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零七章 反攻、翻盘,冤案、铁案

乱清 第三零七章 反攻、翻盘,冤案、铁案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胡威落网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胡威之落网,可算是“自投罗网”。

颇出乎唐景崧、阮知方等人的意料,胡威逃出皇城之后,非但没有赶在四门紧闭、全城大索之前,逃出京城,反而留在城内,藏了起来。

第二天,入夜之后,他从藏身之处溜了出来,开始行动。

做什么呢?

“反攻”,“翻盘”。

前文说过,禁军分为“内卫”、“外禁”,部分“外禁”参与了“丁导之乱”,叛乱敉平之后,由管带“内卫”的胡威,节制全部禁军;胡威有一个刎颈之交的结拜兄弟,叫做阮秀,原在“内卫”当差,胡威接手“外禁”之后,提拔阮秀管带“外禁”的右军,他“反攻”、“翻盘”的赌注,就押在阮秀身上。

阮秀见到胡威,大吃一惊,嘴唇都有点儿哆嗦了:哎,我说哥哥,现在全城大索,到处正在抓你,你咋还在这儿涅?

待听了胡威的“反攻”的计划,嘴上不出声,心里却连连叫苦:

哎哟我滴个天爷,你介不是叫我把头往老虎嘴里伸吗?!

胡威兀自封官许愿:大功告成之后,哥哥我做勤政殿大学士,兄弟你就是兵部尚书!

阮秀心想:没脑袋的兵部尚书?

“大哥,你不晓得,‘外禁’的这些个兵,都是软脚蟹,打不了正经仗的!平日里,最大的本事,就是欺负老百姓,顶多、顶多……抓几个小毛贼罢了!这个,若跟钦使护卫团见仗,我怕……”

胡威大皱眉头,“打不了正经仗?那‘丁导之乱’又怎么说啊?连造反都敢,还说‘打不了正经仗’?”

“唉!”阮秀说道,“‘丁导之乱’是被逼无奈啊!圣上逼着‘外禁’的兵替他起‘万年基’,工程浩大,工期紧急,又不给够吃的,如果不造反,不是擎等着累死、饿死吗?”

“万年基”就是陵寝,嗣德王的陵寝称“谦陵”。

“再者说了,”阮秀继续说道,“这个反,造来造去,不是也没造成吗?连个大宫门都攻不进去!”

“这……”

“还有,大哥,‘丁导之乱’的时候,咱们‘内卫’擎天保驾,同‘外禁’的叛军,杀的血葫芦似的,我手下的这支兵……呃,你晓得的,当年是尊室菊管带的,是参加过叛乱的呀!这个……可不见得个个都服我啊!平日里还好说,可是,叫他们跟着我再造一次反?我怕……呃,号召不起来啊!”

胡威火了,“什么叫‘再造一次反’?瑞国公是大行皇帝唯一子嗣!大行皇帝驾崩前亲口说了,‘传位于瑞国公’!瑞国公继皇帝位,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这一回,咱们还是擎天保驾!造反的,是阮知方、张庭桂!是清国”

说到这儿,想起清国是宗主,越南是藩属,天底下没有宗主造藩属的反的道理,只好打住,改口道:

“你哪儿来的这么多藉口?哼,我看,你就是胆小!就是贪生怕死!就是……忘了咱们生死兄弟的情分!”

你一句,我一句,两个“生死兄弟”吵了起来。

胡威到底是大哥兼老上司,积威已久,最后,阮秀忍气吞声的说,好吧,就照大哥的意思办!不过,你得让我先跟下头的人打个招呼,先……布置一下再说!

安置好了胡威,阮秀悄悄的叫过来两个亲信也是他的结拜兄弟,把事情说了,然后问,你们说,咱们何去何从啊?

两个亲信异口同声:

第一,以卵击石的事情,绝不能做!

第二,内阁和枢密院联署的命令,说得清楚,“胡威矫诏谋弑,大逆不道,现已解去一切职衔,通缉在案,如若现身,立予捕拿,不吝重赏;若有窝藏乃至附逆情事的,严惩不贷,祸及宗族”则该如何趋福避祸,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

阮秀心中猛地一跳:啊?

两个结拜兄弟苦口婆心:大哥,胡威偷入“外禁”左军,这个消息,迟早是要泄露的!就是现在,说不定已经有人跑去告密了!咱们如果放走了胡威,“上头”也好,“下头”也好,都不会放过咱们的!

这……

大哥,当机立断啊!再迟一些,说不定就赶不及了!就叫人赶在咱们前头了!到时候,非但一件眼看着到手的大功劳没有了,咱们还成了“窝藏”、甚至“附逆”!自个儿掉脑袋不说,一大家子也跟着倒霉啊!

阮秀绕室彷徨,过了好一阵子,终于下定了决心,咬了咬牙,说道:

好,就照你们说的办!

就这样,胡威被他的“生死弟兄”五花大绑,送回了他前一天逃出来的皇城。

有趣的是,胡威的两个亲信,确有先见之明:

胡威偷入“外禁”右军的消息,果然泄露出去了,右军里头,也果然有人跑去告密,阮秀的动作若再晚一步,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

*

胡威落网,颇给唐景崧以鼓舞,他决定照原计划,想方设法,将这个案子办成以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亲富”宗室为主谋的“谋弑”大案。

至于杨义嘛只不过是一个负责执行的角色罢了。

谋之于郑国魁,郑国魁表示,我的责任,主要在军事,政务方面,维卿你尽可以自作主张;当然,定案之前,要向辅政王请示。

请示当然是要请示的,不过嘛,在此之前,先要搞掂越南人

将此案定性为“谋弑”,尤其是把这个罪名安在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亲富宗室”的头上,需要阮知方、张庭桂的支持。

张庭桂表示支持。

张大学士一想到瑞国公等人居然要拿胡威这个“一介武夫”取代他这位“士林宗镜”而为“首辅”,气就不打一处来

“谋弑”好!罪名愈重愈好!这班人,个个都该千刀万剐!

然而,阮知方表示反对。

而且,态度虽然委婉,却非常坚定。

“维公,”他用很诚恳的语气说道,“目下,最紧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新君登基,一件是收拾人心匪如此,政局不能安定!”

顿一顿,“以‘谋弑’加之于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必然要兴起滔天大狱!则瓜连蔓抄,勘磨捶扑,朝野上下,一路哭声,不知……伊于胡底?到时候,人人自危,朝不保夕,‘收拾人心’,又从何谈起?”

再一顿,“另外,古往今来,新君践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恩’没有个一边兴大狱,一边‘克承大统’的道理!若以‘谋弑’加之于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则必然要等到这件大案尘埃落定之后,才能转头去办理新君登基的大事如是,‘大事’就耽搁了!”

张庭桂嘟囔,“也不见得能耽搁多久……”

阮知方不搭理他,继续对着唐景崧,语气更加的恳切了:

“大位虚悬,人心浮动,政局是安定不下来的!而政局若不能安定下来维公,北圻那边儿,咱们即将同富浪沙接战,顺化这儿,若纷纷扰扰,这个……与大局有碍啊!”

唐景崧目光微微一跳,不由看了眼郑国魁,郑国魁面色依旧平静,不过,也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我记得,”阮知方说道,“维公你说过的,辛酉政变,两宫皇太后曾有谕示,‘和气致祥’,因此,顾命八大臣虽大逆不道,却只诛载垣、端华、肃顺等‘三凶’,其余五人,最重的处分,不过充军‘三凶’之外,与逆者竟然尽数保全了!这真正是天恩浩荡!两位慈圣的心胸气度,真正是叫臣下钦服不已啊!”

唐景崧微微一笑,“天朝和越南的情形,毕竟不大一样再者说了,辛酉政变,到底也杀了载垣、端华、肃顺等三人。”

“是,是!”阮知方说道,“不过,我想……事不同而理同!关键是两位慈圣‘和气致祥’的懿训,咱们做臣子的”

说到这儿,虚虚的拱了拱手,“应该仰体天心、仰体天心啊!嘿嘿,嘿嘿!”

这个话,唐景崧无论如何不能反对,只好点了点头,“是!”

“‘谋弑’为‘大逆’之最,”阮知方说道,“一旦坐实了,律有明文,不分首从,一律凌迟处死!到时候,再怎么‘加恩’,也不过‘斩决’,顶多、顶多,赏一个全尸或者‘绞决’,或者‘赐死’。”

顿了顿,“维公,一旦定了‘谋弑’,咱们可就没有任何腾挪余地了啊!‘和气致祥’四字,是无从谈起了!”

唐景崧心想,我本来也没想什么“和气致祥”、要什么“腾挪余地”我本来就是打的一个“不分首从”的主意。

不过,嘴上没说什么。

“此其一,”阮知方继续说道,“其二,此案若要办,便要办成铁案!要经得起千秋的史评!不然,莫说你我将为后世讥刺,就是当下,恐亦有大可虑者!”

“铁案”、“史评”、“讥刺”云云,暗指以“谋弑”加之于瑞国公、应和公、太平公等,证据不足,有“欲加之罪”之嫌。

不过,重点不在这里

“当下即有‘大可虑者’?”唐景崧眉毛微微一扬,“含翁,这话怎么说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