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一章 薰园

乱清 第二十一章 薰园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一早,目之所及,长州彦岛炮台确实“安静”。马威达带的“海军陆战队”,派了一小队兵上岸,搜索前进,最后小心翼翼地登上了彦岛炮台,果真空无一人。

中美联合舰队,排成一字长龙,缓缓进入马关海峡,直到最东端的坛之浦,一路“安静”,情形仿佛。

大军以海峡中部的马关港为主要登陆场所。海军陆战队首先上岸,控制各处要害;军舰在海面警戒。然后运兵船依次泊岸,大部队源源不绝,下船登陆。

关卓凡叹了口气:太从容了,太顺当了。

本来,马关战役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用以学习、摸索、锻炼轩军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现在可好,不但抢滩作战全免,连正常的两栖登陆的“程序”也欠奉:比如建立滩头阵地;或者修筑栈桥,或者小艇反复往返,接载士兵上岸——大多数情况下二者同时进行,等等。

当然,这一套也可以照玩,就当演习了。可这里是战区,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关卓凡昨天还跟徐四霖说,“小仓藩拿来登陆的舢板都被长州军烧了,登陆要比原定的多花一点时间”。事实上,因为轩军直接在西日本最大的港口马关港登陆,一切便利,所花时间比原计划的更短。

高杉晋作主动撤出马关,是逼关卓凡和他做交易。他的开价,关卓凡当然不受。但客观上,不管关卓凡愿不愿意。这笔交易还是在“进行中”。只是关卓凡左算右算。总觉得自己“又亏了一点”。心里着实别扭。

这个“亏”,老子绝不能吃,以后得加倍赚回来!

有意思的是,马关港的码头上,一支马关当地豪商组成的“队伍”,早早地鹄立以候——他们是专程过来“迎接天朝大军”的。

这倒不意外。“官军”跑掉了,地方士绅自发组织起来,出面和“敌军”周旋。以求地方安静,中国、日本,都是这个“模式”。

比如,甲午战争败绩,中国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日军登陆基隆,兵锋进指台北,“台湾民主国总统”、原台湾省巡抚唐景崧弃城而逃,辜显荣受士绅之托,单身赴日本军营。延请日军入城,大致就是这个套路。

我们可以指辜显荣“汉奸”。但这种人,在这种情形下,是必定要有的。

当然,如果视幕府为“官军”,那么这帮子豪商就是“反正”、“助顺”——其实都一码事。

打头的一位,叫做白石正一郎,乃是长州的第一大富豪。他拥有长州最大的船行,还有一家“关门制船所”,制造非蒸汽动力的日本船。全长州大部分的日本船,都出自他的“关门制船所”。另外,白石正一郎还做茶叶出口贸易,生意做得很大,和上海以及英国的南安普顿、美国的波士顿都有密切往来。

说到“政治立场”,这个白石正一郎其实相当“反动”,他是倒幕派的大金主,甚至参加过“奇兵队”,素有“侠商”之号。不过,这种事情不能太认真,因为几乎所有的长州豪商,都是同情“倒幕派”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事实上,不仅在长州,全日本的大商人,都是讨厌“幕藩体制”的。原因很简单,三百大名割据日本四岛,各藩互不相通,严重阻碍了商品和资源的流动;幕府和藩国的政府专卖制度,也是大商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彼时的日本,是找不到一个不和“倒幕派”有勾连的大商人的。

幕末的日本,商人的地位是非常特别的。名义上,和中国一样,“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但实际上,此时的商人,已经有了影响甚至主导日本政治的力量。

日本海岛国家,地狭人多,不论德川幕府怎么“锁国”,贸易都在整体经济中占比甚重。幕末时候,国家、政府开支愈来愈大,农业生产能力却只低不高,主要税源——农民那儿榨不出更多的油水了,政府赤字愈来愈大。于此同时,商品经济愈来愈发达,商人们的荷包愈来愈鼓,可是,幕府和大名却只能干眼馋,因为当时的“体制”下,没有法律条文和技术手段,向商人征收足够多的税收。

所以,很自然的,要维持幕府、藩国以及将军、大名个人的庞大开支,就得向商人们借贷了。

当时的幕府和各藩国,全部都是大商人的“债务人”,如果商人们不肯借钱,有的大名的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幕府和大名们,在大商人面前,就很难真正硬气得起来,对大商人的许多“不恰当的行为”,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商人们也因此获得了影响政治的机会和能力。

这么一个背景下,既然人家肯见风使舵,关卓凡也只能“曲于优容”。不过,他自己当然是不见这帮子商人的,按照当时日本的体制,商人的经济地位虽高,但政治地位却低,也是没有资格觐见关卓凡的。和商人们的交道,一律交给徐四霖去打。

白石正一郎十分巴结,将自己最豪华的一套别墅“薰园”,腾了出来,以作关贝子在马关的驻节之所。

这所宅子,在一处坡地之上,风景既好,关防也十分方便。近卫团进去,里里外外、反反复复地搜查,包括有没有夹壁,有没有暗道?

结果一切正常。

宅子规制宏大,完全不输大名府邸。大门轩敞,可容轿、马通过,这在日本的大户人家中,并不常见。

关卓凡留意到,大门两侧的檐灯,不是传统的日本纸灯笼,而是荷兰风格的青铜煤油灯,这在当时的日本,更是罕见。

进了大门,转过玄关,只见园林异常精致,以“池泉园”为主,“枯山水”为辅,草木葱茏,是极其典型的江户风格园邸。

所谓“池泉园”,是园中有池,池中有岛,岛、岸之间,以桥相连。所谓“枯山水”,是用白沙铺地,蜿蜒曲折,象征水面;另置石其间,象征岛屿,周围绕以低矮灌木,别有风味。

园中还有一处名“菡风亭”的“茶庭”,算是园中之园。寺院风格的低矮围墙,错落有致的石灯笼,沿石道步入,最终到达的是一间面积很大的“茶室”。拉开格子门,波光潋滟,正对“池泉园”之“池”。

园中的植被,多为黑松、红松。黑松高大虬曲,枝干垂于水面;红松低矮茂密,修剪得异常精致。另有厚皮香、冬青、鸢尾,以及樱花、红叶,等等。只是现在是夏天,樱花已凋,红叶未红,到处绿意盎然。

白石正一郎对徐四霖表示,贝子爷如果担心树木影响关防,可以全部铲掉,他完全不会介意。

因为别墅建在一个坡地之上,四周里许范围内,都设为“军事禁区”,关卡重重,平时一个长州人也不许有,关防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关卓凡见这些植被,实在养护得精致秀美可爱,当然不会做出这么煞风景的事情。

这个“薰园”,景物小巧精致,洗练清雅,尺寸之地而见深山野谷之静美,恬淡清幽,自然写意,关卓凡好生舒心惬意,心想怪不得那么多西洋鬼子,只因为日本风物之美就变成了亲日派,中国又有一班无行文人,亦因此媚日进而堕为汉奸,咳咳,真是要小心啊。

关卓凡是登陆马关的第二天入住“薰园”的,次日一早,卫兵来报,长崎奉行竹内四郎求见。

关卓凡大为奇怪:他来干什么?中美联军进占马关的消息不会这么快传回长崎啊?

竹内四郎觐见关卓凡,首先眉飞色舞,猛烈吹捧关贝子举手而下马关的“不世之功”。关卓凡耐着性子听着,并不答话。奉行大人口沫横飞地肉麻完了,终于开始说明来意。

原来,要见关卓凡的,并非竹内四郎本人,而是同船而来的另外一个人,一个女人,名字叫做大浦庆。

大浦庆?关卓凡的眼睛亮了起来,咦,有点意思哦。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