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八六章 仁至义尽

乱清 第一八六章 仁至义尽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原来,法国人补充米、肉、果、蔬以及日用品的时候,也遇到了和购煤相似的阻滞,较大的几间商行,突然间都变“小”了,说辞和两间煤行如出一辙:“小号品类不全,存货有限,贵方所需物资,品类甚繁,数量甚多,小号实在无力满足,还请另就高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其中一间肉行,明明在后院养了十几只肉牛,“哞哞”的叫声,大堂里都是听得见的其情形,仿佛越南土伦的那间“荣盛商行”。

法舰队的军需官见肉行的伙计当面撒谎,且一副脸不红、心不跳的样子,不由气结,讥讽道:“我不过只要两条牛罢了,你那儿有十多条牛!难道,这些牛,都叫人预定光了不成?”

是啊!是啊!正如军爷所言都叫人预定光了呀!

我倒。

还有一间商行,法国人刚刚说明了来意,掌柜的就扳起了脸,打起了官腔,说道:“敝行的执照,黑纸白字,写明向英吉利国、美利坚国和日本国的船只发卖米食、物件仅此三国,并无第四国,贵方为法兰西国船队,定欲交易,请先向官府申告许可,小号不敢擅作主张。”

妙的是,这间商行,还真有这样的一份“执照”。

事实上,这间商行,颇有年头,算是基隆的“老字号”,其执照是在《天津条约》签订之前发给的,那个时候,淡水还未开港,作为“淡水附港”的鸡笼,更加没有开港,时迄于彼,鸡笼人的记忆中,只有英国船、美国船、日本船到过鸡笼,因此,执照上,就只写了这三个国家的名字。

鸡笼开港之后,执照上的文字虽未变易,但这个“经营范围”,自然而然,扩大至所有抵埠洋船,英、美、日三国之外,其他国家船只,在该商行购买米食、物资,并不必“先向官府申告许可”。

可是,“黑纸白字”就是“黑纸白字”呀。

幸好,不比煤炭的垄断性两间煤行之外,整个基隆,再没有第三个买煤的去处了米、肉、果、蔬和日用品,几间大商行变着花样不肯卖,小商行和小商贩们,既没有亲耳聆听王师爷传达梁通判的训谕的资格,“政治敏感度”也不是那么高,只要法国人肯买,他们自然就肯卖。

当然,说到“品类”和“存货”,单独一个小商家,就真的是“无力满足”了,只好多方奔走,东拼西揍。

最后,采购清单上的物资,终于也都陆陆续续的搬回了船上,数量虽然勉敷所需,可是,品质上,就参差不齐,难以尽如人意了。

这已经叫人很不舒服了,最关键的是,采购过程中,到处吃闭门羹,积攒下来的一肚子腌气,实在是难以下咽!

听了胡大利的“解说”,梁小山“格格”一笑,“看来,法国人似乎还真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小委屈啊!”

听梁分府的口气似有松动的意思,胡大利赶忙说道,“可不是?分府晓得的,法国人是最好面子的,多少年了,他们是第一次到基隆来,又是呃,中、法两国,目下又是这么一个局面!这个,在最敏感的时候,受到这样的待承,自然是下不来台的!”

顿了顿,“因此,才会抓住随员‘受辱’一事,要基隆‘认错’、‘惩戒’、‘告示’其实,不过借题发挥罢了!”

“那又如何?”梁小山说道,“他‘借题发挥’,我就得抛个身子出去,心甘情愿,给他‘发’来‘挥’去,直到他舒心畅意,觉得可以下台来了?”

“呃,也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梁小山“哼”了一声,“不卖他们煤,不卖他们米食物资,那是商家自己的事儿!厅里可从没有出过相关的禁令这个事儿,还是厅里替他们说开的嘛!他该来谢谢我才对!现在倒好,倒转过来,咬我一口!”

“呃……”

“厅里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去‘惩戒’商家啊!人家一没有囤积居奇,二没有哄抬物价,三没有假冒伪劣,凭什么‘惩戒’人家?做生意嘛,讲究的是你情我愿,难道要强买强卖不成?”

“分府,”胡大利咳嗽了一声,说道,“法国人要求‘惩戒’的,不是商家,是……军士。”

“哦,对!……他娘的,那就更加不可能了!”梁小山说道,“他那两个‘随员’,明明就是来做探子的!老子没将他俩抓了起来,已经算便宜他了!老子……”

“分府!”胡大利打断了梁小山的话,“‘探子’什么的,并没有实在的证据,彼此心照就好,反复强调,非但于事无补,反会激化矛盾,终致……玉石俱焚啊!”

“嗒”一声,梁小山虚握拳头,拿指节在案几上重重一敲,“玉石俱焚?吓唬谁呀?老子是吓大的?”

微微一顿,“哼!说来说去,不就是一个‘打’字嘛!老子奉陪!”

胡大利一声冷笑,“奉陪?不晓得拿什么‘奉陪’?分府,不是我看轻基隆的军力难道,你就拿那几门‘大炮’去‘奉陪’法国人的舰炮?”

“不错!”梁小山瞪起了眼睛,“就拿那几门‘大炮’!”

“你!……”

“那几门‘大炮’,到底是铁做的,还是木头做的,我晓得,胡税务司晓得,可是,法国人不晓得!”

说到这儿,梁小冰重重一声冷笑,“嗯,不过,接下来就不好说了瞧胡税务司的模样,大约是盘算着把我的这个底细,拿去说给法国人听了?”

“分府说哪里话来?”胡大利连忙说道,“哪有此事?鄙人岂会有此……不义、不智之举?”

“是啊!”梁小山说道,“不义!不智!嗯,贵、我两国,正在合办海军;贵国的两位公主,正在我京师做客,我皇上、皇太后、辅政王待为上宾!这种时候,若有基隆海关的税务司,将基隆防务的底细,泄给了法国人,不晓得‘上头’会怎么想呢?”

胡大利愈发着忙,他晓得这个兵痞的背景,虽然不过一个六品通判,却是有“通天”之能的,若他向“上头”胡言乱语,告自己一记刁状,而“上头”也真以为自己“吃里扒外”,则这个基隆税务司的位子,自己铁定是坐不住了!

这个年头,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不容易,可不能叫他信口开河,砸了自己的饭碗!

“分府莫得胡言!莫得胡言!”胡大利连声说道,“我都说了绝无此意!绝无此意!分府不可红口白牙,污人清白!”

“我怎么会说你的坏话呢?”梁小山皮笑肉不笑的,“咱们是朋友嘛!除非,你不把我当朋友了!”

“呃……是,是,咱们是朋友,咱们当然是朋友!”

“是啊,朋友!嗯,既是朋友,就该像个朋友的样子!就该做朋友该做的事儿!”

“呃,是……”

“老胡啊!”梁小山将“胡税务司”改回了“老胡”,语气也变得“语重心长”了,“你虽然不是军人,可也应该看得出来,法国人的船上,最大的炮,也没有我那的那几门‘炮’大!你去跟法国人说,你是看过我的‘大炮’操演的,一炮打了出去,远远儿的,一条靶船,便打的粉碎了!真正叫威力无穷!”

微微一顿,“你就说,单凭你们这两条船,一定是打不赢中国人的,还是安分守己些的好!唉,既然煤、水、米食、物资都补充好了,时辰一到,就赶紧走人吧!别留在这儿惹是生非了!不然的话,一不小心,说不定就要一辈子下辈子也要留了下来!不过,嘿嘿,是留在海底喂鱼哦!”

“这……”

“老胡你看啊,”梁小山继续“语重心长”,“法国人既不敢轻举妄动,这主客之间,不就相安无事了?基隆‘安’了,你也就‘安’了安安稳稳的坐你税务司的位子,安安稳稳的收你的税!这个……‘磐石之安’啊!哈哈!哦,对了,你的夹板船也‘安’了不必挪来挪去了嘛!多好!哈哈哈!”

什么“安安稳稳的坐你税务司的位子”,简直就是**裸的威胁!

胡大利心中暗骂,脸上苦笑,“如此一来,下不来台的,可就是……鄙人了。”

“哦?”梁小山眉毛一挑,“如此说来,胡税务司已是对法国人有所应承了啊!好吧,请胡大人说说看,都应承了法国人些什么呢?”

“老胡”非但改回了“胡税务司”,还进而升级为“胡大人”,胡大利只好装作听不出梁小山话中的讥讽之意,说道:

“我想,认错’、‘惩戒’、‘告示’,自然不能真答应他,毕竟,中法之间,只是误会,没有谁有真正的过错!不过,既生出了误会,总要说开了才好!因此,我想,基隆方面,派三、五个人,到码头法国船边也不必登船,法方派两、三个人下船来,就在船边,给他解释几句,然后,鞠一个躬,法国人再回鞠一躬,这不就……说开了吗?”

梁小山沉吟片刻,慢吞吞的说道:“我没有记错的话,法国人提的三条要求,第一条是什么‘将炮台管带官带同哨长并滋事之各兵,到敝船边认错’”

顿了一顿,“我如果真听了你的,派几个人,‘就在船边,给他解释几句’,则这个‘解释’,法国人一定会将之说成‘认错’!至于鞠躬我想,我的人鞠了躬,法国人一定不会真的‘回鞠一躬’,顶多……点一点头,对吧?”

胡大利被说破了心思,一张脸不由微微涨红了,强笑道:“分府,法国人怎么想、怎么说,何必去理他?咱们自己晓得,是‘解释’、不是‘认错’,就好了!”

“好?”梁小山一声冷笑,“好什么好?‘自己晓得’管个屁用?到时候,法国人满世界的宣扬,中国人对他‘认错’了、赔礼道歉了!我怎么办?总不成……追在他屁股后头,见一个人就说,不,不,我不是‘认错’,只是‘解释’罢了?”

“呃……”

“真这么干,外交上,中国不就立马矮了法国一头?哼,把差使办成这个模样,‘上头’能饶得了我?我这个通判,还干不干了?”

“呃……”

“解释可以,可是,不能到他的船边儿!真要听解释,到衙门里来啊!本通判受累,亲自解释给他听!”

“分府,法国人是不会过来的”胡大利说道,“这个,呃,他们已经说了,三条要求之中,第三条‘告示’,可以不做坚持我对他们说了,基隆官方的尊严,也是紧要的!第二条‘惩办’呢,也……糊里糊涂的就好了!真‘惩办’、假‘惩办’,哪个又晓得呢?”

顿了一顿,“可是,如果到船边‘认错’啊,不,不,是‘解释’、‘解释’!如果到船边‘解释’,也不答应他,法国人就实在下不来台了!分府,这个,呃,各退一步嘛!”

“各退一步不是不可以,可是,不是这个退法儿!这么退,不是各退一步,是法国人退一步,老子退一百步了!”

“分府……”

“得,老胡,怎么说你也是好心,我呢,就卖你一个大大的面子他不是不要‘告示’吗?嘿,我却偏偏要给他一个‘告示’!你且在花厅这儿安坐,小候一、两刻钟,我这就叫人写了‘告示’给你看!”

啊?

胡大利愕然,正待说话,梁小山已经站起身来,一边儿往外走,一边儿高声喊道:“请王师爷到签押房!”

胡大利只好“安坐”了。

不到两刻钟,梁小山回来了,将手中的一张纸,往胡大利身旁的案几上一拍,大咧咧的说道:

“看看吧!我可是仁至义尽了!”

胡大利取过细看,只见上面写着:

“为晓谕事:照得现在各国通商,遇有英、法及外国轮船抵口购用煤炭、食物等项,均得一视同仁,照常买卖,公平交易,不得居奇刁难,合行谕示。”

“为此示仰所属商民人等知悉,尔等须知中外一体,遇有英、法及外国船只到港购买煤炭、米食、物件等项,务必公平货卖,不得阻止及抬高市价,致干拿究。

“各宜禀遵毋违,特示。”

“告示”虽然是“告示”,但同法国人要求的“告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针对的,不是“随员受辱”,而是“购买煤炭、米食、物件”未被“一视同仁”,这个事儿,米食、物件什么的,法国人皆未述及,煤炭也只是委婉陈情,就算怨气确实由此而起,但毕竟公函之中,正式要求为之认错、并威胁若所求不遂便要大动干戈的,不是这一类的买卖琐事。

所谓“告示”,其实是“避重就轻”。

最重要的是,告示中虽然点出了法国,但并非只有法国一家,而是“英、法及外国船只”泛泛而论,且把责任全推在“所属商民人等”头上,因此,虽然也有一层委婉譬解、亡羊补牢的意思在里头,但无论如何,看不出任何“认错”、“道歉”的意思。

看过了,胡大利轻轻咳嗽了一声,正要说话,梁小山已经抢在头里了:“老胡,这个‘告示’,可是要盖上我基隆厅梁通判的大印的!不比轻飘飘的几句‘解释’来劲儿?”

微微一顿,“哎,这可是我看在你老兄的面子上,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

“分府,是否……”

“就这样吧!”

说罢,梁小山端起了茶碗。

随从立即拉开了嗓子,“送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