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一章 咱们回家

乱清 第九十一章 咱们回家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轩军的战斗力,是在美国的大环境中、以美国北方强大的工业能力为前提的,失去这两点,一切都会不同。

回到国内,如果中国的大环境长时间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轩军不可避免地会沉沦、堕落,最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像现在的湘军,日后的淮军,还有,原时空的北洋舰队。

另外一方面,如果中国不尽快实现工业化,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拥有自己的强大的军火工业,轩军的战力很快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近现代战争的消耗极其惊人,库存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另外,战争中指挥通讯、交通运输、后勤保障等,有赖于一个庞大的近现代工业体系的支撑,此间种种,绝不是仓库里面的一堆枯燥的数字可以概括的。

这一点,美国之行给了关卓凡特别深刻的感受。

原时空的中法战争,陆地上中国取得了局部的胜利,法国内阁因此而倒台。李鸿章等却力主和议。当关卓凡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何李鸿章如此“软弱”,葬送大好局面,甚至迫害主战的将领,简直“卖国”!

后来他明白了,不管李鸿章其他方面有多少值得非议的地方,但在这件事情上的主张是完全正确的。当时的胜利者中国已经耗尽了战争潜力,而失败者法国才刚刚开始动员。不趁着局部的胜利达成一个可以接受的和议,再打下去,一定由胜转败。最终全局糜烂。不可收拾。

这就是有没有战争潜力的区别。

近现代的战争潜力。来源于成体系的工业。

说到底,这是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区别。

不认清这一点,不承认这一点,就会永远被人扁。甚至,亡国,灭种。

那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呢?

原时空的洋务运动?

不是说一点成绩没有,但整体而言。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病骨支离的肌体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几个制造局不过是病体表面涂抹的几块腮红。而且,就是这一点点缀,也是低质量、低水平、低效率。

当时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如李鸿章之流,建立各种工矿企业的过程,也是从中分肥往自个兜里揣银子的过程。而且,对自肥的兴趣,恐怕超过为国家“建立自主工业”的兴趣。以致国家财政投入十块钱,往往只有两三块钱的产出。

至于各自为政。把自己创建的企业和军队视作自己的禁脔,其他派系的人固然不能碰。连国家也轻易动不得,就更不消说了。

在这些企业和军队内部,不管壳子如何光鲜,运行和管理本质上还是旧官场、旧军队那一套,哪来的竞争力、战斗力?

这些情况,非独李鸿章为然,其余如左宗棠等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差异只在程度而已。

这是大环境使然。关卓凡想,如果自己处在和他们同样的位置上,大概也会是同样的做法。

但现在自己和他们不是处在相同的位置上。因为“追求”不一样,自己所谋,远远大于他们孜孜以求的功名利禄。

对于自己来说,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之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犹如左手之于右手,为获得更大的利益,绝不会提前把必须的投资吃掉;而既然左、右都是自己的,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自己不但不会这么做,也不能允许别人这么做。因为,你这么做,等于在割我的肉。

关卓凡看来,办企业,可商办,可官办,但万万不可“官督商办”,这等于官商勾结,一起挖国家的墙角。

商办不消说了;这官办,需要找到极有操守、极有能力的人来主持。

不论商办、官办,或者说,不论“私有”还是“公有”,关卓凡以为,像中国这种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计划经济”。

工业化早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原始积累,需要引导甚至强迫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工业里面,此非“计划经济”不能办。“公有”固如此,“私有”亦然。原时空的日本、韩国,在其工业化形成和所谓“经济起飞”阶段,莫不如是。

“计划经济”的实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以做保障。像现在的朝廷,名义上君主乾纲独断,其实是几架马车勉强拼在一起拉货,随便一个所谓清流的折子都可能打消一项重大国策,是根本没有能力保障“计划经济”的实施的。

而中国守旧力量无比强大,连“地球是圆的”都无法想象,不可指望通过辩论、讲道理神马的来说服他们支持改革,只能硬干,反对者须以铁血手段清除,这个也非高度集权不能行的。

比如修铁路、架电报线,难道非得辩清楚这些个东西不会“妨地气、害神元”才办得?

那还能办成什么事?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关卓凡认为,“流血”没错,但可怜的谭嗣同把话说反了,要流的,应该是反对变法者的血。

为此,关卓凡甚至不排除发动一场规模适度的内战。

至于“启发民智”什么的,根本缓不济急。宣传很重要,但以中国之现状,所谓宣传只能自上而下强行灌输,指望自下而上形成足以影响大局的舆论,完全与虎谋皮;民间自发的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宣传,死水微澜,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这些,都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集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工业化一定会动中国最强大的一个阶级——地主和士绅阶级的奶酪的。

两汉以来。这个阶级才是中国两千年来的真正的统治阶级。皇帝不过是他们的一个代言人。

清朝后期。支持爱新觉罗家族为核心的满洲贵族集团的统治的主要力量,已经不是旗人,而是汉族的士绅和地主阶层。这一点,慈禧和恭王,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当满清贵族集团可以代表汉族地主士绅利益,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就可以维持;一旦汉族士绅地主认为你不能代表我的利益,比如你弄个什么“皇族内阁”出来,爱新觉罗家就得下台滚蛋了。

这个阶层。控制着资金、土地、劳动力,还有基层政权。

工业化需要的,恰好是资金、土地、劳动力。另外,工业化是一种高度分工、有序组合的生产活动,必须通过基层政权,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动员和组织。

你有的,我都想要。

关卓凡自问没有能力将这个阶层连根拔起,如何控制、削弱、演化这个阶层,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与之共存,是关卓凡今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这个“控制、削弱、演化”的过程再小心翼翼。也会引发激烈的反应和冲突,甚至战争。

这一切。通通需要“高度集权”。

欲行“高度集权”,关卓凡就必须先取得国家的最高权力。

这条路上,其他的都好说,唯有一个障碍,或者说是“心理障碍”:慈禧。

毕竟,她也算是“他的女人”。

这个时候的慈禧,对国家来说,所作所为还是很正面的。

简贤任能,支持汉员和洋务,能够控制住自己对于奢华享受的**。

慈禧聪明天生,但囿于学识见闻,她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她当然不可能成为商鞅和彼得大帝,但关卓凡认为,比之学识更丰、见闻更广的恭王和李鸿章,慈禧差不到哪去。至少,恭王和李鸿章等人需要的支持,她都给了。

原时空慈禧的变化,发生在慈安暴崩、她成为唯一的太后、掌握了绝对权力之后。

慈安暴崩,慈禧的嫌疑是很大的。但原因绝不会是传说中的什么慈安以咸丰生前“密诏”相迫,慈禧乃毒杀慈安。

政治不是唱戏,皇帝临死前的责任是指定好接班人,做好接班的安排,没有更多的了。妄图介入自己死后多年才可能产生的最高权力争夺,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是严重的“越权”,是对后代皇权的严重侵犯。

皇权发展到清朝,分际已经非常明确,皇帝会小心不越过应有的界限。咸丰又不是强势的皇帝,不可能做这种小说家言的荒唐事。

关卓凡认为,原时空,安德海的死,才是逼迫慈禧萌动杀机的最重要原因。

安德海出京,一定是得到慈禧的允许的。但安德海一离开慈禧的直接庇护,皇帝、恭王、地方督抚便行动起来,紧密配合,像宰一只鸭子那样,杀掉了安德海。

其中,也能见到慈安若有若无的影子。

事前,没有任何人跟慈禧打任何招呼。

谁都知道,安德海是圣母皇太后最亲信的人。他再罪大恶极,招呼总要和圣母皇太后打一声吧?

这个“圣母皇太后”,到底有多少份量呢?

可以想见慈禧的震撼。

她一定会把这件事看成某些人对自己的严重警告。如果自己不如某些人之意,如果某些人真的动了异样的心思,自己这个所谓的圣母皇太后,完全会被轻松地送入冷宫,甚至,可能有更加不堪言之事。

原来,上有慈安,下有恭王,现在,多了一个皇帝,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和自己怎么都不对付。

这几个,眼看着都成了自己的敌人。

怎么能够不寒而栗?

彻底消灭落入那种可怕下场的可能性的唯一办法,就是自己掌握最高的、绝对的权力。

这个权力在哪里?在慈安那里。

那么,怎么拿过来呢?

太简单了。

关卓凡想,换了我,也受不了这个刺激,也禁不住这个诱惑啊。

慈安的死因,应该在那个时候就种下了。

“绝对权力”这个东西,犹如毒品,沾上了就戒不掉。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无效,主政者当然要负责任,要求更彻底、更激进改革的人士当然会要求更换主政者。于是,为维持手中的“绝对权力”,慈禧不可避免地向保守派寻求支持。

这个时候的慈禧,才真正走向了时代和国家的反动。

关卓凡想,这一切,最好都不要发生。

如果慈禧能够在接触到绝对权力之前就退出政治的核心舞台,对她好,对慈安好,对国家好。

政治这种事情,还是留给男人来做吧。

毕竟,你也算是我的女人。

想的很美,有实现的可能吗?

关卓凡叹了口气,他没有把握。

回到国内,入军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有几块地盘、几个位子,要想办法抓在手里。

在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全面的改革之前,要想办法维持轩军的战斗力。

轩军不能歇下来,要找仗打。战争是维持战斗力的最好方式。

这些战争,都是应该打甚至必须打的,至少,产出都比投入高。

还有,轩军的军装和仪注,必须完全按照西式军队的来,不打一点折扣,不搞初到美国时的“对外美军,对内大清”那一套了。

这一点很重要。军装、仪注和战斗力密切相关。近现代军装的意义之前讨论过,不再赘言;近现代军队的仪注,其实反应了近现代军队的纪律和层级的内核:尊严、平等。这是士兵们的勇气和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两支军队:一支军队,下级挺胸昂首给上级敬礼,上级还礼;一支军队,下级见到上级就磕头打千儿,上级心请好的时候抬手虚扶一下,说一声:“起来吧。”

请问,哪一支军队有战斗力?

而且,这可以在心理上将轩军和国内其他军队区隔开来,培养轩军一览众山小的自我意识,增强轩军的荣誉感,这些,能够有效抵抗周围环境对轩军的下拉作用。

总之,和刚到美国的时候刚好倒过来,对外什么仪注再说,轩军内部,只要穿了军装,百分百美军范。

说不定会有人啰嗦,但压力一定要顶住,“西法练兵”,这就是“西法”。

下一个阶段,轩军发展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海军上了。

想到即将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铁甲舰队,关卓凡就浑身发热。

原时空,海军既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大的骄傲,也是最大的耻辱。这个场子,由我来找回。

还剩下什么呢?嗯,那只高卢鸡,那头约翰牛。

对法国,关卓凡已经有了一套预案,并已开始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对英国,关卓凡希望,在自己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启衅之前,日不落帝国已经由于某种原因,被相当程度地削弱了。

听起来天方夜谭,但事在人为。

毕竟,我是大预言家。

写了满满的三页纸。放下笔,关卓凡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吐了一口长气,闭上了眼睛。

然后,睁开眼睛,擦着一根火柴,凑了上去。

烧焦的纸张蜷曲起来,火光跃动。

好吧,咱们回家。

*(未完待续。。)

ps: 第五卷《星条旗之殇》至此完结,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明天开更第六卷《中央机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