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八六章 英雄折冲

乱清 第一八六章 英雄折冲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轩亲王如是说,曾国藩并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反而压力山大。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班人,就偶有作奸犯科,朝廷亦不忍置诸刑典”一句,其实是严重的警告,意思是,如果“偶有”,朝廷或许“不忍”,可是,湘军散兵游勇之种种不法,不是一桩、两桩,是大面积的,且屡犯、惯犯,因此,本来是很该“置诸刑典”的,就算“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即强行遣返,亦得算是“轻纵”,何况我还未必要这么做?所以,你不要急着张嘴反对。

还有,“作奸犯科”的“这班人”,可是有你干儿子的头号亲信一个滴。

想清楚这一层,曾国藩就晓得自己应该摆出什么样的姿态了。

“其实,”他眉头紧蹙,“作奸犯科者,就算强行遣返,亦不能说是朝廷‘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功是功,过是过!功,朝廷已经庸酬过了既如此,过,朝廷就不能不闻不问!其实,某些散兵游勇之所做所为,其应被之刑,又何止于‘强行遣返’?”

微微一顿,未等关卓凡接话,长长叹了口气,“唉!湘军各部军纪,实在是良莠不齐!譬如雪琴治军,便秋毫无犯于地方,吾不及也!沅甫不及也!江宁克复之后,如果督江的是雪琴,哪里会有今日的偌大烦恼?惭愧!惭愧啊!”

雪琴是彭玉麟的字,沅甫是曾国荃的字。

曾国藩扯出了彭玉麟,倒是略出乎关卓凡的意外。

彭玉麟攻讦曾国荃于先,痛劾黄翼升于后,将曾国藩以为湘系长城的长江水师的治权,拱手让于朝廷,曾、彭二人虽同为湘系大佬,但彼此的心结,其实极深,他突然在这里抑己扬彭,所为何来?

关卓凡一边转着念头,一边沉吟着说道:“洪杨乱平,彭雪琴高蹈之意甚坚;另外,他的脾性,照他自己的说法,长于军旅,短于民政……这也罢了,关键是,彼时两江的局面,除了涤翁,天底下哪里还有第二个人收拾的来?”

说到这儿,曾国藩的用意,已经明了了。

关卓凡心中暗暗冷笑,不动声色,继续说道:“我说句实在话,如果彼时督江的是彭雪琴涤翁自然是奉诏进京,入值中枢目下,咱们或许确实不必坐在这里,烦恼于江宁的治安;可是,江宁的善后和恢复,说不定就要吃力许多未必能有今日这般繁庶的局面啊!”

这段话,表面上似乎在强调曾国藩于江宁的作用无人可以取代,实际上,依旧扣死了“烦恼于江宁的治安”的事实;并顺着曾国藩的话头,委婉指出,在治军、治安这一块,他的作用,并非无人可以取代请想一想,长江水师是哪个整顿出来的?

另外,貌似不经意的一句“涤翁自然是奉诏进京,入值中枢”,也叫曾国藩颇为尴尬好像他扬彭抑己,是因为对于未能入值中枢,有所牢骚似的?

“雪琴不过性格狷介,不耐繁,”曾国藩缓缓说道,“他大才斑斑,如果真的肯就督江一职,没有做不好的道理。”

“我不是背后论人短长,”关卓凡微笑说道,“可是,既占了‘不耐繁’四字,这个地方官,就不大好做了我就是个‘不耐繁’的,先做过几天上海知县,后做过几天江苏巡抚,结果,都在任上闹出过大笑话,哈哈!”

曾国藩又尴尬了。

他说彭玉麟“不耐繁”,只是一个中性的客观评价,并没有任何讥评之意,但给关卓凡这么一说,倒好像自己的意思,是说民政上头,彭确不如曾似的,可是,关卓凡既然把“不耐繁”揽到了自个儿的身上,曾国藩便无从辩解,只好说道:“王爷太谦了。”

“真不是谦虚,”关卓凡微微摇了摇头,“我做上海知县的时候,奉旨决囚,‘批红’的文书到了,下头的各种准备功夫做了,犯人也提上堂来,验明正身了,可是,临到了了,就差我在犯人犯法标子上朱笔一拖了,我却怎么也下不去这个手!结果,前前后后,拢共压了七、八名理应问斩的人犯,也算笑话一桩!”

顿了顿,“嘿嘿”一笑,“若不是刘松岩正言相劝,我还不晓得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刘松岩即刘郇膏,目下之浙江巡抚,彼时,还只是关知县的一个幕僚。

轩亲王当年“拖红”一事,曾国藩亦有所耳闻,不过,事过境迁,官场之上,可没有人因此就以为轩亲王“不耐繁”的,这件轶事,早就成了轩亲王“宅心仁厚”的明证了。

于是,曾国藩也不能不这么说:“这是王爷宅心仁厚,怎么能说‘不耐繁’呢?”

“哎惭愧!”关卓凡摆了摆手,“还是刘松岩说的好,‘小慈乃大慈之敌’啊!”

曾国藩心中一动,说道:“是,‘小慈乃大慈之敌’松岩此说,乃是正论。”

“还有,”关卓凡说道,“我做江苏巡抚的时候上任没几天呢,就差一点以白为黑,拿齐明堂当贪官来办了!齐县令后衙种菜,夫人纺布为衣,真正一清如水,太仓人谁不知晓?我却昧于皮相,壅于听闻,若非心浮气躁,怎么会煳涂到了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的地步?这件事,‘不耐繁’四字考语,大约是跑不掉的了。”

齐明堂,即齐秉融,目下之刑部侍郎,彼时,还只是一个衣食不周的候补六品同知。

轩亲王和齐明堂的这番际遇,比他“拖红”一事,着名的多了,提及此事,没有人不赞叹轩亲王胸怀宽广、折节下士的,哪里会往“心浮气躁”、“不耐繁”上头扯?

但是,曾国藩留意的,倒不是什么却是“心浮气躁”、“不耐繁”,而是“不辨是非、颠倒黑白”八字。

前头说“小慈乃大慈之敌”,后头说“不辨是非、颠倒黑白”,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在呢?

“这就更无关‘不耐繁’了,”曾国藩的说话,依旧慢吞吞的,“这是英雄际遇!”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