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七十四章 百鸟朝凤,太后……圣明

乱清 第七十四章 百鸟朝凤,太后……圣明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两宫皇太后都很有些尴尬,她们的身份,无法臧否高宗的《圆明园后记》、《万寿山清漪园记》以及“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的行为自不能说高宗写的不好、做的不对,可是,也不能说写的好、做的对,不然,岂非是说高宗修清漪园,确实是“背信”了吗?

连“虚怀纳谏”什么的,也不能胡乱吹捧,一来,高宗并没有真的“纳谏”,清漪园到底还是修了起来且也不晓得,是否真有人“谏”过?二来,还是那个道理“纳谏”的前提是做错了,而她们不能指责高宗做错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她们姐儿俩,作为皇家的媳妇、撤帘的太后,在这一类的问题上,“言论自由”的尺度,还比不上普通的大臣。

慈禧尤其尴尬,原来,高宗临幸清漪园,晨往午返,原因并不是什么“朝佳”、“午佳”和“夕佳”一般赏心悦目呀!

痛感这个亏,还是吃在了“书读的少”上头!

就在这一刻,慈禧下定了决心我要读书!多读书!

两宫皇太后的尴尬,还在于,颐和园既是清漪园的“复建”,如果清漪园之肇建,是“背信”之举,颐和园又该怎么说?

特别是,修建颐和园的缘由,和修建清漪园的缘由,高度相似都是为了孝养“以天下养”的皇太后。

当然,在这个问题,她们两个,并没有责任,可颐和园到底是为了她们“颐养冲和”而建的呀,这个

唉,反正就是尴尬。

另外,两宫皇太后都听出来了,关卓凡这一番长篇大论,隐约有“橘谏”的味道除了这个颐和园,您二位,就不要再想着修别的园子了。

算是“借古讽今”吧。

慈安是绝对没有再修别的什么园子的心思的;慈禧呢,也没有面对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桂殿兰宫,“心满意足”四字,尚不能描状她此时的心境,哪里会想到再修别的什么园子?

不过,她是有“前科”的她想过重修圆明园的。

因此,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她都比慈安更加尴尬些。

不过,又不能怪关卓凡,因为,这个话头,是她自个儿挑起来的,关卓凡只是被动的“回太后的话”。

至于他“长篇大论”什么的这个事儿,你不“长篇大论”,不把《圆明园后记》、《万寿山清漪园记》都搬出来,还真说不明白。

无论如何,气氛已经受到了影响,大伙儿都有些讪讪的,说话的声调也降下来了,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勉强了。

不过,这个小插曲对于好心情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吸引眼球、转移注意力的物事,一件接着一件。

首先是宜芸馆正门宜芸门居然是垂花门的样式。

垂花门不稀奇,但垂花门出现在宫里,可就稀奇了。

垂花门是外宅、内宅的分际,进入垂花门,即意味着进入了内宅,不过,宫里头是不需要垂花门的如紫禁城,外朝、内廷,以乾清门为分际,进入乾清门,即进入了皇帝的“内宅”;如颐和园,因为其为皇太后专享的苑囿,因此,整个园子,皆可理解为“内宅”,不存在什么内、外分际的问题。

宜芸门设计成垂花门的样式,两个作用:一是增强装饰性,使之更显温婉秀美;一个是通过垂花门这种区隔内、外的标志性建筑,强调玉阑堂的“进深”,也即强调玉澜堂独立的、自成系统的“组团”地位和玉澜堂正门三开间“仪门”的作用,异曲同工。

反正,在母后皇太后眼中就是,“这个园子的门,花样可真多!”

原时空,宜芸门也是垂花门的样式,不过,彼时,宜芸门勉强可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垂花门玉澜堂是德宗的寝宫,宜芸馆是皇后的寝宫,某种意义上,宜芸馆可以算是玉澜堂的“内宅”。

宜芸门的“花样”,还不止于此。

宜芸门是一座双卷棚式垂花门,正常情况下,这种格局的垂花门,该有两道门,进入大门之后,里头的“卷棚”,由两根檐柱支撑,檐柱之间,还应该有一道门,曰“屏门”,起“障景”的功用。

宜芸门呢,檐柱是有的,不过,“屏门”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砖雕照壁同仁寿门两侧宫墙的砖雕影壁仿佛。

当然,仁寿门宫墙的砖雕影壁是和宫墙连在一起的,宜芸门内的砖雕照壁是独立的,上头的图案也不一样:仁寿门宫墙的砖雕影壁,里外两面,都是“苍龙教子”强调皇太后和皇帝的关系;眼前的这座砖雕照壁,正面雕着“百鸟朝凤”非常符合主人家的身份;背面则雕着喜鹊和梅花。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这叫做‘喜上眉梢’。”

慈安想了一下,反应过来了,“啊,对,‘梅’和‘眉’是谐音的!”

顿了顿,果然“喜上眉梢”了,“好,好,这个‘意头’好!”

至此,因为“太爷爷”食言而肥引起的小小尴尬,烟消云散了。

在这里,狮子再替关卓凡嗦一句:“原时空”,宜芸门内,就是一道普通的四扇绿漆木屏门,并没有这座“百鸟朝凤”加“喜上眉梢”的砖雕照壁这亦属于关卓凡对历史的改变的“成果”。

正殿宜芸馆、东配殿道存宅、西配殿近西轩,皆面阔五间,雕梁绣户,画栋飞甍,不过,慈安的注意力,却在连接正殿和配殿的转角抄手游廊上。

“每边儿都开了两个角门?”

“是一个朝北开,另一个,东北角的,朝东开;西北角的,朝西开。”

“我就说玉澜堂里门多!”慈安笑道,“真真的叫‘四通八达’了!”

顿了顿,“用得着这么多门么?”

“回太后,”关卓凡说道,“还是要方便些的譬如西北角的两个角门,出北角门就到了‘后庭’,也即玉澜堂的第四进最后一进;出西角门,即入‘后庭’西边儿沿墙的抄手游廊。”

顿了顿,“玉澜堂‘后庭’之西墙,即为乐寿堂东跨院之东墙,两位皇太后的寝宫共用一墙,嗯,可以之示天下两宫皇太后二位一体、亲密无间。”

“两宫皇太后”都微笑点头,对“二位一体、亲密无间”的说法,表示赞同。

没有人留意到,皇帝的面上,似乎略现异样。

“说到这条抄手游廊,”关卓凡继续说道,“确实可谓‘四通’”

微微一顿,“第一通乐寿堂东跨院南墙抄手游廊的尽头也即东墙的尽头,开了一个角门,既然玉澜堂、乐寿堂共用一墙,这个角门,自然就开在了玉澜堂‘后庭’西墙的抄手游廊里头,所以,经此抄手游廊,可直通乐寿堂此谓第一通。”

“第二通还是通乐寿堂既然是西墙的回廊,自然连接玉澜堂‘后庭’西门、亦即乐寿堂东跨院东门此门亦为垂花门。”

“第三通通万寿山此回廊一直绵延至‘后庭’的北门、亦即整个玉澜堂的北门此门为三开间回廊门,出门即可上山。”

说到这儿,慈安“哎哟哟”的笑了起来,“这左通、右通、前通、后通的,我已经听糊涂了!还有,‘三开间回廊门’那是什么门?”

“等一会儿母后皇太后一看就明白了”

顿了顿,关卓凡继续说道,“还有第四通通昆明湖边沿回廊左行、亦即南行,出一道小小角门,即到湖边大致就是近西轩西门的位置。”

“还通湖边儿?”母后皇太后兴致勃勃的,“好,咱们这就去看一眼!”

于是,也不进什么正殿、配殿了,一行人斜穿过院子,到了西北转角抄手游廊,一出西侧门,果然,又是抄手游廊:沿近西轩的北墙向西,然后折而北去,顺着“后庭”的西墙,一直延展到“北墙”关卓凡说的“三开间回廊门”的封闭式回廊。

后庭中的假山水池草木什么的,就不细表了,眼前光景,最为慈安以及慈禧注意的,还是这个“三开间回廊门”从所未见。

首先,这是后门,不是前门,即便规制宏大如恭亲王府者,也未将后门造成三开间的格局,不论玉澜堂怎么“自成一格”,到底不过一个四进的院子,怎么会弄出一个格局如此宏大的后门呢?

不过,玉澜堂不是王府啊,是皇太后的寝宫啊,格局神马的,岂是王府可以比拟?

嘿嘿。

其次,大门两侧,不是耳房,不是墙壁,是极罕见的封闭式的回廊的设计西接西墙的抄手游廊,东

咦,这条大回廊,一路向东,好像……越过了东墙?

这是跑到哪儿去啦?

莫不成

“这条回廊”看着东墙外高耸的殿阁,慈安试探着说道,“是不是伸到德和园大戏楼那头儿去啦?”

“太后圣明!”关卓凡说道,“正是如此!”

在方位、方向的问题上,慈安难得清楚一回,心下不由得意,笑道:“哟,这么说来,就算是下大雨,也不必撑伞,顺着这些个游廊、回廊,就可以一直走到德和园那边儿了,是吧?”

关卓凡再次颂圣,“太后圣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