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一六章 满汉之别

乱清 第一一六章 满汉之别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那天在阎应元祠堂里见到这个小姑娘,先是灯火昏暗,继而是被那位老人的所震惊,一直不曾留意打量过她,现在看过去,虽然身形娇俏,但却并不“单薄”,怎么也不信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

“杨婉儿。”小姑娘垂首答道。

“今年多大啦?”

“……十五岁。”

关卓凡心说,难怪觉得她懂事。十五岁,那真也不算小了,在这个年代,尽有十三四岁就嫁人的。

“你爹爹妈妈呢?”

“前年闹长毛的时候,死了……”杨婉儿的声音,似乎又开始有点哽咽。

“那你们家在江阴还有什么亲戚……或是朋友没有?”

“没了。”杨婉儿小声说道,“我们家是乐户,别人都不乐意跟我们来往。”

“哦……那你知不知道,你爷爷在祠庙里守祠,有多少年了?”

“原来听我爹爹说,从我曾爷爷过世,有二十几年了。”

听她这么说,关卓凡心中大是感慨:这一家人,称得上是忠肝义胆!

“你知道你祖上是什么人么?”

关卓凡这一问,让杨婉儿迟疑了——祖上是谁,自然是知道的,但是爹爹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是犯忌讳的事情,不可以对外人说起。不过这位“关大帅”,和善得很,语气里似有一股说不清的亲近之意。那天晚上,他不仅放过了爷爷,而且派了医生来给爷爷治病。又让人照料了爷爷的后事。说起来。算是恩人。

“我爹爹说,我们家祖上是阎大将军身边的家将,杨起同。”姑娘用极轻的声音说道。

果然,关卓凡跟刘郇膏交换了一个眼色。

“你不用害怕,乾隆爷御准给阎公建祠,就是说他是忠臣,你家世代守祠,自然也是忠臣。”关卓凡顿一顿。问道:“你跟爷爷,又是靠什么过活?”

“公所里,每个月给爷爷送三十斤米,八百文钱。”

“那爷爷现在不在了,你有什么打算没有?”

“我有功夫,想找个草台班子,去跑解马。”

跑解马,就是跑江湖卖艺。她有功夫在身,关卓凡倒是意外得很,不过想一想。乐户人家,多半是她爹妈传给她的。也就不奇怪了。

“婉儿姑娘,现在是乱世,你一个人跑江湖,那可不是办法。既然你在江阴没有亲人,我送你到上海去,你愿不愿意?”

杨婉儿一直垂着头,听了这话,不免抬头向上一望,结果两个人都吃了一惊。

杨婉儿吃惊的,是本以为刘先生口中的这位“关大帅”,无论如何也是个四五十岁的人。那天晚上在祠堂里,她只顾在地上磕头求情,不曾敢望过一眼,哪里想到竟是这么年轻的一位青年将军?

而她现在虽只抬头一瞥,关卓凡却已见到她一张秀丽的瓜子脸庞上,一双大眼睛晶莹纯净,颊边微现梨涡,人虽然略显稚嫩,却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无疑。

这一下,关卓凡倒是犹豫起来了,自己这么热心,在刘郇膏的眼中看来,会不会以为自己是别有用心呢?

不过这份犹豫,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自己心中坦荡,又何必在意旁人如何看待?

杨婉儿只是抬头一望,随即便又垂下头去,脸色却愈见苍白,小声说道:“大帅对我恩重如山,不管把我送给谁,婉儿都没有二话。”

这就走到“卖身葬父”的路子上去了,不过也可见这个杨婉儿,真是个极懂事的姑娘。

“婉儿姑娘,我怎么会拿你去送给人?我是找人来照顾你。”关卓凡笑了,转头对刘郇膏说道:“刘先生,你找一条船,让图林派几个人,把她送到上海,交给……”

交给谁呢?他一时踌躇起来。扈晴晴还是个姑娘家,未见得愿意;杨坊是现任的上海道,不方便;要说交给利宾,他家里那位“小棠春”,也嫌年轻了一点儿。

“交给雪岩的那位罗四太太好了。”他想到了这个最合适的人选,“说清楚是我的托付。”

“成,我立刻办。”刘郇膏笑着应了,问杨婉儿:“你还有什么要收拾的东西没有?”

“爷爷的后事都办完了,我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了。”杨婉儿摇头道。

“那你谢过大帅,咱们这就走吧。”

“谢谢大帅,谢谢刘先生。”杨婉儿又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迟疑着走了两步,回过头来,怯生生地问了一句:“大帅,你是汉人,还是……满人?”

这让关卓凡怎么说?目瞪口呆之余,跟刘郇膏面面相觑了半晌,才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拿一句冠冕堂皇的官话来敷衍。

“这个么……满汉一家。”

*

时进三月,京城街面上树木的枝头,也开始有了绿意。宫内的御花园中,一些开得早的奇花异卉,亦已经在争妍斗艳。

养心殿里的慈禧太后,此刻却无心欣赏这一些往常她最喜欢的春意,因为南边的战事,既有让她高兴的消息,亦有让她着急,甚至是不满的地方。

正在替江苏战事做小结的曹毓英,用一段话收了尾。

“长毛在常州一带的三个伪王,陈承琦死在轩军的白齐文手里,黄子隆死在淮军的副将周寿昌手里,常州则是跟苏州一样,由轩淮两军夹攻,最终是轩军先破城,不过陈坤书是由淮军的郭松林所击杀。这三个王一死,常州附近便有残余的长毛,也无力再兴风作浪。所以说苏常两战打完,江苏便算是底定了。”

“怎么好算是底定?”慈禧问道,“不是还有江宁?”

她这一问,恭王和几位军机面面相觑,一时谁都没有接话。

“打破常州已经快一个月了,要说让军队休整,也该差不多了。”慈禧平静地问道,“李鸿章和关卓凡两个,还在按兵不动,那是什么道理?”

什么道理,是明摆着的,但这话很不好说。恭王掂量了一下,还是避实就虚,先宕开一笔。

“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发了廷寄给李鸿章,督促他们尽快西进。现在还没有动,或许是粮草军械尚未齐备,又或者是周围的匪情尚未扫清。是否另下一道谕旨,再催一催?“

“我看呐,也不见得是匪情尚未扫清,多半是他们心中那个疙瘩,尚未扫清!”慈禧的眉头皱起来了,说话的声儿也略略大了些,“我就纳闷儿了,李鸿章卖他老师的面子,不愿意去得罪曾国荃,也就罢了。关卓凡碍着什么,也屯兵常州,迁延不肯进兵?”

她先开了头,底下人的话就好说了。

“太后圣明,万事都在圣鉴之中。”曹毓英跪在地上回话,要替关卓凡辩护两句,“李鸿章到底是江苏巡抚,虽说是轩淮两军分兵合进,可关卓凡也要看看李鸿章的意思。”

“看李鸿章的意思!”慈禧一时激动起来,口气就有点不对了,“他自己身上也加着巡抚衔,赏着一等轻车都尉,赐着双眼花翎,又刚抬进了正黄旗!我——我们姐俩,可不曾有哪点亏欠了他,他做事情,也要摸摸自己的良心!”

这几句话有点不伦不类,不像是个高高在上的君主,倒像是个寻常的小妇人在赌气的样子,这让底下的一干大臣,如何接口?

“妹妹,”慈安轻轻咳嗽了一声,“要不,就像六爷说的,下一道谕旨,再催催好了。”

有慈安太后这句话做铺垫,恭王立刻便接上了话头。

“是,难怪太后要生气。不过说起来,关卓凡的轩军倒是在打的——方才曹毓英也说了,他手下的姜德和吴建瀛,已经打下了丹阳,华尔也打到了句容,离开江宁也不算远了。关卓凡是受恩深重的人,只要实实在在的催一催,他必定不会辜负两位太后和皇上的圣心。”

慈禧意识到自己的小小失态,抱歉似的向慈安一笑,沉静下来,点了点头。

“既然是下旨,也不能光说关卓凡一个,李鸿章也得说一说。这不是讲私恩,是讲国家的大义。朝廷靡费兵饷,他们在常州多待一日,洪秀全就在江宁多抗一日,让他们自己想想,这对吗?”

“是!”恭王承了旨,躬身答道,“臣等这就下去拟旨,严督李鸿章关卓凡,即刻统兵西进!”

(谢谢艾美艾美和其他书友的打赏,谢谢把保底月票投给狮子的书友,今天开始恢复二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