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七十八章 悬首燃脐,殷鉴远乎?

乱清 第七十八章 悬首燃脐,殷鉴远乎?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原时空,穆宗于同治十二年即一八七三年亲政,本时空,穆宗于同治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驾崩,同年,洪绪皇帝继位,就是说,较之原时空,本时空的两宫皇太后,提前六年“撤帘”。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原时空,两宫皇太后“垂帘”十二年,本时空,“垂帘”六年基本上是原时空的一半。

然而,在这六年的时间内,中国取得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了原时空的十二年。

这自然是因为穿越者关卓凡的关系。

不过,没有人晓得,关某人是穿越过来的,也没有人晓得,“原时空”、“本时空”,孰优孰劣?

一个集体,不论大小小到一个十来号人的公司、大到一个拥有上千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不论其取得了多少、多大的成就,不论具体到某件成就来说,主意是哪个出的,活儿是哪个干的,这些成就,最终都要归美于这个集体的最高领导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最高领导人负责最后的拍板,承担最终也是最大的责任。

“决策权”、“办事权”的分际,就在这里了。

洪绪皇帝登基之前,关卓凡的角色,约略仿佛原时空的恭王,不论他拥有多大的势力,他都只有“办事权”,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两宫皇太后手里,所有重大的政策,都经过了两宫皇太后的御准,方才得以实行。

如果没有两宫皇太后的支持不遗余力的支持,关卓凡本人,不可能登上目下“一览众山小”的位置,一八六八的年的中国,也不可能取得目下的骄人成就。

总之,这六年两宫皇太后“垂帘”的六年,“很办成了几件事情”,其中,是关卓凡办的,得归美两宫皇太后;不是关卓凡办的,更得归美两宫皇太后。

以原时空种种为参照,可以想见,本时空,两宫皇太后“撤帘”之时,在群臣和国人的心目中,会是何等样的金光闪闪前头说了,本时空六年办成的事情,比原时空的十二年,还要多多得多呀!

这就是前面说的:单就两宫皇太后的威望而论,原时空、本时空,并无本质不同,某些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不过,最高统治权的传承,本时空较之原时空,到底还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同样是“亲政”,洪绪、穆宗两姊弟的情形,有本质的不同,穆宗手中的大柄,是“上悬”,两宫皇太后可以轻易将之抽走;洪绪手中的大柄,却是“下替”握在皇夫手里,两宫皇太后想将之抽走,可就难了。

原因呢,明摆着的不同于穆宗那个光杆司令的小舅子,关姐夫拥兵十万,门下遍布要津,内结督抚,外连洋夷,宗室们瞅他呢,还很顺眼“威望”这样东西,两宫皇太后有,他也有。

另外,京城防务、皇宫宿卫,皆在其掌握之中。

所以,嗯,难,难,确实是难。

可是,这支“大柄”,抽走诚然不易,但两宫皇太后如果只是想摇晃它几下,却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呃,这个……

第一,我们要明白,两宫皇太后的“威望”,关卓凡的“威望”,不是同一个性质的东西,两宫皇太后的“威望”,是君主的威望,关卓凡的“威望”,不论分量如何之重,也只是一个臣子的威望。

两种“威望”,天然是不对等的。

因为“质”的差异,臣子的威望,欲抗衡君主的威望,前者必须在“量”上远远压过后者,可是,这一点,关卓凡还办不到。

前头已经说了,两宫皇太后“垂帘”的六年,“很办成了几件事情”,其中,是关卓凡办的,得归美两宫皇太后;不是关卓凡办的,更得归美两宫皇太的所以,虽然关某人和两宫皇太后一般的“金光闪闪”,可是,此“金光”并压不住彼“金光”。

关卓凡要培养出类似于君主的威望,首先要取得类似于君主的权力目下,关卓凡已经取得了这个权力,可是,他握住这支“大柄”,不过两、三个月的事情,而权力尤其是最高统治权的巩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手中的“大柄”,距“巩固”二字,且远着呢。

待“类似于君主的权力”巩固了,才谈得上“类似于君主的威望”的养成。

在此之前,若有什么两宫皇太后对皇夫辅政王不满的话头传了出来,则以两宫皇太后的威望,一定会对皇夫辅政王的威望,造成打击虽然,我们很难准确估计这个打击的力度。

第二,关卓凡把自己的老婆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以皇夫的身份代行皇权,由此取得了“类似于君主的权力”,可是,在可预见的将来,老婆皇帝继统承嗣的合法性,注定会被质疑乃至挑战千万不要以为质疑者只会腹诽,更加不要以为,奕一定就是最后一个付诸行动的挑战者。

在自己的“类似于君主的权力”彻底巩固之前,关卓凡必得保证,老婆在皇帝的宝座上坐得稳稳当当的。

为此,两宫皇太后的支持,便绝不可少了。

事实上,两宫皇太后的背书,本就是洪绪皇帝孱弱的合法性的最主要来源。

三代以上,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三代以下,天下为一家一姓之天下,皇权的传承,前任的授受,永远是后任的合法性的最关键因素,穆宗驾崩,拥有崇高威望的两宫皇太后即为皇权之代表,如果没有两宫皇太后的支持和背书,关卓凡是绝无可能将自己老婆送上皇帝宝座的。

如果有朝一日两宫皇太后后悔了,即便她们没有明确撤回当初的支持,但只消露出一丁半点儿“悔不当初”的意思,一句、半句的透到外头来,就不晓得生出多大的风波,给关卓凡和皇帝惹来多大的麻烦了!

还是那句话,在“类似于君主的权力”巩固之前,“类似于君主的威望”养成之前,关卓凡必须确保,两宫皇太后不会“悔不当初”。

第三,“大义名分”四字,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压倒性的意义,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愈高,这四个字的意义愈重大,忽视、蔑视这四个字的人,一定自速其败,乃至自取灭亡,绝无例外。

一定要记住,关卓凡目下所处,为一八六八年之中国,此时空之一八六八年中国,自然已有大不同于彼时空之一八六八年中国,但是,“忠君”的观念,此时此刻,两个时空的中国,并无任何本质不同。

“忠君”,就是一八六八年中国的“大义名分”。

虽然前有洪杨的挑战,但太平天国既已覆灭,在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士绅阶级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爱新觉罗氏高据金銮宝座的合法性,便依旧是不容置疑的。

关卓凡穿越过来,不过短短八年时间,还没有能力对这个“大义名分”做任何实质性的变易,非但如此,他还要拿这个“大义名分”以为己用,一面高举“忠君”的大旗,以“旗手”自居,另一面,对一切质疑他的“旗手”地位的人,予以打压总之,都要承认我的老大的地位!

关卓凡所获得的广泛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这个“旗手”的身份,他也一直大力维护和强调自己的这个身份,绝不授人以柄。

譬如,洪绪皇帝以皇女继统承嗣,固然匪夷所思,然而,关卓凡绸缪经年,这次史无前例的皇权传承,在程序上,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

事实上,朝野上下,庙堂江湖,非公开场合下,对关某人的“弄权”之讥,并不鲜见;甚至,也不是没有人目关某人为曹操、董卓的,可是,只要那层窗户纸不捅破,“上头”的你来我往,就可以当做“爱新觉罗闹家务”,不关俺们的事儿。

如果那层窗户纸捅破了,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本就对关卓凡心怀不满、伺机而动的,不必说了;本来保持中立、隔岸观火的,必有立场动摇、转而站到关卓凡对立面者,且不会只是一个、两个;甚至,就是关卓凡的嫡系里,也未必没有舍他而去的。

或许会有人说:不怕,有轩军呢!

呵呵。

这里,关卓凡想起了原时空溥仪老爸载沣说的一句话。

那是宣统元年的事情,庆王奕保徐世昌兼津浦路总办,摄政王载沣同意了,可是,张之洞反对,说徐世昌“舆情不属”,怕“激出变故”。

载沣回答,“不怕,有兵在!”

张大军机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病情就此急转直下,终于不治。

两年半之后,清帝逊位。

历史上,相信暴力可以摆平一切的,可不止于载沣一人,他们的下场

嘿嘿。

譬如,有位叫做董卓的。

董先生就是一位视“大义名分”如浮云的,听说,他老先生最后不但“悬首”,而且“燃脐”,为彼时中国的照明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卓凡心说,董卓俺就不学了,俺还是循其他途径为祖国做贡献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