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零二章 龙盘虎踞,固若金汤

乱清 第二零二章 龙盘虎踞,固若金汤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港坞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旅顺港口门两侧的山上,也在大兴土木,十一座海岸炮台,次第开工。

以旅顺港口门为界,口东即黄金山上六座炮台;口西即老虎尾半岛以及其西的西鸡冠山上五座炮台。

十一座炮台,由东而西,排列如下

口东六座,分别为:老蛎嘴后炮台、老蛎嘴炮台、摸珠礁炮台、黄金山副炮台、黄金山前炮台、黄金山炮台。

口西五座,分别为:老虎尾炮台、威远炮台、蛮子营炮台、馒头山炮台、城头山炮台。

我们来看一看这十一座炮台的装备。

口东六炮台

黄金山炮台:装备六米长身管、二百四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三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四门,十二磅榴弹炮四门。

黄金山副炮台:装备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四门,十二磅榴弹炮两门。

黄金山前炮台:装备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三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十二磅榴弹炮一门。

摸珠礁炮台:装备二百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五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八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四门。

老蛎嘴炮台:装备六米长身管、二百四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七米长身管、二百四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十二磅榴弹炮一门。

留意,这里出现了两种口径相同、但身管长度不同的克虏伯炮。

老蛎嘴后炮台:装备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

口西五炮台

老虎尾炮台:装备二百一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两门,十二磅榴弹炮三门。

威远炮台、蛮子营炮台的的装备是一样的:皆为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六门,十二磅榴弹炮五门。

馒头山炮台:装备六米长身管、二百四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三门,一百二十毫米口径克虏伯炮三门。

城头山炮台:装备一百二十毫米克虏伯炮两门,八十毫米克虏伯炮六门,十二磅榴弹炮两门。

各种型号火炮,拢共九十一门。

各炮台依山就势,根据不同的位置、射界,配属不同口径的大炮,原则上,每一个炮台都要“高低搭配”即不同口径、不同弹道的火炮相互搭配,构成交叉火网。

这些大炮,大、中口径的,皆为克虏伯炮;为照顾英国人的面子,小口径的,除了克虏伯炮之外,还进了一批阿姆斯特朗炮,即上文中提到的“十二磅榴弹炮”。

先有炮台再有炮当然,建设炮台的时候,这个炮位、那个炮位,摆什么口径、什么类型的大炮,都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了进口这批大炮的时候,普奥战争是已经打过了,国际上,已普遍对普鲁士的战力刮目相看,但是,普鲁士赢得“七星期战争”,武器转备方面,主要是“德莱塞”后装枪压倒了奥地利的前装枪,克虏伯炮还没有在战争中大放异彩,因此,对旅顺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大规模装备普鲁士人制造的火炮,柯烈福一度是颇为疑虑的。

不过,这种疑虑,只是出于对东家的责任心,倒没有什么替英国本家抢生意的意思。

大炮到位之后,试射、演习,表现十分优异,柯烈福刮目相看了,不止一次感叹:“普鲁士的军工,要崛起了!”

插两句。

迄今为止,关卓凡经手的火炮的型号,已经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磅”、“英寸”、“毫米”,有书友可能表示不耐乱七八糟的,就不能统一一下吗?

呃,是这样的

早期的火炮的型号,大多用弹丸的重量来表示就是“磅”了;后来,开始用口径来表示火炮的型号,就是“英寸”、“毫米”。

英国出品的,用英制“英寸”;普鲁士出品的,用公制“毫米”。

旅顺基地口径最大的海防炮二百四十毫米克虏伯炮,折合英制,就是九英寸多一点儿,也就是说,在口径上,同在升龙战役中一鸣惊人的“海晏”、“河清”驼的那种巨炮差不多。

不过,在射程上,二百四十毫米克虏伯炮要超过“全甲炮艇”的阿姆斯特朗九英寸炮,因为其身管要更长一些。

如果将口径“换算”成弹丸重量的话则二百四十毫米克虏伯炮,以及九英寸阿姆斯特朗炮,较之“冠军号”的主炮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炮,并不遑多让,更几乎十倍于“十二磅榴弹炮”。

反正,这个时代的火炮型号,是“磅”、“英寸”、“毫米”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混着来的。

看过了大炮,我们再来看一看炮位。

九十一门大炮,就有九十一座炮位。

旅顺海军基地的炮位,分成三种,曰穹顶式、曰炮坑式,曰露天式。

穹顶即碉堡,将大炮置于堡垒之中,防护性自然是最佳的,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大炮转动不变,三种炮位之中,射界最差。

另外,这个时代,水泥虽然已经开始投入实用,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碉堡的坚固程度,远不能跟后世相提并论,就防护性来说,穹顶式虽然在三种炮位中首屈一指,但并没有什么压倒性的吸引力。

加上穹顶式的土石作业量最大,因此,旅顺基地只布置了少量的穹顶式炮位,用于高度较低、垂直于敌舰弹道、有被直瞄命中危险的炮位。

露天式,顾名思义,就是将大炮摆在地面之上,四周不加特别防护,优点射界最佳;缺点不消说了,防护性最差。

不过,防护性最差,不代表没有防护性,这一类炮位上的大炮,都应客户的要求,加装了护盾,有的护盾,看上去像一个罩子,几乎就是“炮塔”了。

旅顺海军基地大多数的炮位,是炮坑式,或曰“半沉式”。

炮坑式也是露天的,不过,大炮置于一个圆坑之中,炮身的下半部在地面之下,上半部和身管在地面之上,这样,对于敌舰来说,目标就缩小了一半,具备了一定的防护性。

另外,炮位前、左、右三面,皆培以宽达丈许乃至数丈之厚土,并以大条石固其根基,以为炮位之屏障。

穹顶式之外,绝大多数的炮位,尤其是大、中口径的,都安装了圆形滑轨,大炮可以三百六十度无障碍旋转,加上各炮台、各炮位高低远近错落搭配,整个旅顺海军基地,不存在任何射击死角。

这是地上。

炮台的地下,另有风光。

每一座炮台,都有自己的弹药库这是必须的,炮台都在山上,开战的时候,不可能临时临忙跑去港坞的“大库”搬弹药根本赶不及。

炮台的弹药库,都在地下,通过宽逾六尺、高近七尺的廊道,和“半沉式”的炮位一一相连。

如是,第一,这个时代既没有什么“钻地弹”,弹药库便永无殉爆之虞;第二,通过廊道供应炮弹,非常便捷,既加快了效率,也节省了体力二百四十毫米口径的大炮,一枚炮弹好几十公斤,几乎就是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搬运炮弹,虽然有滑车推送,也是一件非常非常累人的事情。

这个地下廊道,一方面将弹药库和炮位一一连接了起来,同时,也将各炮位连成一气,开战之时,各炮位之间人员往来、相互支援,就不必通过地面了,如此一来,便大大减少了伤亡,也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炮台和山下、炮台和炮台,则以“夹道”或“坑道”相连。

所谓“夹道”,是道路两边,竖起石墙,以为屏护;所谓“坑道”,状若壕沟,不过,非寻常壕沟可比:一个是十分宽绰,可行炮车;一个是两侧内壁,皆砌砖石,十分牢固这是永久性的道路。

夹道、坑道的路面,都夯的极其平整、结实,最沉重的大炮,也可以用骡马拖上、拖下,配件、弹药的运输,自然更不在话下。

同时,“夹道”、“坑道”的特殊设计,也增加了车辆行使的安全性;战时,更为往来人员提供了更佳的安全保护。

站在黄金山巅,看着一座座雄伟的炮台,一条条宛若游龙的夹道、坑道,关卓凡志得意满:

什么叫“固若金汤”?这就叫“固若金汤”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