何以青眼有加呢?

姜德不是关卓凡的嫡系,是他到了上海之后,从当时李恒嵩的绿营中转投过来的。但正因为姜德不是城南马队的老底子,没有老交情可套,又感于关卓凡的知遇之恩,所以每遇战事,分外出力,一心一意,忠诚不二。

尤其是美国查塔努加战役,在最关键的攻打传教士主峰的战斗中,姜德领着他的德字团,身先士卒,冒着南军密集的炮火,一遍又一遍发动冲锋,不但真正是“舍生忘死”,还没有一点“保存实力”的念头——战斗结束,他的德字团的老班底,彻底地打残了。其中最后一次冲锋,姜德实在是抱了必死之心,终于第一个冲上了传教士主峰高地。细说因由,姜德实居查塔努加之役的首功。

查塔努加战役,轩军所受火力的密度和力度,从所未遇,可以说,是当时轩军这支“半近代化军队”,第一次真正接受近代化战争的洗礼。之前,德字团没来得及打奇克莫加战役,基本没有真正的近代化战争的实战经验,面对铺天盖地的铁与火雨,如果主官稍有动摇,必撑不下来。由此全团崩溃而致战局逆转,乃至影响整个赴美大计,都不稀奇。

当时,伊克桑打传教士高地南军左翼的瞭望峰,攻上去之后,遭受来自主峰的炮火的猛烈打击,支持不住,一度向司令部请示,要不要先撤了下来?伊克桑跟随关卓凡出生入死,绝非畏战之辈,但和姜德一比,毕竟有了微妙的差异。

还有,关卓凡不愿意伊克桑娶玉儿,理由和慈禧想把玉儿指给他,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伊克桑是旗人。

旗人的偶像,就我关卓凡一个人好了,再弄一个出来分俺的风头,管他是一克桑,还是二克桑,都是不合适的。还有,如果说伊克桑是谁的私人的话,那必须是我关卓凡的私人,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包括我亲爱的御姐的私人。

关卓凡并非不信任或者不看重伊克桑,相反,他还要继续笼络伊克桑。不过,这个事,不用拿玉儿来办。关贝勒另有手段。

伊克桑姓他他拉氏,这个姓,在满洲人里边,不算大姓,不过,同宗里边,还是有一位著名人物的——丽贵太妃。那么,伊克桑应该“走谁的路子”,不就清清楚楚了吗?如果真让他娶了玉儿,反倒会产生某种冲突——圣母皇太后和丽贵太妃之间……咳咳。这样,必然会削弱关卓凡利用“他他拉”这个姓氏做文章的功效。

至于吴建瀛,他对关卓凡个人的忠诚,不在姜德之下,但二人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