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五十章 以水克火,渊源泓窈,统绪不坠

乱清 第五十章 以水克火,渊源泓窈,统绪不坠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以水克火……”

皇帝沉吟了一下,指了指前面的方池,说道:“门前挖一个池子,除了文渊阁,宫里头似乎没有第二处所在这样做了这是不是也是‘以水克火’之义呢?”

“是!皇上圣明!”乌赫说道,“这个池子,和金水河连通,既寓‘以水克火’之义,也有实在的灭火的功用,万一臣说的是‘万一’万一文渊阁失火,可以就近取水灭火,且水量充足,不虞……呃,这个‘杯水车薪’。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皇帝笑了,“‘杯水车薪’?这个成语用的有趣。”

“有趣”二字,乌赫不晓得皇帝是夸奖他还是讥刺他,也就不晓得该怎么答话,只好“嘿嘿”的赔着笑。

“对了,”皇帝说道,“‘文渊阁’之‘渊’,从水,这……是否也是‘以水克火’之义呢?”

“文渊阁”的名字,承继前明当然,此文渊阁非彼文渊阁,前明的文渊阁,早就在李闯之乱中烧成了白地彼文渊阁的功用,比较复杂,藏书只是其中之一,以从水的“渊”字命名,本意是否即寓“以水克火”之义,乌赫也说不好。

不过,皇上金口玉言,她说是,自然就是,于是,乌赫说道:“是!皇上圣明!”

这时,婉贵妃开口了,“乌主事。”

婉贵妃称呼自己,居然带上了官衔!

乌赫受宠若惊,赶紧转向婉贵妃,哈一哈腰,“是!贵太妃吩咐!”

“我听说,”婉贵妃说道,“《四库全书》成书之后,奉高宗纯皇帝的钦命,一共抄录了七套,分储七阁,文渊阁只是其中一阁,所藏也只是其中的一套,是吗?”

“是!贵太妃渊博!”

“哦!原来还有六个‘孪生兄弟’啊!”皇帝好奇了,“都在哪儿呢?都在紫禁城吗?”

“呃,回皇上,”乌赫说道,“都不在紫禁城文源阁在圆明园,文津阁在热河行宫,文溯阁在盛京大内,此三阁加上文渊阁,谓之‘北四阁’。”

顿了顿,“还有‘南三阁’文汇阁在扬州天宁寺,文宗阁在镇江金山寺,文澜阁在杭州西湖孤山。”

“哦……”

顿了顿,皇帝缓缓说道,“圆明园的那一套,现在应该不在了吧?”

“呃……不在了。”

圆明园不在了,文源阁不在了,所藏的《四库全书》,自然也就不在了。

皇帝没有再说什么。

气氛突然变得压抑了。

婉贵妃看向关卓凡她的神情,亦十分复杂。

圆明园是皇帝的家,也是她的家。

关卓凡则微微颔首。

于是,婉贵妃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请皇上留意,‘北四阁’,文渊、文源、文津、文溯,这‘渊’、‘源’、‘津’、‘溯’,都是从水的。”

皇帝回过神儿来,想了一想,果然。

“都是……‘以水克火’?”

“是,”婉贵妃说道,“不过,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以水喻文’。”

说着,向着关卓凡微微一笑,意思是,“我要开始卖弄啦”。

关卓凡也是微微一笑,意思是,“我洗耳恭听”。

皇帝沉吟了一下,“‘以水……喻文’?”

“是,”婉贵妃说道,“这是高宗纯皇帝的圣训。”

顿了一顿,“高宗纯皇帝说,‘文之时义大矣哉!以经世,以载道,以立言,以牖民,自开辟以至于今,所谓天之未丧斯文也’”

再顿一顿,“‘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派也、支也、流也,皆自源而分,集也、子也、史也,皆自经而出。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

皇帝仔细的听着。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婉贵妃继续说道,“即高宗纯皇帝‘经源’、‘史流’、‘子支’、‘集派’之谓,《四库全书》之得名‘四库’,亦由此而来。”

顿了顿,“高宗纯皇帝还说,‘盖渊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于是乎分焉。欲从支派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弗知津,则蹑迷途而失正路,断港之讥有弗免矣!’”

“哦……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原来是这么来的……”

低头沉思片刻,抬起头来,皇帝深深颔首,“我明白了,高宗纯皇帝的意思,是读书治学,要沿流溯源,这样,才能不失途径,才能找到办法,不至于无所适从。”

“是!”婉贵妃很欣慰的说道,“皇上圣明!”

顿了顿,“高宗纯皇帝的圣训,还有这样的一层意思渊源即根基,读书治学,若不像皇上说的,‘沿流溯源’,则渊源不深,根基不牢,终究是走不远、长不高的终究难有所成。”

“嗯!”

“晋葛洪《抱朴子》中有一句话,”婉贵妃说道,“可做参照‘夫根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

“泓窈”是什么意思,皇帝并不了然,不过,结合上下文,大致猜的出来,于是再次深深点头,“是!”

这其实就是在上课了,辅政王一直微笑倾听,乌赫、张海两个,听着听着,却不自禁的有些瞠目结舌了。

婉贵妃做皇帝老师的消息传了出来,许多人都大不以为然: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后宫妃嫔,学问能够好到哪里去?顶多识得几个字,作得几首小诗,画得几笔小画,这就做得皇帝的老师了?

现在亲眼看着,亲耳听着,这位婉贵妃的学问,还真不是盖的!别的不说,高宗的那些“圣训”,就连俺们,也是不晓得的呀!

俺们还是“地主”文渊阁的“执事”呢!

“不过,”婉贵妃说道,“也要请皇上留意,‘沿流溯源’,并非墨守成规,胶柱鼓瑟,不晓变通。”

顿了顿,“本朝恽敬有一句话,也是说的极好的,‘若夫守陈腐之言,循迂僻之行,耳不闻先儒千百年之统绪,目不见士大夫四海之渊源。’”

“统绪……渊源……”

皇帝心中微动,“是!特别是目下!目下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嘛!更加是不可以‘墨守成规,胶柱鼓瑟,不晓变通’了!”

这一回,非但婉贵妃,连辅政王也一起“颂圣”了:“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几个字,如果只有丈夫在场,就是夫妻间调笑的话,现在在场的,还有不止一个“外人”,丈夫的模样、语气,却是一本正经的,皇帝不好意思了,很想再拿手指戳他一下,忍了忍,忍住了。

既粉面微赫,就要转移话头;同时,皇帝也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这个文渊阁,”皇帝说道,“到底是几间的呢?怎么瞅着……像六间的呢?”

这个问题,自然该“地主”来回答。

“皇上圣明,”乌赫说道,“文渊阁就是六间。”

“啊?”皇帝愕然,“这是什么道理?”

中国的房子的开间数,几乎都是单数的中间一间是明间,接着是次间、梢间、尽间,左右对称排列,因此,总开间数一定是单数。

“回皇上,”乌赫说道,“文渊阁的规制,仿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呃,天一阁,就是六间的。”

“天一阁?”皇帝说道,“也是藏吗?”

“是!”乌赫说道,“江南那一带,天一阁算是最大的藏了。”

“那,这个天一阁,为什么是六间的规制呢?”

这个问题,乌赫可就答不上来了,额上不由微微见汗,“呃,这个,回皇上,臣惭愧,这个,不是十分清楚……”

婉贵妃说话了,“皇上,‘天一阁’之‘天一’,乃‘天一生水’之‘天一’,所谓‘天一生水,地六平之’,因此,天一阁取了个六间的规制说到底,还是寓‘以水克火’之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