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八二章 时空交叉线

乱清 第一八二章 时空交叉线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一般情形下,大约是这么个套路:

“老子斩头沥血,出生入死,千辛万苦,将江宁从长毛手中拿了回来不是老子,你们还不晓得在哪里做孤魂野鬼呢!你们的好日子,是老子拿命换回来的!怎么,只不过是借几两银子,就推三阻四了?他娘的,江宁人都是这么忘恩负义的吗?”

然后,一边操着湖南的“乡骂”:“嬲你妈妈别!”一边用带鞘的腰刀,“啪啪”拍打着桌面。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敢不掏钱的了。

再往后,连骂人都懒得骂了,一旦所求未餍,便往内宅闯去:“没钱?老子不信!必定是藏在你老婆裤裆里头了!要不然就是你女儿的裤裆!总不成是你老娘的裤裆?大爷我受累,自个儿去掏摸掏摸!老马屁!”

真有拦不住,给他一路闯到后罩楼的,主人急了,家丁仆人,喝骂着拎着棍棒围了上来,他便“嘿嘿”一笑,拍拍自己的顶子,低下头,伸过去,“来,你个哈崽,照大爷这里砸!”

看着他的起花珊瑚暗红顶子,哪个敢真的砸了下去?

折腾一轮,最后也只好忍气吞声,破财免灾。

告到官里,只要没伤人,不论江宁府还是江宁藩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有认真管过也实在是管不来。

但终于开始见血了。

有一次,“借钱”的一边儿嚷嚷着“大爷我自个儿去掏摸掏摸,也不晓是不是滑不熘手”,一边儿往内宅闯去,他是个青金石的暗蓝顶子,没能唬住主人,双方终于动起手来,暗蓝顶子吃了亏,不多时,便领了一大帮子散兵游勇,回转了来,将这户人家砸了个稀巴烂,主人家的小儿子出力拦阻,被打的很惨,头上破了个大洞,几乎性命不保。

状子递进江宁府,这一回,没法子再当看不见了,江宁知府请示过江宁藩司,江宁藩司再和江宁将军通了气儿,由江宁府出面,将那个暗蓝顶子拘了来,“枷号三日”,同时,准备行文扬州的江督和北京的兵部,革掉他的四品游击衔。

孰料刚刚将暗蓝顶子推出江宁府衙大门,还没有带到墙根儿呢,那帮子散兵游勇,便唿啸而至,当着江宁府衙役的面儿,打烂枷锁,将暗蓝顶子抢了去,唿啸而去。

一众衙役,目瞪口呆,却什么法子也没有。

报到上宪,江宁藩司、江宁将军都被吓到了,生怕激出更大的变故来,都不敢再做进一步的追究,指示江宁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另外,原先准备行达江督和兵部、革除暗蓝顶子衔级的公文,也按下来了。

于是,散兵游勇们的气焰,愈加的嚣张了。

除了“借钱”,调戏、猥亵妇女的情形,也开始出现了。

江宁城还算好,江宁府属的溧水县、江浦县、**县,都先后出现了明火执仗抢劫钱财的事情,虽然劫匪没有戴“大帽子”,可也没有蒙面,不少人都认了出来,所谓劫匪,就是湘军的一班散兵游勇。

赵景贤赴江宁本任之后,不论从哪方面考量,散兵游勇的目无法纪,都是绝对不能再放任下去的了,必定要穷究根治,只是,怎么个“穷究根治”法儿呢?

照曾国藩说的,“抓住了,该枷的枷,该杖的杖,该明正典刑的,明正典型”?

曾国藩嘴上这么说,心里大约也确实是这么想的,未必是口不对心,可是,真的可以这么做吗?

可以自然是可以的,只要杀的人足够多,散兵游勇的气焰,终究是压得下去的。

在这个过程中,未必不会如江宁藩司、江宁将军顾虑的那样,“激出更大的变故来”,但是,要说湘军余部,真会走去扯旗放炮,终究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目下的中国,已不比原时空,掌握压倒性武力的,是关卓凡和赵景贤的这一边儿。

问题是

赵景贤不晓得,曾国藩也不晓得,关卓凡却是晓得的,原时空,有一个“刺马案”在那里摆着。

留意一下时间线:

原时空,同治三年,即一八六四年,湘军克复江宁;同治七年,即一八六八年,马新贻履新两江总督;未足两年,同治九年,即一八七零年,马新贻遇刺。

本时空,由于关卓凡的介入,同治二年,即一八六三年,湘军克复江宁,较原时空,提前了整整一年;洪绪元年,即一八六八年,赵景贤将赴江宁本任,距江宁克复,将近五年,这个时间点,相当于原时空的同治八年,即一八六九年正是马新贻和湘军集团的矛盾日趋白热化的时候。

马新贻对付不法的散兵游勇,就是“抓住了,该枷的枷,该杖的杖,该明正典刑的,明正典型”。然而,他得到的,是透胸一刀;而且,含恨长逝之后,刺马的幕后主使,逍遥法外,并永远淹没在史的迷雾之中。

有人认为,“刺马案”的幕后主使,就是曾国藩本人,关卓凡以为,以曾国藩的为人和彼时持盈保泰的心气,再如何对朝廷和马新贻本人不满,也绝不至于出此下策的。

但是,“刺马案”一定是有幕后主使的;这个幕后主使,一定是湘军集团的重要人物这两点,却概无异议。

凶手张文祥,刺马之前,同马新贻既没有任何交集,便不存在任何私怨,因此,一定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他自己说漏嘴的话就是说,一定是受人指使的。

除此之外,张文祥的供词,来来去去,不过一句“我为天下除掉了一个通回乱的叛逆”。

这自然是厚诬。

马新贻虽然是回教徒,却是自明初以来的山东土着,且十几代下来,进学、出仕,早就百分百汉化了;而且,他是“老教”,同马化龙、白彦虎之流的“新教”,真正是水火不容,怎么可能“通回乱”?

至于坊间关于马新贻奸占义弟曹二虎之妻、并杀曹二虎灭口的传说,更是子虚乌有,那根本是有人特意造作了出来,既为混淆视听,干扰办案,又为积毁销骨,败坏马新贻的清誉既杀人、又诛心,用心极深、极险、极恶!

可叹的是,非但时人不辨是非,后人亦津津为之乐道,甚至添油加醋,反复敷衍,还拍成了电影拍一部不过瘾,过些年,再拍一部!

马新贻为官清廉而有担当,不但整肃法纪,不惜其身;在改革漕运、减定浮收、整修水利上面,也很有作为,这样一个好官,不但沉冤难雪,还落得一个任人污蔑的下场,真正叫黑白颠倒!

“刺马案”叫关卓凡有很深的感慨:我们并不是没有达致史真实的能力,但是,如何才能够将史的真实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又如何才能够被说服接受这份史的真实,却真是叫人无奈。

大多数的人,回顾史之时,看到的,永远只是他自己想看到的,不想看到的,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史的真实,永远不是大众真正关心的东西。而当政者,也未必乐见大众看见史的真实、关心史的真实。

扯远了。

本时空,马新贻已经从浙江巡抚的任上,调任陕西巡抚了,“刺马案”是不会发生的了,即将坐上原时空马新贻坐的那座火山口的,是赵景贤,那么,在本时空,会不会出来一个“刺赵案”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