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八十五章 新时代

乱清 第八十五章 新时代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出乎关卓凡的意料,罗伯特.李其实是个小个子,远没有后世无数美术作品中的他那么高大。

李穿着笔挺的灰军装,马靴铮亮。腰悬一口刻花佩剑,上面还镶着宝石。全身上下,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十分气派。

关卓凡不知道在这种情势下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关卓凡自己,“整齐”还做的到,“干净”无论如何做不到,靴子上满是泥点。

格兰特就更不用说了。这位联邦军队的总司令,穿着一件列兵穿的脏兮兮的衬衣,泥点什么的不但靴子上有,裤子上也到处都是。也没挂佩剑。关卓凡好歹还挂了佩剑。

这一幕在后世成为扬李贬格的一个小小依据。但关卓凡想,中既不足,必形于外,胜利者不用撑场面,失败者——再伟大的军人,现在也只能通过这些东西来维持自己的尊严和骄傲了。

罗伯特.李也很意外,不是对格兰特,是对关卓凡。没想到这位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横扫邦联的中国将军如此年轻。

三个人互相敬礼,互道仰慕,然后围着客厅中间的一张圆桌子坐了下来。

双方的部下站在各自的主帅身后,威尔曼.麦克林的客厅挤的满满的。

格兰特开始和李“叙旧”。他说,他和李其实是见过面的,那是在美墨战争期间。

李微微一愕,抱歉地说,我不记得你那个时候的模样了。

他们俩在美墨战争期间还真见过面。

当时格兰特是团里的军需官,军衔少尉。有一次去司令部送信。在门外被一位上尉拦住了。上尉军容严整。几乎一尘不染;而格兰特经过长途奔波。浑身上下像刚从土里面挖出来一样。

上尉很客气地请少尉稍微整理一下军容,再去面见总司令。

这位上尉,就是罗伯特.李。

关卓凡想,人生际遇这种事,真是既奇妙又荒诞。美国两个最重要的军人平生第二次相遇,还是一个整洁,一个邋遢。只是时已移、势已易,个中五味。令人叹息。

讲完这件轶事,格兰特又往其他的鸡毛蒜皮的不相干的事情上扯。

关卓凡有点奇怪:他想干什么呢?

略一思索,明白了。

格兰特不好意思、或者说“不忍”提到“投降”二字。

罗伯特.李虽然已经举起了白旗,但在美**人——包括格兰特——的心目中,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关卓凡正想婉转地提醒一下格兰特,李开口了:将军,咱们来谈一谈投降的条件吧。

格兰特表示,邦联军官可以保留手枪、马匹和私人财物;士兵放下武器后就可以返回家乡,“永不受合众国政府的侵扰”。

关卓凡明显能够感觉到李的宽慰。

李剩下的唯一问题是:邦联骑兵不少是自备马匹的。是否可以保留?

格兰特很痛快:可以。

然后格兰特问李:手下有多少人马,是否需要口粮。

李说。他已不再知道具体的数字。他能够确定的是,所有的官兵,从将军到列兵,都在挨饿。

格兰特说,愿意向他们提供两万五千份口粮。

一直从容淡定的罗伯特.李,第一次表现出激动的神情。他说道:“非常感谢。这对我的部下来说是最好的消息。而且,这会对双方的民众的和解起到巨大的作用。”

参谋抄好受降文本,三位主帅先后在上面签字。

李签完字后,分别和格、关二人握了握手,然后首先离开了威尔曼.麦克林的家。他跨上坐骑,向自己的军营缓缓而去。

将旗飘摇,人影落寞。

联邦士兵开始欢呼,炮兵开始鸣放礼炮。

格兰特下令停止这种做法。他对关卓凡说:“我们不必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内战结束了,叛军士兵又是我们的同胞了。”

南军的营地方向开始传出隐隐的哭声,哭声愈来愈多,终于,一个时代结束了。

不久,南边传来消息:约翰斯顿在北卡罗莱纳州向谢尔曼投降。

美利坚大地上,对联邦政府的成建制抵抗已不存在。

美国内战,算是正式结束了。

新的时代既已开始,就要预为绸缪。

归期初定,在离开美国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个是要重组第三师。洋兵不愿意去中国的,原则上就地复员退役。内战结束后,美军大规模裁减遣散,松江军团略略先走一步而已。

然后再招用一部分军事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素质较佳的新兵补充进来。经过调查估算,有把握组成一个白人团,两个黑人团。

对第三师的洋兵,轩军如此定位中国:这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幅员比美国还要广大,没有任何种族歧视。

待遇方面,白人士兵数字上比在美国当兵略低,但特别说明:中国物价也低。日子能够过成什么样,轩军中原先的洋兵洋将可以现身说法。

黑人士兵的军饷和在美国时基本持平,待遇等于是变相提高了。

第四师的一个华工新兵团并入第三师。

另外,骑兵师里面有一个骑兵营是由美国南方贫苦白人组成的,他们大多愿意到中国去,于是在当地再补充一点新兵进去,这个白人骑兵营的编制保留。

关卓凡一直想把美国马引进中国,这个白人骑兵营里面不少人都有丰富的畜牧业经验,可以发挥作用。

一个是工兵。

关卓凡很想从谢尔曼那里挖一部分工兵走,但所获有限。谢尔曼倒是大方,但战后美国会进行大规模建设,工兵的出路都很好,愿意去中国的不多。而同一支部队,不同兵种待遇又不能相差太远,以免其他部队心理失衡。

最后乃以“顾问”名义,高薪招用了一部分谢部工兵骨干,不算现役军人编制。

一个是炮兵师。安德森对战后的情形看的很清楚,明确表示,愿意到中国去。一部分炮兵教导队成员也有相同的意愿。而且,经安德森的手,招用了一部分炮兵经验丰富的在役和退役老兵,其中甚至包括西点毕业的。

一个是斯潘塞。斯潘塞就比较犹豫了,他还看不清楚战后的局面。斯潘塞对关卓凡是很感激的,表示双方可以任何方式合作,包括入股。但是整体搬迁到中国去,他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不过不着急,关卓凡原计划也不是回国的时候就把他带走,工业尤其是军火这种重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上中下游共同组成一条产业链。国内暂时还没有配套的产业、设施、人才,斯潘塞现在就过去,反倒功力会打折扣,预为之备就好。

一个是查塔努加的人员和物资。查塔努加还有轩军一部分人员,以及相当数量要带回国的“战利品”,现在就得开始打包向纽约发运——轩军将从纽约上船回国。

一个是阵亡将士的移灵。

轩军的阵亡将士主要埋葬在两个地方:查塔努加和阿拉图纳。移灵后遗体要做“轻烧”等防腐处理,然后才能正式入棺,发往纽约。这个工作量不小,也得现在就着手了。

一个是轩军的军饷兑换。

来美国之前,美国政府答应,轩军回国的时候,士兵们手上的“绿背”兑换成白银。这个事情必须处理得很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银价的异常波动。联邦政府财政部很早就开始储备各种贵金属货币,加上战后要“捐赠”给中国政府的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现在已基本达到了预计的数字。

至于叶茂,关卓凡让他还呆在美国。

这个小伙子看来确实是个能干的,可以给山度士打个下手。他主要的工作还是他的老本行“人事经理”,因为接下来,关卓凡有一个在美国大规模招聘人才的计划,各行各业,工商农医,无所不包。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是关于林肯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