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一七章 可恨!可恨!

乱清 第二一七章 可恨!可恨!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其实,”赵景贤说道,“弘光帝初立之时,南明的局面,并不太差,至少,不比东晋和南宋的开局更差!本来,就算不能够北上恢复失土,起码,亦可划江而治,孰料……唉,太可惜了!”

话一出口,自觉不妥,什么“恢复失土”?什么“太可惜了”?南明若“恢复失土”,今日之下,大清何在?“太可惜了”?哼哼,你的屁股,到底是坐在哪一头的呀?

关卓凡却毫不避忌,说道:“不错!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不过,可惜的是锦绣江山,亿兆生民;南明的朝廷不止于弘光朝廷,后边儿还有几个我的感觉是,有一个算一个可恨!可恨!”

微微一顿,“有一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南明的朝廷,可恨之处实在太多了!几乎已经没有可怜的容身之地了!”

今天,关卓凡给赵景贤的意外,一桩接着一桩辅政王这几句话,听上去,实在不大像一个满人的口吻呐!

“王爷的‘可惜’、‘可恨’、‘可怜’之辨,实在是……警句!警句!”

“警句?唉!”

顿了顿,关卓凡说道,“可恨在哪里?竹兄,你说‘南明开局,不比东晋和南宋的开局更差’,其实,我以为,南明的开局,较之东晋和南宋,好的不要太多!”

“不要”二字,如果放在北方,一定十分奇怪,不过,赵景贤是浙江人,仕途的大部,也都在江浙一带,入耳虽略觉异样,倒没有什么违和之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东晋和南宋,”关卓凡继续说道,“都是被人家赶过江去的都是逃难!逃出生天,便以手加额了,箱笼家什、锅碗瓢盆什么的,都顾不得了!南明呢?明季战火连天,可是,从来没有延烧到江南,中原、西北、西南,或血流漂杵,或赤地千里,尽有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者唯有江南,独享太平繁庶!”

顿了一顿,“还有,东晋衣冠南渡之时,江南还没有正经开发,说是蛮荒之地,虽不中亦不远;靖康之变之时,江南的繁庶,自然已非东晋可比,不过,较之明季,依旧是远远不及的!”

赵景贤点了点头,“我明白王爷的意思了南明开局之初,不论财力还是人力,其实都远在本朝之上!”

“不错!”关卓凡说道,“还有,本朝入关定鼎之初,只控制了北直隶严格说起来,只控制了京畿一带,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皆非吾所有说的明白点儿,就是‘立足未稳’”

顿了顿,“本来,这是南明最好的恢复的时机!可是,南明君臣包括咱们的史阁部在做什么?嘿,人家要‘联虏平寇’!”

“虏”,就是“本朝”;“寇”呢,就是李闯啦。

关卓凡拿手指点着桌面,“我还记得,史可法的奏疏是怎么说的”

顿了顿,“嗯,‘是目前最急者,莫逾于办寇矣!’”

“‘辽镇吴三桂杀敌十余万,追至晋界而还,或云假虏以破贼,或云借虏以成功’。哎,可不仅仅是‘或云’啊,弘光帝正经下旨,‘封关门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卷、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五万石,差官赍送’!”

“彼时,弘光朝上下,对吴三桂的‘借兵剿寇’,个个兴高采烈,推崇备至,以为其‘功在社稷’哎,可没有一个人当他是‘汉奸’啊!”

“‘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予以名义,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而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嗯,只要能‘尽歼丑类’,‘前辜’什么的,都没有所谓了!这其实是把本朝当成了安史之乱时的回鹘,黄巢之乱时的沙陀,就是不晓得,考诸‘前辜’,本朝到底哪一点,像回鹘、沙陀?”

“‘事期速举,讲戒需迟’瞧,史阁部可着急着呢!”

“‘未见庙堂之下,议定遣何官,用何敕,办何银币,派从何人?议论徒多,光阴易过’真正是急不可待啊!”

“‘万一虏至河上,然后遣行,是虏有助我之心,而我反拒之’这一段最最有趣不过!单看史阁部这几句话,不晓得究竟的,还以为,本朝入关,是专门来替他‘做慈善’的呢!”

目下,上海一带,开办善堂,捐助矜寡,已有了“做慈善”的说法,因此,赵景贤听着,亦不觉得违和。

“‘伏乞敕下兵部,会集廷臣,既定应遣文武之人,或径达虏主,或先通九酋’。”

“虏主”,指的是世祖;“九酋”,指的是多尔衮。

“‘应用敕书,速行撰拟,应用银币,速行置办。并随行官役若干名数,应给若干廪费,一并料理完毕,定于月内起行’还是一个字,‘急’!”

“‘庶款虏不为无名,灭寇在此一举矣。’‘款虏’!哈哈!想一想倒霉的袁督师和陈尚书!如今,史阁部‘款虏’,可是理直气壮、堂皇正大了!三年前,痛诋‘款虏’的,是他们这班人;三年后,要求‘款虏’的,还是他们这班人!神也是他们,鬼也是他们,嗯,真正叫‘换了人间’!”

“原因无他南明君臣,大人先生,已人同此心了!”

“袁督师”,指的是袁崇焕;“陈尚书”,指的是陈新甲。

袁崇焕事不赘述;陈新甲是彼时的兵部尚书,奉思宗之命,暗中与清廷密议和约,事机不慎,泄露于外,朝野大哗,思宗既愤恨陈新甲不能保密,同时也为了替自己推卸责任,于是,罗织罪名,将陈新甲下狱处斩。

“另外一位同史可法一起,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被高宗纯皇帝许之为‘千古完人’的刘宗周,亦上书曰,‘亟驰一介,间道北进,或檄燕中父老,或起塞上夷王,苟仿包胥之义,虽逆贼未始无良心’。”

“‘包胥’哈哈!古有‘哭秦庭’,今有‘哭清庭’!竹兄,你能想象,刘宗周或史可法,跑到北京,在紫禁城里、在乾清宫里在他们的‘故宫’里,对着‘虏主’或者‘九酋’,痛哭流涕,求大清出兵,剿灭闯逆,为他们的‘先帝’报仇雪恨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包胥,申包胥。

赵景贤头皮发麻,浑身起栗。

关卓凡微微咬着牙,“真正是一群滑稽列传!”

赵景贤舔了舔嘴唇,着实有些目瞪口呆了。

不仅仅因为辅政王接连不断的惊人的言论,还有

史可法、刘宗周的奏疏,赵景贤只有很模糊的印象,要他像辅政王这样,一字不差,随口就“摘”了出来,滔滔不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赵景贤自问,俺已经算是“渊博”的了!

辅政王固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他的才能,在于治国理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哎,没听说辅政王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啊?

那就没什么可议的了辅政王一定是将史可法、刘宗周的奏疏,特地背熟了,以备不时之需。

呃,这个“不时之需”,是什么呢?

现在,已经到了“不时之需”的时候了?

估摸着王爷的伟论,已经告一段落,赵景贤暗暗透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王爷博闻强记,洞彻无遗,我佩服之至!”

顿了顿,“仔细想一想,也真是奇怪!‘联虏平寇’既为弘光朝之国策,自然有一个前提,就是君臣上下,皆以为本朝将安于黄淮以北,不会南下可是,自古以来,有建制中原之后,不乘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南下混一宇内的么?”

关卓凡一拍大腿,“着啊!竹兄,你这话,真正是说到点子上了!这个‘南下’,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例外的!”

微微一顿,“赤壁、淝水,那是打输了过不来!打赢了赤壁若打赢了,一统天下的,就不是司马氏,而是曹氏了!淝水若打赢了,第一个一统中国的少族,就不是蒙古,而是氐了!”

“少族”?

这个说法……嗯嗯。

“史可法、刘宗周,固然是饱学之士,”赵景贤困惑的说道,“马士英、阮大铖,亦非草莽之辈,个个都是熟稔史实的,怎么会”

“我以为,”关卓凡说道,“八个字,‘一厢情愿,自欺欺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