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章 于公于私,大有好处

乱清 第十章 于公于私,大有好处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慈禧突然轻轻叹了口气。关卓凡竖起耳朵来,但听御姐说道:“你去日本的这段时间,皇帝的功课又下来了。你现在既已回国,纵然公务繁忙,也要挤出时间来,花些心思在皇帝的功课上才好。”

关卓凡赶忙说道:“是,启沃圣聪,那是第一等国之大事,臣一定尽心竭力。”

慈安笑道:“你走了几个月,皇帝大约比我们姐俩儿,更盼着你回来。昨儿皇帝知道了你今儿到京,一晚上高兴得没有睡好觉,满心以为今儿就可以跟着关师傅‘上学’了。”

关卓凡心里想:原来你们姐俩儿是“盼着我回来”的?嘴上说道:“臣惶恐,明天便到弘德殿当值。”

慈禧摇了摇头,说道:“不急在这一两天。你打了几个月的仗,总要好好休息两天,也要和家里人好好聚聚。再说,攒了几个月的政务,也要一一条理画筹。嗯,给你两天的假,大后天再开始入直吧。”

御姐是真体贴,不是假体贴呀。

关卓凡谢了恩,慈禧又说道:“我们姐俩什么时候见那位日本的女皇帝啊?”

关卓凡说道:“这个倒不用太急。礼部和理藩院要先会议仪注章程,结果出来了,臣再来回禀两宫皇太后。”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好罢,只是日本的事情,除了你,我想别的人未必十分明白起倒里就,女皇帝那里,你多照应着点儿。不要让人家受什么委屈。”说完微微一笑。

这一笑“颇有深意”。大致是“我不介意。可你也别乱来呦”的意思。

关卓凡心中微动,赶忙称“是”。

*

回府的路上,关卓凡坐在车里,微微合上眼睛,脑子中梳理着这两天纷繁来去的各种事体。

封贝勒在关卓凡预计之中,但“郡王待遇”超出了他的意料。

慈禧这一招,非常高明,关卓凡既得了郡王的实惠。又不落“骤进”的话柄。

更重要的是,贝勒到王爵,本来是道大坎儿,绝大多数的贝勒,一辈子也跨不过这道坎儿。但关卓凡因为有了“郡王待遇”的底子,以后不需要再挣什么大的功勋,只是“勤劳王事”四字,就够他再上层楼了。或者,他自个娶公主的时候,上头“加恩”。亦可由贝勒而郡王,轻轻松松迈过这个大坎儿。

“恩封”两个襁褓之中的婴儿。有恩有义,有理有情,有度有节,慈禧的手腕也相当之漂亮。

在政治上,御姐是愈来愈成熟了呀。

不过,太熟了就不是很好了。

还好,御姐还没熟到那个程度。

一系列的“加恩”、“温谕”,尽心竭力,唯恐不周,隐隐约约透出这么层意思:之前,两人因吕氏生出了嫌隙;现在,御姐正着急弥补这道裂缝。

犹如男女交往,吵了嘴,赌气“冷战”,首先沉不住气的那一方,似乎总要吃点小亏。

呃,不是“犹如”,关贝勒和圣母皇太后,确实也算“男女交往”。

至于“请太后阅兵”,并非因为封了这个、封了那个,就“报之以琼瑶”。这件事,关卓凡在去日本之前,就开始筹划了。

请太后走这一趟,于公于私,都是大有好处的。

关卓凡要利用“太后阅兵”,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最高统治者不能再玩什么“垂拱而治”了,即便是君主制国家,皇帝和国王也必须走出深宫,直接面对国民和世界。中国的皇帝和贵族集团、文官集团,玩了几千年的“中枢—地方”分治模式必须彻底打破。不然,中国就不算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工业化就不可能在中华大地获得真正的成功。

这个改变,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政治制度——都要改,都要变。这一切,自“太后阅兵”始。

走出深宫,直接接触工业化的成果和象征——一支基本近代化了的军队和全世界最先进、最庞大的铁甲舰,慈禧的眼界会大大扩展,观念会朝着关卓凡希望的方向改变、靠拢,在接下来的改革和建设中,会给予他更多、更坚定的支持。

副作用当然也是有的,还会很明显:御姐本来就聪明,眼界愈宽,见识愈广,就愈不易影响和控制。

食得咸鱼抵得渴,关卓凡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再说,他也准备了针对这个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最高统治者要“走出来”,但“走出来”的模式要彻底改变。

以前中国皇帝出巡的模式,基本就是这个老大帝国的一个缩影:庞大,臃肿,步履蹒跚;无数资源浪费在炫耀性消费上面,而不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收益。

这种“面子工程”,在农业社会结构稳定的时期,还有威慑和麻醉被统治者的作用;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大变局中,还这么搞,就只有扰民和让国家财政失血的作用了。

工业社会也有自己的“面子工程”,不过可不是这么玩的。

国家元首出巡的模式,必须变为:轻车简从,提高效率,讲求实效。这个,也自“太后阅兵”始。

这就是为什么关卓凡要将“太后阅兵”的一切仪仗、关防,全部拿到轩军手上——并不仅仅是为了堵言官们的嘴巴。

还有,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变成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为此,应该提倡和鼓励女人介入社会乃至政治事务。太后是女人,虽然这个女人的身份太特殊了,和“妇女解放”未必能够直接扯的上关系。但太后走出深宫,亲临军前,对打破男女之防,总是一个有益的开始。

可是,太后的手,会如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就此伸进军队里面吗?

怎么可能呢?士兵对太后个人的好感确实会增加,但阅一次兵就想对军队发生直接影响,那是天方夜谭。太后阅兵,不能说一点副作用没有,但还是那句话,食得咸鱼抵得渴,毕竟,其正面作用是远远大过负面作用的。

何况,前面说过了,关卓凡有“一揽子解决方案”呢。

以上算“于公”;而“于私”,也大有好处。

太后阅兵,阅的是轩军;一切仪仗、关防,亦由轩军总责,则轩军的地位因而更进一步。在帝国的军事力量中,轩军本来就一骑绝尘,现在更上层楼,这就为接下来以轩军为主干建立国防军,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旅游加阅兵,大投圣母皇太后之所好。这个,作为她的男人,既然可以公私兼顾,让自己的女人高兴高兴,也是应份的吧。而且,圣母皇太后不是普通的女人,她高兴了,是会给予更加丰厚的回报滴。

至于这一路上,关防、仪仗全在自己掌握之中,和圣母皇太后“联络感情”,乃至上下其手,比京城方便得太多,就更不在话下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