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二八章 竟是谁家之天下

乱清 第一二八章 竟是谁家之天下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4:53 来源:笔趣阁

关卓凡带了一众官员,全套公服,在藩司衙门的大门外,肃立迎候,终于把许庚身的轿子等到了。

虽然是故人相见,但大堆的属官在侧,两人都不便显得太亲热,而且许庚身是钦差的身份,彼此只能依礼节相见,然后寒暄几句,请到侧厅,由几个人人陪着用茶,说些言不及义的闲话。这才知道,原来朝廷是两路宣旨,都是自天津坐船南下,一路去往江宁,另一路则是来上海的许庚身了。

稍待片刻,赵景贤来亲请,说是人到齐了。于是一行人簇拥着许庚身进了花厅,自去下首跪接圣旨。请过圣安之后,看许庚身从跟班捧着的托盘中,拿起一封谕旨,先将目光向下扫视一轮,这才开读。

“本日接关卓凡、曾国藩六百里加紧折报,奏复江宁攻克详情,逆首自裁,贼党悉数歼灭,并生擒洪福瑱、李秀成等逆酋,朕览奏之余,实与天下臣民同深嘉悦!”

这是帽子,接下来是大段大段引述原奏折里面的战报,也是过场。关卓凡知道,下面的才是戏肉。

“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自咸丰三年于湖南首倡团练,创立舟师,与塔齐布、罗松南等屡建功勋,克复武汉诸城,肃清江西全境。东征以来,由宿松克潜山,进驻祁门,迭复徽州郡县,遂拔安庆省城以为根本,分檄水陆将士,规复下江。兹幸大功告成,逆首诛除,实由该大臣算无遗策。谋勇兼备。知人善任。调度得益。曾国藩着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锡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关卓凡在心中一笑:曾国藩也有一支双眼花翎了,比自己还是晚了那么一点儿。不过曾国藩是文臣,得到这支翎子,尤为不易,不像自己是占了御前侍卫这个身份的便宜。

他知道。接下来,就该轮到曾国荃了,这是史有明载的事情,亦是可以意想到的事情。兄弟二人,同一天里进爵,一人封侯,一人封伯,也算异数了。

谁知道,竟然不是!

“御前侍卫、江苏布政使关卓凡。”许庚身特意顿了顿,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所有人的目光。哗地一下都转了过来,关卓凡的脑子亦是轻轻嗡的一声。连忙竖起耳朵,用心去听。

“初赴上海,以一旅轻师,独任艰巨,苦心经营,遂告成军,两破李逆秀成之伪众,扫荡妖氛,遂保松江宁靖。率兵西指,与李鸿章等连克苏常,继与曾国荃会攻伪城,联手擒获巨憨。奏保华尔、福瑞斯特等洋员入籍,迭立功勋。所部水师,于太湖击破唐正财,为苏省战事之关键。坚忍耐劳,公忠体国,于旗员之中,最是异常出色。关卓凡着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锡封三等嘉勇侯,世袭罔替!”

老子也封侯了?关卓凡目瞪口呆,心说我家晴晴那幅“马上封侯”图,果然有点邪门……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他的心中,忽有所感,一时辨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至于那个“太子少保”,算是荣衔——太保是保卫太子安全的,少保则是太保的副职。关卓凡心想,曾国藩那个“太保”,纯粹是虚衔,倒是老子这个“少保”,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仅保过太子,更保过太子他娘。说起来,今天得的这个侯爵,说不定就跟太子他娘的撑腰,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关系。不过当初的太子,现下已经做了皇上,而这位皇上,大约是不会再有太子了,那么自己这个少保,又该去保哪个呢……

他是在这么胡思乱想,许庚身却不晓得他脑子里这些腌臜念头,自顾自地宣读下去。

曾国荃果然封了一等伯,爵号是“威毅”,也加恩赏了双眼花翎。李鸿章封三等伯,跟关卓凡就差出老大一块去了。另外,湘军信字营的管带李臣典,以挖掘地道成功,轰破江宁城墙的功劳,封了一等子爵,萧孚泗以跟轩军“联手擒获逆酋李秀成等”的功劳,封了男爵。不过李臣典本人无福消受这个恩荣——破江宁之后,他屋子里天天放着五六个光屁股女人,日夜宣淫,终以纵欲过度,旧病复发,在第六天上一命呜呼了。

下面该轮到轩军的将领了,关卓凡再一次竖起耳朵去听。

丁世杰,封二等子爵,实授江南提督。

张勇,封一等男爵,加提督衔,实授狼山镇总兵。

伊克桑,封一等男爵,加提督衔,实授苏松镇总兵。

这三个人得了“五等封”,固然靠了一年多来累积的战功,不过一锤定音那一下,还是在于一举擒获和击杀“伪幼主洪福瑱、逆酋李秀成”,以及洪仁轩、洪仁达、洪仁发、萧有和、林绍章这些最具分量的“伪王”。而且伊克桑的得封,多少还因为他的身份是旗人的缘故。

在关卓凡来说,伊克桑不仅能打,忠心,还是他树立的一个榜样,和一块很好的挡箭牌,庶几可以遮住满洲亲贵们的悠悠之口。

华尔赏头品顶戴,赐黄马褂,加巴图鲁称号,封一等轻车都尉

丁汝昌,赏穿黄马褂,封一等骑都尉,实授下江水师总兵。

福瑞斯特,加巴图鲁称号,赏二品顶戴,记名总兵。

姜德、吴建瀛、白齐文这三个,升了从二品的记名副将,而图林亦以累积的军功保案,亦得了副将的衔头。

魁字团的团官郑国魁,凭借青浦和苏州两次劝降的劳绩,授三品参将衔。两名洋舰的舰长——大小爱德华,以太湖之战的功劳,亦授参将衔。

林字团团官刘玉林,先字团的署理团官方济成,禄字团团官展东禄,得了从三品的游击衔。

不仅如此,而且江苏省编内的武官实职,自江南提督以下,两镇总兵、副将,提标中军营参将署以下,各协各标的参将游击都司等实职,大半落入轩军之手。

那么,也就是说……

关卓凡还在琢磨,许庚身已经自托盘上另拿起一份上谕,悠悠展读。

“三等伯、江苏巡抚李鸿章,自离安庆赴任江苏巡抚以来,实心任事,办理军务民政,堪称杰出。惟豫皖数省,捻祸仍频,朝廷用人,岂肯因循。特命李鸿章移任安徽巡抚,并所部淮军,即日开拔,宜将得胜之师,戮力追缴,不可稍存畏难推诿之心,则功成之日,朝廷岂吝赏赐乎?其苏抚一职,未可空悬,着加恩赏授关卓凡江苏巡抚,授赵景贤江苏布政使,授刘郇膏江苏按察使。望以上诸大臣仰俯圣心,协心同力,是以为幸!”

李鸿章的出处,到底有着落了。他是安徽人,现在回安徽去做官,原本是不合规矩的事情——清朝的规例,官员不得在籍贯地五百里之内为官,但军兴以来,早已顾不得这许多了,谕旨里说“朝廷用人,岂肯因循”,便是这个意思,何况以淮军去平安徽的捻乱,也算得上是人地相宜。

不过说到底,人人都知道,李鸿章的调离,乃是因为要替关卓凡腾出苏抚的位置来。朝廷当然也知道李鸿章有所委屈,因此先在这份谕旨里面,把李鸿章夸了一通,然后隐隐悬下了赏格,“功成之日,不吝赏赐”,作为一个抚慰。

这份谕旨念完了,许庚身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各位请起。”他将手虚扶一下,说道,“关侯爷,这可要给你道喜了!”

“星叔,这怎么敢当?”关卓凡拱手抱拳,作了一揖,“你是天使,海上奔波万里的辛苦,我还没有谢你!”

跪满了一厅的人,这才敢起身,彼此相视,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朝廷的这一次封赏,普降甘霖,皆大欢喜,不过现在要做的,自然是向许庚身学习,先替新晋的关侯爷贺喜。

“同喜,同喜,都是仰仗诸位的大力,关某才有今日。”关卓凡沉静地微笑着,一一还礼,然而在心里面,却恨不得攥紧拳头,爽爽地大喝一声。

江苏是老子的天下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