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章 福康安?

乱清 第三章 福康安?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叫起”之前,“电奏”的副本已经送到了军机处,军机诸公都知道了“日本诸事已毕”的详情,入觐之时,虽说“各怀心思”,但养心殿东暖阁里,还是一片喜气洋洋。

参与美国内战,固然获得完胜,但毕竟只是以一偏师“助剿”,打赢这场战争的主力还是人家美国人自己;可征日不同,幕府无能,实实在在是全靠中国一手底定局面。而且,战后日本政治尽在掌控之下,日本于中国,虽无藩属之名,却有藩属之实。

乾隆朝“十大武功”之后,这算是头一遭了。

德川庆喜接任十五代幕府将军后,立即致书中国皇帝,自称“臣源庆喜”,称中国为“天朝”,日本为“小邦”。虽然德川庆喜不是日本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但这封书信相当于自置日本于中国的藩属地位了。

这就是宝廷嚷嚷的“收顺藩”。

朝野上下很有些人想就此叫日本“称臣、纳贡、入质”,成为中国正式的藩属,但关卓凡表示反对。

关卓凡的理由是,英法美荷俄诸强势力,早于中国进入日本,如果日本真的成为中国藩属,必为列强目为中国试图独吞日本利益,中国和诸强因日本发生冲突,势不可免。中国海军尚未成军,在日本和诸强进行对抗,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必要。

还有,如果日本成为中国藩属,依照《万国公法》,日本会被视为中国的殖民地。日本之内政外交。中国几乎负有“无限责任”。很可能被迫卷入自己并不想介入的事务,给中国既定的发展造成无谓的干扰和损失。

再有,要考虑日本国内的政治现实。

不论历史上日本某些政权和中国玩过什么文字游戏,都得承认,日本从未和中国建立过真正的藩属关系,日本天皇亦从未自居中国皇帝臣下。德川庆喜对中国皇帝称臣无妨——他本来就是“臣”,但天皇如果也对中国皇帝称臣,日本非炸开锅不可。

关卓凡看不出有任何的去捅这个马蜂窝的必要。

事实上。中国对日本的实际的影响和控制,不论政治还是经济,都超过了绝大多数所谓藩属,这个,闷声大发财才是最高境界啊。

况且,仔细想想,“称臣、纳贡、入质”,其实一样不少。

“称臣”由“源庆喜”负责。“纳贡”——日本的海关税收算不算“贡”呢?至于“入质”,把人家的皇帝都弄到中国来了,还有比这更大更有分量的人质吗?

这些观点。关卓凡在之前的“电奏”中,一一阐明。

这也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有意无意。贬低俺日本之行的伟大历史意义。

军机大臣请过安,分班站好跪定。

慈禧轻咳了一声,说道:“关卓凡的‘电奏’,你们都看了。轩军回国,第一件事,便是叙功,你们倒是说说,这份功劳,该怎么算呢?”

恭王说道:“恩自上出,非臣下可以妄拟,请两宫皇太后宸衷独断。”

慈安、慈禧对视一眼,姐妹俩都是莞尔一笑。

慈禧说道:“日本的事情,我们姐俩也不熟悉,总要有几个例子仿着才好。本朝对外用兵,有没有和打日本大致差不多的情形?”

恭王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头目示文祥。

文祥越次而出,说道:“回圣母皇太后,和征日仿佛的,应该是国初讨定朝鲜。不过……”

说到这儿,文祥也犹豫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太宗二征朝鲜,各有各的情形,和打日本……也不是很好比较。”

一征朝鲜,主帅是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二征朝鲜,是太宗亲统大军。这叫“各有各的情形”。所谓“不是很好比较”,是主帅的身份不好比较。太宗不必说了;国初的时候,体制和现在不同,国政出于诸王共决,阿敏这个贝勒,可以和太宗分庭抗礼,现在的贝勒是比不了的。

而且,一征朝鲜,李朝君臣并未完全屈服,不然也不需要二征朝鲜了。

这些情形,文祥细细说了,慈禧点点头,说道:“我晓得了。嗯,关卓凡的情形,和福康安有点像。福康安的事迹里边,有没有和打日本比较接近的?”

几个军机大臣都是心中一动。

文祥在心里面微微踌躇了一下,但很快决定,还是“持正”。

文祥说道:“回圣母皇太后,福康安戎马一生,诸役之中,最接近打日本的,要算二平廓尔喀。”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真正深入廓尔喀境内的,是第一次。只是此役先胜后败,廓尔喀的京城阳布没有打下来,不能说竞了全功。”

又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说道:“不过,臣要回明两宫皇太后的是,廓尔喀入寇藏边,一直打到日喀则,全藏动摇。当时,驻藏大臣保泰已经动了将**和班禅移到青海的念头。福康安率兵进藏,先将廓尔喀逐出西藏,再越境攻入廓尔喀境内。西藏气候、地理,皆和中原迥异,这一路艰难备尝,几非生人所能为。最终虽未能犁庭扫穴于廓尔喀,但西藏全境大定。其后,福康安手草《钦定西藏章程》,定‘金瓶掣签’制度。至此,西藏才算真正地归于天朝王化。”

最后,文祥说道:“所以,二平廓尔喀,其功不在廓尔喀,而在西藏。”

慈禧感叹地说道:“真不容易。打完廓尔喀,听说高宗皇帝对福康安赞誉有加,嗯,那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几位大军机都是心中一跳。

文祥平静地说道:“纯庙手诏,曰:福康安能克阳布,俘拉特那巴都尔、巴都尔萨,当酬以王爵。今以受降班师,不克副初原。然福康安孝贤皇后侄,大学士傅恒子,晋封为王,天下或议朕厚于后族,富察氏亦虑过盛无益。今如此蒇事,较荡平廓尔喀倍为欣慰。”

这段话,他居然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其余几位大军机,不管有着什么别样的心思,对他的记忆力,都是好生佩服。

慈安微笑说道:“哎呦,文绉绉的,都是什么意思啊?”

文祥说道:“回母后皇太后,高宗皇帝的意思是:如果福康安能够按原先的计划,攻克廓尔喀的京城阳布,生擒廓尔喀的国王,那么就会酬以王爵。现在未竞全功,就不好晋封他为王了。不过,这样也很好,福康安是皇后亲侄,富察氏一门贵盛已极,福康安如果再封王,未免盈满则溢,现在这个样子,对他们家比较好一些。”

慈禧感叹道:“高宗爷既赏罚分明,又体贴臣下,真是圣君。嗯,那个时候,福康安已经封了贝子了么?”

文祥说道:“回圣母皇太后,还没有。打廓尔喀的时候,福康安是一等嘉勇公;打完廓尔喀,朝廷的封赏是:赐其子德麟一等轻车都尉,授福康安领侍卫内大臣。另外,按王公亲军校例,置六品顶戴蓝翎三缺,由福康安自行赏戴其得力家仆。”

“福康安封贝子,是在后来平苗乱的时候。”

慈禧微笑说道:“文祥如此熟悉国史掌故,书读得真好。”

文祥赶忙叩首,说道:“臣惶恐。”

慈禧沉吟说道:“之前,日本国内出了个‘揭帖’,上面有很多悖逆的话,朝廷把这个事情‘交议’。我看大家伙儿上的折子,咱们中国以前和日本原来也打过仗,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形呢?”

文祥看向恭王,意思是:自己说的已经不少,再多就不好了。恭王会意,说道:“毓瑛,你给两宫皇太后回吧。”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