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七章 寝宫

乱清 第六十七章 寝宫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环顾周围,圣母皇太后并没有见到炉子或者火盆一类的东西,于是说道:“好暖和!这座宅子,烧的是‘地龙’吗?”

话一出口,便知不然。

“地龙”是在屋外边烧炭,通过坑道,将热气引入屋内地下,和今日之“地暖”仿佛。“地龙”的热力自下而上,现在宅子里边,暖意包裹全身,均匀舒适,和地龙的下暖上冷的感觉,颇不相同。

还有,“地龙”加热地面,浮尘上升,难免烟火之气;现在宅子里边,却没有任何异样的气息。

再有,如果房间太大,比如紫禁城宫殿的正殿,“地龙”的取暖效用便有限了。隆冬腊月,一定要多加火盆,方能勉强支撑。这个大厅,轩敞不在殿阁之下,如此温暖舒适,未必是“地龙”可办的。再说,这座宅子楼高三层,一楼固可用“地龙”取暖,二楼、三楼又该怎么办呢?

关卓凡笑道:“回太后,烧的不是‘地龙’,是用洋人的法子,在宅子各处,都装上了铜管子,暖气送进铜管子里边,过一小段时间,整间宅子,便变得暖和了。”

“哦?那么,这个暖气,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回太后,宅子附设有锅炉房,锅炉烧水,用管子将热气接进来就是了。”

“哟,原来用的是水汽!我说呢,一丁点儿的烟火气都没有!”

关卓凡说道:“太后圣明,正是如此!这座宅子,其实也是备有炉子的。只是。这个炉子。和咱们平日用的炉子,颇有不同,叫做‘壁炉’,装有专门的烟道和烟囱,烧起来,烟火气全都排到屋外,也是一丁点儿也不会留在屋内的。”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现在的天时。还没到最冷的时候,真到了三九寒冬,如果觉得暖气管子不敷使用,就可以生起‘壁炉’。宅子外边,即便大雪纷飞,宅子里面,也不用穿毛的皮的棉的,穿一件夹的,就足够暖和了。”

“真有这么暖和?”

“太后前面,臣何敢胡言乱语?而且。炉火熊熊,围炉而坐。读书品茗,也是很有意思的。”

御姐悠然神往,说道:“那倒是……嗯,这个‘壁炉’,在哪儿呢?”

“太后请看。”

果然是“壁炉”,贴墙而砌,大理石雕花炉架,足有大半个人高,上边居中摆着个金座钟,两侧各有一个银烛台。

“这个‘炉台’,倒是精致。”圣母皇太后微微一笑,说道:“不过,离三九天,还有些日子呢。”

其词若憾,关卓凡晓得是什么意思。御姐是说:这次天津之行,赶不上“大雪纷飞,围炉茗聚”的光景,未免若有所失啊。

于是说道:“总是有机会的。时机合适了,臣具折奉请。”

慈禧听到这句话,斜斜睨了他一眼,眼波微漾,嘴角带笑,说道:“你自个儿说的话,你自个儿可别忘记了。”

关卓凡心中一荡,忙敛容说道:“是,臣谨记在心。”

“嗯,还真是有点热呢。”

“是。寝宫在二楼,呃,请太后上去……呃,换了大衣服,自然就舒爽了。臣带路,太后仔细着楼梯。”

普普通通一句话,说者未必无心,听者难免有意,圣母皇太后的脸儿,莫名其妙地微微红了。

嗯,真的是挺热的。

楼梯好长,而穿“花盆底子”走路,实在是个技术活,既不能急趋快跑,又不宜登高下低,一摇一摆地上到了二楼,圣母皇太后的呼吸,已经有一点急了。

略略喘息匀定,看清楚走廊宽敞,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两边加起来有五、六间房子。

关卓凡引着,来到南向居中的一间,推门而入。

这间屋子好大,其实是一个大“套间”,外间可以会客,里间才是卧室。

慈禧一进来,便有目眩之感。这倒不仅仅因为陈设奢华,新奇物事目不暇给,而是不论外间还是里间,都是大扇大扇的落地玻璃窗户,特别是里间的玻璃窗,几乎占了南边的整一面墙。天鹅绒的窗帘挂了起来,阳光透入,满室生辉。

当时中国的房子,窗户面积狭小,而窗纸或窗纱,透光性远远不能和玻璃相比。因此,即便室外阳光灿烂,室内也是昏暗的,大白天掌灯点蜡烛,是很寻常的事情。即便皇宫内苑,也是如此。

如此敞亮的屋子,圣母皇太后是生平第一次见识,颇有一点手足无措之感,脑海中不由就冒出一个念头:“这么敞亮,里边的光景,不是都给外边看去了吗?”

定定神,反应过来,这儿是二楼,而周围也没有比这幢宅子更高的去处了,倒是没有“走光”之虞。

何况,还有厚厚的窗帘呢。

房中一张极大的四柱床,床背极高,床垫以上部分,便有五、六尺上下,上半部分是极繁复的雕镂,上面有几个长着翅膀的童子,似乎也没穿什么衣服。床背后面的西墙,整一面都饰以极厚的绒垫。这种装饰,中国是极罕见的。

还有,呃,这间屋子里边,镜子……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梳妆台上,是一面半身的大镜,镶在墙上,高逾三尺,比圣母皇太后平日用的“座镜”大了许多——屋子里也有“座镜”,是在另外一张台子上边。梳妆台旁,是一面全身大镜,亦镶在墙上,竟是高近七尺的样子——比关卓凡之前进的那面“立身大镜”,大得实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大床床头两边,各有一个精致的矮柜;柜子上边,各有一面半身的大镜,都是镶在墙上。

这个家伙,弄这么多镜子进来……想做什么?

慈禧不由想起安德海生造的那个吕氏的宅子的谣言:“屋子里的墙上也都拿琉璃镜子镶满了……连天花板上都是镜子!”

难道,那个死小安子歪打正着,这个家伙……真有这个……“嗜好”?

圣母皇太后面颊发烧,不由地偷偷抬头觑了眼天花板。

还好,上面没有镜子。

落地的玻璃窗外,是一个极大的露台,上面摆着案几和“梳化椅”。

推门而出,把栏舒目,偌大一个园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固然一览无遗;视线越过围墙,远眺南天,天光湖色,水燕翔旋,亦入眼帘,真正是大畅胸怀!

寝卧外接露台,这是中国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设计。而这里只是二楼,若上了三楼,想来风光更佳。

慈禧驻足远眺,阳光洒在白皙滑嫩的脸庞上,光华灿然。她眯起了眼睛,神情微有迷醉之意。

过了片刻,慈禧悠悠舒了口气,转过头来,微笑着说道:“还没来得及问你,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竟是一片江南风光!”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这个地方叫做‘官港’。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网密布,海陆交替,乃有这番风光。”

顿了一顿,又说道:“此地景致既好,位置也很合适——距大沽口不远,距轩军‘小站’兵营更近,太后从这儿起驾,阅兵劳军,当天便可以来回。因此,臣选了此地,以为太后在天津的驻跸之所。”

这个地方,其实是一大片湿地,大致就是二十一世纪天津官港森林公园的位置。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此地人烟还十分稀少,一切景观都还保持着“原生态”。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果然十分妥当。”

“谢太后奖谕。”

“嗯,轩军的兵营,为什么叫做‘小站’呢?”

关卓凡当然不能说:原时空,袁大头他们就是这么叫的,俺恶趣味,在本时空“维持原议”。

“回太后,轩军在天津的兵营,一共三处:青县马厂,塘沽新城,还有就是这个‘小站’。‘小站’这个地方,原是叫‘涝水套’的。臣私下想着,这个名字未免不大雅训;又因‘涝水套’居马厂和新城之间,连接新、马的大道修通之后,‘涝水套’便是新马大道的一个站点,因此,就改‘涝水屯’为‘小站’,听着也清俊些。”

慈禧抿嘴一笑,说道:“‘清俊’?别人给兵站起名字,不是虎啊,就是豹啊,你倒是别致。”

“太后见笑。太后若觉不妥,就请另赐一个名字。”

“有什么不妥?妥当得很啊。我可没你关师傅有学问。”

说“我可没你关师傅有学问”这句话的时候,御姐眉眼之间,都带春色,语气已接近调笑,“关师傅”不禁醺醺然有微醉之意。

李莲英和玉儿两个,在一边站着,低眉顺眼,就当什么也没有听见。

“新马大道?就是咱们来的时候走的那条黑色的大路吗?”

“太后圣明,正是此路。”

回到屋子里,参观“浴室”和“盥洗间”。

现代的房子,恁他如何豪宅,浴室和厕所也是二合一的,只不过地方大点,家伙事儿多点,多分几个功能区罢了。不过,关卓凡担心有人一时想不通,俺们为啥要在茅房里洗澡?于是,设计圣母皇太后的“寝宫”的时候,“浴室”和“盥洗间”就分了开来。

不过,“浴室”里边,预留了安装“抽水马桶”的空间和管道。

先到“盥洗室”。

进门一看,果然四白落地,那个传说中的“抽水马桶”,正居中巍然端坐。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