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三章 第一次进攻

乱清 第十三章 第一次进攻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设计的堑壕防御体系,一般情况下,都是平行的三条。

第一条叫做“前敌堑壕”,平时只留观察哨,一旦“有事”,大部队从后方进入,是对敌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条叫做“转移堑壕”,如果敌人炮火过于猛烈,为减少伤亡,“前敌堑壕”里的士兵可以暂时撤到这条堑壕内;如果“前敌堑壕”失守,这里就是第二道防线。

第三条叫“预备堑壕”,因为堑壕空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防守部队都塞进“前敌堑壕”,所以在战斗中,一部分部队在“预备堑壕”内待机,随时准备支援“前敌堑壕”。

三条横向的主堑壕之间,用纵向的“交通堑壕”联通,士兵在三条堑壕之间的运动,全部通过“交通堑壕”。“交通堑壕”和主堑壕的交汇点,都修筑有坚固的工事,犹如一个微型的堡垒。

“转移堑壕”的后部还有掩蔽所。掩蔽所深入地下数米,这是为防备敌人的重炮用的,小仓城后勤基地的防御完全不存在这个需求,就没修掩蔽所。

在原时空,这套防御体系,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真正定型。经关卓凡之手,整整提前了五十年来到了世上。

所以,在本时空,关逸轩才是“近现代堑壕防御体系之父”。

小仓城基地地处前线,风险等级和“绿区”的长崎基地完全不同。小仓城基地完全按照“战区”标准进行防御体系的建设,工兵连的任务,除了基地本身——土墙内的建设外。主要就是修筑这套堑壕防御体系。当然了。守备营也得“在工兵连指导下”一起干活。

堑壕的长度、走向。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确保火力密度做最合理的分布,并且不留下任何射击死角。

小仓城基地砍光了土坡上的所有树木——这是为了不在射界中留下任何障碍物,对此,小莅原长行和小笠原忠干两个,心痛得不得了,可也不敢说什么。不过,这些树木一颗也没有浪费。全用于修筑基地和堑壕了。

长州藩知道中国人的“后勤基地”的具体位置,也知道“土坡上的树都被砍光了”,但却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壕沟”的情报。堑壕是在基地落成之后才开始修建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基地周围就成了“军事禁区”。而轩军修堑壕,完全是工兵连和守备营自己动手,没有抓一个日本人的差。所以,小仓藩自己对此都不甚了了,更别说长州人了。

所以,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现在就只好皱眉头了。

皱眉头归皱眉头,对这个“后勤基地”的进攻必须尽快展开。高杉晋作不晓得自己手上还有几天时间,两天?三天?

长州藩部队在攻克大里和小仓城的战斗中,损失非常有限,建制完整,士气高昂。

壕沟面前的地势平缓,但宽度有限,一次不能投入太多兵力,不然挤在一起,既增加伤亡,也反而降低进攻效率。山县有朋将进攻部队分成四队,轮番不停歇攻击,不给中国人喘息之机,直到攻入这个基地为止。

第一队由福田侠平率领,第二队由时山直人率领,第三队由三浦梧楼率领,第四队由交野十郎率领。

这几个人和山县有朋一样,出身都很卑微。山县有朋足轻出身,福田侠平等人连足轻都不是,有的是小商贩之子,有的是农夫之子,没有一个武士。高杉晋作改革制度,用人不问门第出身,他们迅速脱颖而出,正是最为热血锐气之时。

福田侠平带队出击了。

长州军队的进攻队形非常分散,士兵和士兵之间,虽然还不存在类似轩军“三三制”的配合,但已经基本没有“排队枪毙”的痕迹,这和还在使用密集冲锋队形的幕府军队,大相径庭。甚至比起他们的英国、法国的师傅们,长州军队的队形也要更分散一些。

这固然是因为长州军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后膛枪,武器对战术自然产生影响。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长州藩兵员有限,高杉晋作,山县有朋,还有协助高杉晋作进行军事改革的大村益次郎,几个人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如何更高效率地使用兵力。这几位时代的天才人物,都敏锐地意识到:进攻的时候,密集队形增加伤亡,减低效率,已经不合时宜了,至少,不合长州藩的时宜。

对面中**队的阵地上,十分安静,望远镜中,沙袋的缺口上,“空空如也”。

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都略觉不安,中国人肯定已经进入了壕沟,但他们为什么还不露出头来?

福田侠平的第一队距壕沟已经不足一百米了,望远镜中,突然人影晃动,片刻之间,沙袋上所有的缺口,都被“填满”了。

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发现,这个时候,己方后方阵地的部队的射界中,进攻部队和敌人的壕沟已经部分重叠,很难从后方提供火力支援了。

于是两个人都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迟至现在才进入“射击状态”。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脸上看见了不安的神色:长州军队可做不到这一点——这需要守军上下都有很好的“定力”。

中国人并没有马上射击。

八十米……七十米……长州军队愈来愈接近壕沟了。

有的士兵一边前进,一边开始射击。

中国人还是一声不吭。

高杉晋作和山县有朋的手心都捏出了汗:他们从来没遇到过接敌如此之近还不开火的军队!

他们都是行家,知道这么做对士兵的心理承受力和组织纪律性有多高的要求。许多军队,从指挥官到士兵,敌人还未进入有效射程,就会慌里慌张地开火。事实上,这么做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打中敌人——也根本打不中,而是为了给自己壮胆。看着敌人步步逼近,自己却不做任何反应,这需要极强的心理抗压力。

但这么做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用。

敌人尚远,就开始射击,基本没有命中率。除了浪费弹药外,连续射击,却不能阻止敌人的不断逼近,是对防守方的巨大心理折磨。敌人发起最后冲锋的时候,守军的心理防线也就差不多崩溃了。

这么打法,火力密度、交叉覆盖什么的,自然更加谈不上。

中国人的这种“定力”,高杉晋作、山县有朋都晓得: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长州军,是万万做不到的。

六十米……五十米了!

福田侠平大吼一声:“冲锋!”

话音未落,堑壕边沿的上百个缺口中几乎同时冒出了白烟,枪声大作,正要全力加速奔跑的长州藩兵纷纷摔倒。

高杉晋作、山县有朋心里猛地一沉:好高的命中率!

中国人用的应该也是后装枪。但即便是后装枪,也需要退膛、上弹,两次射击之间也有一定间隙,可中国人几乎马上就射出了第二排子弹,然后是第三排子弹,然后密如连珠,弹如雨下。

没等后方阵地上吹响撤退的军号,第一队进攻的长州军就溃退了下来。

高杉晋作、山县有朋的脸色十分难看。

福田侠平一张马脸涨得通红,他头脑一片混乱——说实话,他被突如其来的密集火力打懵了,甚至记不太清楚,自己是怎么和乱作一团的士兵们裹在一起,稀里糊涂地退下来的。

福田侠平呆了半响,大叫一声:“我要切腹!”

山县有朋怒吼一声,一巴掌扇了过去:“混蛋,胡闹什么!”

检点损失,死亡和重伤的,一共六十五人,第一队五百人,战损率达到百分之十三,按照英国人的标准,可以认为这支部队“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这仅仅是第一次进攻。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