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二零章 赔钱!赔钱!

乱清 第一二零章 赔钱!赔钱!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轩亲王口若悬河的说了这么多,做下属的,再沉默不语,就不合适了。

“请教王爷,”文祥试探着问道,“这条铁路,是否由‘石太线’西延而去?”

“是啊,”关卓凡说道,“由太原南下西安,由西安折而西北至兰州,穿过河西走廊,由哈密入新疆,最后抵达乌鲁木齐——嗯,暂且称其为‘京乌线’吧。”

跟咱们想的是一样的。

“请王爷的示,”文祥还是试探的口气,“既要修筑‘京乌线’,那么,‘两纵两横’的规划,是否要……嗯,做些调整?”

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都竖起了耳朵。

“这个嘛,”关卓凡沉吟了一下,“略作调整吧——主要是‘石太线’的工程,嗯,要加快些了。”

略作调整——四位大军机,无一不将之理解为之前担心的“轩亲王改了主意,管他‘几纵几横’,统统都先搁了下来,把所有的力气,全放在这条‘京乌线’上”。

这怎么行?

几位大军机相互以目:这件事情,我们不能阿附,要劝谏!

第一个说话的是郭嵩焘,“王爷,我以为,此事恐怕有些不妥。”

话说的很率直嘛。

“哦?”轩亲王面色如常,“哪里不妥呢?”

“‘两纵两横’的资金,”郭嵩焘说道,“除了咱们自己的财政,大部分来自鬻售国债所得——”

顿了顿,“销售国债的时候,咱们可是黑纸白字的承诺过,这些钱,大致将用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两纵两横’的铁路网。”

“如果将这些钱挪到‘京乌线’上头,我怕——”

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买家会不大乐意!咱们的国债的价格,会有所波动;还有,发行‘二期国债’的时候,也会……有所滞碍。”

同样是铁路,为什么修“两纵两横”,买家就乐意,修“京乌线”,买家就不乐意呢?

让我们来看看“两纵两横”都是些什么性质的铁路。

“两纵”的“京沪线”、“京汉线”,经过的,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两横”的“石太线”,为晋煤外运之关键,煤炭为工业之血脉,在中国大办洋务、各种工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大背景下,这条铁路,简直就是中国的一条“输血管”了。

“京奉线”则为东北发开之关键,谁都晓得,东北目下虽然荒凉,可是,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充分开发之后,必是一等一的繁庶之地。

就是说,“两纵两横”,在经济上,每一条,都是有充分的回报保证的。

“京乌线”呢?

西北贫瘠,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京乌线”直接的经济回报,较之于天文数字的建造成本,基本上是不成比例的。在这段时间内,“京乌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头,其他方面的价值,譬如,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神马的,是间接体现的,未必能直接反应于“京乌线”的营收。

可是,政治、军事——这些不关普通投资者的事情呀。

因此,如果关卓凡把国债销售所得,自“两纵两横”移于“京乌线”,国债的买家们——不论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会怀疑,到期之后,中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兑现的能力?

“筠仙说的都对,”关卓凡微微一笑,“可是,我怎么会去动‘两纵两横’的资金?”

啊?

“各位是误会了!”关卓凡说道,“我说的‘略做调整’,只是加快‘石太线’的工程进度——‘石太线’为‘京乌线’之东段,‘石太线’修成了,才谈得上西延,才谈得上‘京乌线’嘛!”

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两纵两横’,不论那一条线路,都一两银子不少,一天工期不拖!”

啊?

几个大军机,大出意料。

同时,也糊涂了,轩亲王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念头转了几转,文祥以为自己想明白了:

“王爷,‘两纵两横’的总造价,预估在五千万至六千万两白银之间;‘石太线’为‘京乌线’之东段,造价已经包含在‘两纵两横’之内了,不过,我想,即便不计‘石太线’,‘京乌线’之造价,较之‘两纵两横’之总造价,恐怕亦不遑多让!”

“是,”关卓凡点了点头,“‘京乌线’工程之艰难,远在‘两纵两横’之上。”

“既如此——”文祥不由自主的微微压低了声音,“五、六千万两的银子,如此大的一笔钱,这个……借,恐怕不大容易吧?”

在文祥看来,国债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第一期的国债,尚未到期,没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急匆匆的发售第二期国债;就算硬着头皮发售,也多半不会好卖——能有多少人愿意买“京乌线”的国债呢?

那就只能向银行借贷了。

可是,除了金额过钜之外,更重要的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京乌线”回报难期。

有哪些银行愿意冒这个险呢?

除非,咱们能够拿出有力的担保——可是,海关已经抵给了英国人,除此之外,想不出还有什么真正值钱的东西可以拿来做抵押啦。

呃,或者,铁路本身,亦即……“路权”?

可是——

第一,以“路权”作押,有出卖主权之嫌;第二,退一万步说,就算咱们肯卖,人家还不一定肯买呢!

如果是“两纵两横”,自然没有问题,每一条都是香饽饽,洋人肯定抢着要;可是,“京乌线”要来做什么?一转头就砸手里了!

“借?”关卓凡微微的笑着,“过不了多久,自然就有人替咱们白送钱了,为什么还要借呢?”

大军机们再一次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轩亲王口误。

当然,既没有人听错,也没有人口误。

可是——

五、六千万两银子——也可能更多,“有人替咱们白送钱”?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各位大约以为,”关卓凡含笑说道,“关某人的觉,还没有睡醒,大白天的说梦话——”

“啊?不,不……”

被轩亲王觑破了心思的大军机们,不由大为尴尬。

“没关系,”关卓凡微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换了我,大约也要以为,这里面,什么地方烧坏了的……”

大军机们更尴尬了。

“其实,我一说,各位就明白了——”

顿了一顿,关卓凡换上了郑重的语气:“只要咱们打赢了对法的战事,这个钱,自然就有人双手奉上了。”

曹毓瑛反应最快:“王爷是说……赔款?”

“不错!”

几位大军机,都是心中一跳。

可是——

文祥沉吟了一下,说道:“王爷,《南京条约》,咱们赔了英国人两千一百万银元,折合咱们自己的钱,大约……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天津条约》,赔了英国人四百万两白银,赔了法国人二百万两白银;之后的《北京条约》,将《天津条约》的这两笔钱,统统增加到了八百万两白银,拢在一起,一共是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微微一顿,“咱们如果打赢了法国人——”

话说到这儿,打住了。

言下之意,几个大军机,都明明白白的:

之前,咱们打输了的两场仗,都是被人家踹门入户,枪顶在脑门上,不能不签城下之盟;接下来的中法之战,咱们如果打赢了,不过是从法国人手中,抢下了一块“殖民地”,顶多顶多,将法国人赶出中国和亚洲,离跑到人家里“踹门入户”,还十万八千里呢!

咱们在自己家里,被人家摁着打,不过赔了一千五、六百万两银子;人家在咱们家门口,打输了,倒要赔咱们五、六千万两银子?

怎么可能?

法国人怎么肯呢?

自然,《北京条约》的那八百万两赔款的余款,也许可以免掉,可是,就算加上这笔钱,距五、六千万两白银的钜数,也差的远啊!

还有,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人家根本一两银子也不赔,拍拍屁股就走人——有本事,你追到巴黎来咬我啊!

一时半会儿的,咱们还真没有这个本事。

文祥的“言下之意”,同为曹、许、郭的疑惑,四位大军机,一起看着关卓凡。

“诸位的疑惑,”关卓凡说道,“不外两点:第一,法国人肯不肯赔款?第二,法国人肯不肯赔如此之钜的一笔大数?是吧?”

“是!”文祥说道,“一切都在王爷洞鉴之中。”

关卓凡一笑,“‘一切’可谈不上,不过——”

顿了顿,“第一,我敢担保,法国人是肯赔款的——不赔不行啊!第二,也有把握,赔款的数额,大致上,够咱们修一条‘京乌线’的。”

轩亲王何以如此笃定?“不赔不行”又是什么意思?

“当然了——仗得打好!”关卓凡说道,“不仅要打赢,还得赢的漂亮!仗打不好,一切免谈!”

“是!”

“至于别的嘛……”

说到这儿,关卓凡狡黠的一笑,“有些话,太早说破,到了时候,也许就没有那么灵光了——诸公许我‘暂且按下不表’,小小的卖个关子吧!”

啊?

这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吗?

“总之,”关卓凡说道,“‘石太线’的工程,要加快进度!明年是洪绪元年……嗯,争取洪绪二年年内——最迟洪绪三年上半年,‘石太线’全线竣工!到时候,法国人的第一笔赔款,也该到位了,‘京乌线’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