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五十二章 顾问委员会

乱清 第五十二章 顾问委员会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当然,“恩俸”的数字,并非完全比照俸银。关卓凡的想法是,金字塔上部的稍少一点,金字塔下部的稍多一点,就是说,把大家的距离拉得稍近一点。

至于闲散宗室,人数庞大,但真正过不下去日子的,毕竟是少数。补贴也好,贷款也罢,实际支出不会太多,而且,一定是“严格审查”的。

闲散宗室也有相当的影响舆论的能力,但并不直接掌握话语权。对于这部分宗室,主要是邀买名声。

“奉恩基金”的发放,是有一定的弹性和条件的。比如,每个月发放“恩俸”的数量不是恒定的,“基金”收入多就多发,“基金”收入少就少发,“基金”没收入了,就可以暂时停下来。

某宗室如果受到朝廷的处分,也是可以“停俸”的。

和“双俸”一样,“奉恩基金”的“恩俸”,也可以不要。比如,某宗室如果反对新政,就有人会问一问你,要不要“辞了这个恩典”?

所以,支持还是不支持“新政”,大伙儿看着办吧。

如果每年花个一百几十万两银子,就能买个耳根清净,就能避开改革的种种阻力,值不值呢?

国家每年虚掷在“将养八旗”上面,要两千万两;即便省下一半,也是一千万两。

上海关的关税,一年超过一千万两,一百多万,不过上海关年入的一个零头。

所以,太值了。

实际上当然不会那么美妙。最有能力影响政策和人事的宗室,比如恭王和几个铁帽子王。并不见得在乎这点钱。不会为了这点银子改变自己的基本政策取向。

可有人在乎。在乎的人数还不会是少数。对于一些低阶爵位的宗室,一年多个几百两银子,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反对新政,就是反对他们的荷包。在上位者,不能不虑及“民意”啊。

还有,也不见得不能用经济手段,对宗室里面的几个大头子施加实质性影响,无非在哪个工矿里面给一点干股就是了。

这样。“新政”和旧统治阶层一定程度上就绑在了一起。

当然,最大的“赎买”对象,其实还是紫禁城里的那两位御姐。这个,关卓凡已经成竹在胸,另做计划了。

这是旗人的“上层”,至于拿来开刀的旗人“下层”,关卓凡认为,阻力不会像文祥等人想象的那么大。

当时的旗民,由于朝廷的奇葩制度——旗人除了当兵,什么事情也不许做。因此常常是一大家十来口子人,全靠一个当兵的一个月几两饷银过活。许多人家生活极其困苦。

北京还稍好点,在外省驻防的旗人,景况更窘。每年都有不少旗民冻饿而死,甚至不断生出了“逃旗”——贫困的旗民,宁肯放弃身份,逃去无踪,只求一条活路。

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关卓凡就不信,有人宁愿饿死冻死,甚至“逃旗”,也不愿拿三百两银子,去搏一条生路?

特别是开发东北,朝廷的“优惠政策”更多,可以极低的、象征性的价格将土地租给旗人耕种,还可以提供免费的种子和农具,购买或租赁牲口也可以予以一定的补贴。

不会种地不要紧,汉人会啊,可以允准旗、汉合伙,共同耕种,收成双方均分。事实上,山东一带,已经有许多汉人开始偷偷地“下关东”了。这种事情,禁不胜禁,不如大家合伙来干!

关卓凡把这些一条一条地摆出来,文祥愈听眼睛愈亮,一件本以为不可能做成的事情,怎么一过了关贝子的手,就像是一定能做得成了呢?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彻彻底底地“服”了关卓凡。

这种“服”,既包括理路上的“佩服’,也包括心态上的“降服”。

这种心境下,关卓凡说的另外一件事情,就觉得没有那么刺耳了。

关卓凡说道:“既然咱们觉得,这班人不好用,这个制度不好用,那么,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咱们绕开他们,另起炉灶!”

所谓“另起炉灶”,是在现有的各个衙门之外,新建立一个叫做“顾问委员会”的机构,可以简称“顾委会”。关卓凡的意思是,新政里边,其他衙门办不了的,又或者拖拖拉拉办不清爽的事项,放到这个“顾委会”来办。

关卓凡说的轻描淡写,文祥也正在对关贝子的纵横捭阖、高瞻远瞩欢喜赞叹,可还是马上意识到,这个叫做“顾委会”的新衙门,名字低调,其实权重,只要请一道旨,便什么事情都能够办了!

那么,这个“顾委会”,将来会不会和其他的衙门,特别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生什么冲突?

可这话不好直接问出口来。文祥正在沉吟,脑子中突然一亮:自己太傻了,这有什么好问的呀?这就是来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权的——这也是一个“盘口”啊。

当下郑重表示支持,并说了一句“六爷也是一定赞成的”。

关卓凡微微一笑,心说,你恐怕并不真了解这个“顾委会”是做什么的。

事实上,关卓凡的“顾委会”,何止要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权?

关卓凡要把中枢各部的权力,一点一点转移到这个“顾委会”里来——架空六部,架空九卿,架空军机处。

当然,也是要架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

就是说,这个“顾委会”,就是关卓凡心目中未来中央政府之滥觞。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先要把军机处变成一个橡皮图章——专门负责给“顾委会”盖章的。

关卓凡对文祥说,“改革八旗”,“设立顾委会”,这两件事情,只要恭王赞同,“我就是那句话,‘唯六爷马首是瞻’——我要举荐六爷,重领军机!”

文祥自知此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不赞同又如何呢?这两件事,你不赞同,人家一样做,只不过关在朝、恭在野,关卓凡唯一忌惮的,是你在台下给台上的人使绊子。难道自己还真能鼓动恭王这么干不成?

还有,关卓凡既然已经“暂领军机”了,就绝没有退下来的道理,恭王“重领军机”,其实是和关卓凡“共领军机”,这又是一个新的“同治”的局面了!

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文祥说道:“贝子为国为民、不计利害的一片心意,六爷是一定能够体会的。我想,六爷是一定要和贝子同心协力,一块儿把朝政办好的。”

最后,文祥表示,明日自己将面奏两宫,请辞内务府大臣的差使。

关卓凡微愕,问道:“这是为什么?”

文祥也稍稍地愣了一愣,心中不免奇怪,关卓凡这个样子并不像做作啊。

他斟酌着说道:“我身上兼的差使太多了,实在照应不过来,辞掉一件两件,才能办好最紧要的差使。”

关卓凡皱起了眉头,说道:“不对!博川,你说我以腹心语你,转过头来,你却跟我打马虎眼,这,不合适吧?”

文祥一下子红了脸,嚅嗫了下,说道:“贝子责备的是,我的意思是——”

犹豫了半响,下定决心,低声说道:“我在想,也许宫里边的意思是……”

关卓凡“嘿”了一声,他明白了。

关卓凡想了片刻,说道:“说不定宫里边还真有这个意思——但正因为如此,博川,这个内务府大臣,你万万辞不得!”

文祥迟疑着说道:“可是……”

关卓凡说道:“非但你不能辞,宝佩蘅也不能辞,六爷复出之后,还得继续‘管理内务府银库’!”

文祥不说话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