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五章 普鲁士访华代表团到啦

乱清 第九十五章 普鲁士访华代表团到啦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终于到埠了。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

不过,虽同名为“访华代表团”,但此“访华代表团”之规模,较另一个“访华代表团”“美利坚访华代表团”,却不可同日而语。

一八六五年三月四日,亚伯拉罕.林肯就任第十七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当天,他便向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郑藻如提出,要派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访华代表团”。

代表团“成团”之后,却未能在预定时间内成行,这是因为,彼时,中国政府正忙于“内务”因为小人进谗,两宫皇太后和主持政务的关贝子生了龃龉,关贝子被“黜出弘德殿”,风波未靖之前,实在不便接待友邦使团。

风波终于过去,不过,代表团依旧不能成行铁路、国债、联合舰队……中美合作的“大案子”出来一单,“访华代表团”的行程,就被向后挤上一挤。

一直到关贝子从日本凯旋回国,“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才终于首途中国。

此时,林肯口中的“有一定规模”,已经变成了“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代表团星光熠熠,副总统兼参议长安德鲁.约翰逊领衔,最重要的成员如下:

国务卿威廉.西沃德;财政部长赛门.切斯;商业部长戴维.戴维斯;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军械部长乔治.拉姆齐;联邦军队总司令尤利西斯.格兰特;联邦西部军管区总司令威廉.谢尔曼。

以上是政府大员,代表团中,也有议会的要角,包括: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约翰.谢尔曼威廉.谢尔曼的亲兄弟;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西蒙.卡梅隆。

除了林肯总统本人,美国政府要员,几乎倾巢而出,许多人包括不止一家的新闻媒体,都半真半假的开玩笑:“如果‘访华代表团’的坐船不幸遇上海难,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可就要停止运转了。”

显宦之外,代表团中,还有数十位工商巨头,譬如,威利.希尔,j.p.摩根,约翰.洛克菲勒,等等。

算上文书、随从,整个访华代表团,超过两百之数。

为了接待这支庞大的队伍,顾问委员会专门订购了一百架西式马车,以为代表团的坐驾,加上护卫的轩军,天津至北京的路上,这一条车水马龙,由首至尾,迤逦数里,蔚为壮观,轰动一时。

这是“美利坚访华代表团”,那么,“普鲁士访华代表团”呢?

腓特烈王储、王储妃姊妹维多利亚长公主、露易丝公主之外,重要的人物,只有两位:一位是腓特王储的表兄腓特烈.卡尔亲王,一位是克虏伯公司的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其中,露易丝公主还不能说是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名义上,只是跟着姐姐、姐夫出来“透透气、散散心”的。

呃……这个规模,是不是……略微的小了些?

不大像一个政府代表团啊,倒像是……王储殿下的私人访问?

有点儿尴尬。

事实上,初初的时候,“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规模,并不止于此,虽比不上“美利坚访华代表团”,不过,显宦巨贾,也有二、三十号,整个代表团的人数,接近百人,是个正经的政府代表团的样子。

可是,亦如同“美利坚访华代表团”一般,行程初定之后,便遇上了中国人忙于“内务”,而且,中国人这一次的“内务”,非上一次可比

皇帝驾崩,新皇继位居然是个女皇帝!

轩亲王先辞职、后复职一复职就遭遇暗杀!

北京发生了两次政变:第一次成功了轩亲王的嫡系部队接管了京城和皇宫的防务;第二次失败了醇郡王变成了阶下之囚。

哎哟,这个热闹啊!

中国人管这个叫做“闹家务”不管叫什么,反正,左右是不得空儿接待友邦使团的啦。

既不晓得“家务”啥时候闹完,“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行程,就只好向后一推再推。

好,“家务”终于闹完了,觑到了空儿,赶紧请代表团上路再不上路,大约也就也不必上路了,接下来,恐怕更没空儿如果真和法国人打了起来,中国没空儿,普鲁士更没空儿。

行程既变过了,代表团的成员也就跟着变过了,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规模,是愈变愈大,普鲁士访华代表团的规模,却是愈变愈小,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代表团的成员都是要角,各有各的安排,仓促之间,大多数人无法配合新的行程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普两国的“访华代表团”,目的、性质都大不相同。

美国的“访华代表团”,首先是对中国出兵协助平叛的“答礼”,因此,必须隆而重之;其次,美国派出如此庞大的一个代表团,林肯总统以下之当国者,确为着眼长久,敦睦邦谊,巩固血盟。

美国内战,联邦“废奴”,邦联“蓄奴”,正、邪之辨,清清楚楚,然而,逆料之所不及的是,英、法为首的欧洲诸强,一律秉持“中立”,不仅不对联邦提供援助,有的国家,还暗中和邦联眉来眼去。

究其竟,英、法并不愿意看到美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强大的美利坚,南北分治乃至四分五裂的美国,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尤其是英国,美国南方的棉花,为英国纺织业的重要原材料,如果主张“废奴”的北方赢得内战,南方以奴隶为劳力的种植园何去何从?

英国的原材料进口,还能得到保证吗?

前殖民地嘛,还是老老实实扮演原材料供应者的角色比较好些。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援助,便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而且,中国拿出来的,不是钱,而是命冲锋陷阵、流血牺牲,这就更加令人心感了。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援助,不是可有可无的,战后,美国朝野、学界、新闻界,一致认为,关亲王和他带领的军队,对联邦政府取得内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没有“关逸轩和他带领的军队”,联邦政府也是能够“取得内战的胜利”的,可是,没有人晓得呀除了关逸轩之外,没有第二个穿越者啊。

不过,较原时空,关卓凡的介入,大幅度缩短了美国内战的时间,还救了林肯一命,即便站在上帝视角,说“至关重要”,亦不为过。

中国、欧洲的强烈对比,使孤悬海外的美利坚,深刻的体认到盟友的重要性此时的美国,可还谈不上什么“光荣孤立”,因此

朋友啊,请让我紧握你的手!

再次,美国重新统一之后,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奴隶制被搬开了,有识者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美国将进入一个较长期的和平发展的阶段,大伙儿当打叠心思,国内国外,开拓市场中国,那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啊!

普鲁士就不同了。

普鲁士和中国之间,没有中、美那样的渊源,更谈不上什么“血盟”,结盟中国,普鲁士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付法国在亚洲为法国找到一个有分量的敌人,在将来的战争中,起到牵制高卢牛的作用。

仅此而已。

在普鲁士眼里,中国大致就是普奥之争中的意大利的角色。

至于市场中国的市场当然重要,不过,目前为止,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局限于军火,而且,基本是克虏伯一家的生意所以,这一回,克虏伯公司的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就颠儿颠儿的跑过来了。

其余的嘛唉,德意志自个儿还没有统一,德意志自个儿的大市场,还没有最后成形,自家的一亩三分田还顾不过来,别人家的,暂时先放一放吧!

因此,虽然也有“敦睦邦谊”的必要,但是,代表团的大部分成员,之所以加入代表团,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普鲁士政府的安排,而政府如此安排,主要是出于礼貌人数太少,不大像“政府代表团”嘛!

说到底,大部分都是“片汤儿话”,可有可无。

更重要的是,代表团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敦睦邦谊”,而是“考察”。

考察什么呢?

两个:第一,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对法作战的决心?第二,中国的实力,到底能不能扮演好“牵制者”的角色?

毕竟,意大利殷鉴在前啊。

意、奥之战,意大利海、陆两路,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海军的实力,甚至还超过了奥地利,可是,一经接战,便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中国不会是个“东方意大利”吧?

还有,人意大利虽然被奥地利打的屁滚尿流,但好歹吸引了十多万的奥军,可是,不论中国怎么折腾,法国也不可能在亚洲投入这么大数量的军力的。

事实上,中国人“闹家务”期间,普鲁士政府内,有人甚至怀疑,以中国目前的情状,是否还能够履行之前的密约?这个“访华代表团”,是否还有成行的必要?

总之,折腾来,折腾去,普鲁士代表团就缩水成现在这个规模了。

不过,缩水归缩水,缩掉的,都是“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剩下的,却都是精华呢!普鲁士访华代表团出发之前,李福思努力向关卓凡灌输上述观点。

李公使滔滔不绝:

“代表团的规模,确实是缩小了,不过,缩掉的那些,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嘿嘿,还替贵国省下了一笔接待的费用!”

“代表团真正重要的,原本就只有王储殿下、卡尔亲王以及克虏伯先生啊!”

“我不讳言,代表团负有考察中**力的任务,这上头,王储殿下自然是抓总的,不过,更加重要的,其实还是卡尔亲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