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十五章 开火

乱清 第三十五章 开火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万事顺遂!轩军从本章开始要大打出手了,对地形不熟的朋友,请参照作品相关中的《第一次上海战役攻防图》)

谭绍光的错误,不仅在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而且所占据的各城之间,只能以马匹传讯,联络起来相当麻烦,他在青浦,根本做不到指挥如意。更要命的是,合围了上海之后,没了下一步的打算。

上海县的东面和北面,是租界。打到吴淞和高桥的太平军,虽然算是“隔江会合”,但却失去了目标,如果顺江回头打上海,等于是直面英美租界,结果不敢妄动,只好原地待命。而关卓凡放空了李恒嵩在南翔的营寨,果然被刘肇钧的两千人从嘉定出发,轻易攻了下来,然而攻下来之后,又是面对租界的法军,不敢再进一步,弄成不进不退的尴尬局面。

这个错误,其实该算到李秀成的头上。所谓“投鼠忌器”,既然老鼠的身边有一个花瓶,那么如果没有打破花瓶的勇气,何以就敢动手去打老鼠?而如果这只老鼠的身边竟是一只老虎,那么没做好跟老虎以命相搏的准备,单是把老鼠围起来,又有何用?自然缩手缩脚,处处受制于人。

谭绍光已经意识到这个麻烦,派了快马飞奔苏州,去向李秀成请示。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关卓凡没有再给他机会,东线的战斗,在二月二十这一天的凌晨。打响了。

在周浦汇聚的官军。主攻目标是南汇县城。太平军的东路主帅。十七岁的忠王次子李容发,带了五千人在这里据守。但是关卓凡并没有安排先攻南汇,而是派了曾秉忠的绿营兵和刘郇膏的民团,先佯攻南汇以北三十里的川沙厅。佯攻的部队,以六门洋炮和官军的十几门土炮为支援,在黑夜之中打得很热闹,把声势弄得极为浩大。

李容发接到急报,弄不清状况。亲自带了一千五百人,从南汇的北门出城,急赴川沙厅增援,而他离城之后,天刚蒙蒙亮,官军便开始从三面向南汇进攻。

南汇的西面和南面,太平军都在城外设了营寨,以土垒环绕,亦设了炮位,抵御可能受到的攻击。可是这一回。官军的打法很简单,西南两面。都是在太平军的大炮射程之外,便用十门野炮轰击,以开花弹的威力,连轰半小时,再以步勇迂回冲锋。

西面的营寨,正当洋枪队的锋锐,在这样的炮火下,太平军的土垒尽毁,炮台四损其三,终于被白齐文攻破,三百士兵无一生还,不过在最后的白刃相搏中,白齐文的左肋亦被一支长矛刺中,被抬上担架,紧急运回上海救治。

南面的营寨,由先字营和克字营联攻,以丁先达为主官。这一面的炮手弱一些,一开始炮打得不好,因此太平军凭垣抵抗,坚守的时候也长一些。轩军的头两次冲击,都被打了回来,直到再次炮轰一轮,不待硝烟散去,丁先达便带头冲锋,才算是攻破了这道营垒。里面的太平军,战死了一百多,残余的一百人,退进了南汇城。

东面是李恒嵩的绿营主攻,其中又以姜德的七百人为主力。这一面,因为背向上海,太平军的防御很弱,几个哨卡都被很轻易地扫荡了,因此倒是李恒嵩首先攻到了南汇城下。

到了下午,南汇的外围次第肃清,三路官军都已经抵达城下,又是架炮猛轰。因为城西的防御最严,所以这一轮的炮火,集中在城南,以两门十二磅的英国大炮为主,辅以十几门八磅的野战炮,不惜弹药地打到傍晚,才渐渐停了下来。眼见得南门和城墙都损毁极重,估计明天再来一轮,就一定能打开数个大缺口。

城西和城东,也有小规模的战斗,只有城北,是按照“围城必阙”的老规矩,留了出来,要逼迫城内的太平军向北撤退。张勇的马队,已经在城北五里的地方游弋,一是防备增援,二是准备截杀出城的太平军。

谁知太平军不曾逃,到了晚上,从城里出来三个人,口口声声要见轩军的关大人,商量投降献城的事宜。

*

关卓凡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接到周浦发来的电报,先是大喜,继而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他们是真投降,还是一招缓兵之计。电报里说,来人称非关大人不谈,因此已经派了一队兵,押了为首的那个长毛坐船过江,要送到县衙来。犹豫再三,关卓凡还是让图林去把住在街对面的金雨林叫了来,作为自己的参谋。

人送到,已是深夜,关卓凡的衙门大敞,衙内的大堂烛火通明,除了有图林的一班亲兵戒卫,还有执了水火棍的衙役在一旁站班。关卓凡高踞当中的几案,金雨林陪坐在一旁,把一场受降的谈判,弄成了审案的格式。

没想到,来的人却也真吃这一套,上了堂,就地跪倒,张嘴就是:“叩见关大人。”

“不敢,请起来说话。”关卓凡见他三十多岁样子,面貌生得很朴实,若不是穿着一身黄衣,倒象个本分人的模样,心里先有了三分好感,将手一抬,让他起身,才问道:“你这位老兄,叫什么名字啊?”

来的人叫刘玉林,是太平军的一名将领。李容发北援川沙之后,在南汇主持城守的,叫吴建瀛,而他的副手,则是这位刘玉林了。

“原来是刘先生。”关卓凡的语气很和缓,倒不是审案的模样,“这么说,你是代那位吴建瀛,吴先生来的?”

“是,”刘玉林恭恭敬敬地说,“吴建瀛是小人的把兄。小人的意思,也就是他的意思。”

“嗯。你们在那边,是什么官职啊?”

“吴建瀛是天福,小人是天豫。”

“那也是有爵位的人了,为什么要投降啊?”

“回关大人的话,我们不是‘老兄弟’,在长毛里处处受排挤。李容发带兵没有恩义,欺人太甚,我们不想再替他去送死。”

李容发是李秀成的次子,作战是极勇猛的,但毕竟只有十七岁,人情世故还不怎么懂得,仗了父亲的权势,不免年少骄狂,对他这些叔伯辈的手下,颐指气使,常常不给人留情面。吴建瀛和刘玉林,都不是从广西出来的人,在太平军中,本来就不算嫡系,因此平时受他的气更多。现在受官军的围攻,枪炮如此猛烈,只打了一天,便有支撑不住的感觉,因此两人商量下来,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出城请降。

“既然如此,你哪位把兄,为什么不自己来啊?”

这本是无需问的事,因此也不好回答,刘玉林迟疑着,一时没有说话。倒是金雨林见了他这副模样,小声提醒关卓凡道:“逸轩,他怕是来讲斤两的。”

讲斤两,也就是讲条件,只有刘玉林谈好了条件,吴建瀛才肯出降。

关卓凡“坐更”了两天,脑子都有点发木,暗笑自己居然见不及此,点点头说道:“刘先生,只要你们是真心,无事不可商量,你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尽管说。”

条件却是出奇的简单,不求升官,亦不求带兵,只求能让两人活命。

当然,也还有附加的一条:这几年下来,集聚了一批财物,现在愿意分成三份,一份允许他们带回家乡,一份用来遣散手下的兵,另一份,则愿意献给关大人。

“城里还有多少兵?都听你们的么?”关卓凡边想边问。

“本来是三千五百,今天打了一天,损伤了八百多,现在只好算二千五百人。”刘玉林据实答道,“李容发的亲信,都被他带去增援川沙了,现在城里都是我们的弟兄,请关大人放心。”

两千五百兵,那也很可观了。关卓凡盘算了半晌,做了决断。

“刘先生,你说的我都可以做主。这笔钱,我不要,算是送给你跟老吴。你们回乡和遣散士兵这两件事,现在不能办,要等到上海的战事结束。而且,李容发这样欺负你们,你们替我办一件事,我还可以给你们一个出气的机会。”

不只不要钱,连“老吴”都喊出来了,可见这位关大人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刘玉林精神一振,又跪下磕了一个头:“谢谢关大人。请大人指示,要我们做什么?”

“请起来。你跟老吴去说,明天一早整兵献城,随官军北上。我拿洋炮支援他,让他亲手去把李容发的川沙打下来,出一口恶气——你们敢不敢?”

“怎么不敢?”刘玉林激动地站起来,大声道,“我现在就敢跟大人打包票,川沙一定打得下来——倒要让李容发看看,他自己是块什么材料!”

这一番折冲,双方都很满意,于是关卓凡吩咐连夜把刘玉林送回南汇,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摩挲着下巴,沉思不语。

金雨林见了,提醒道:“逸轩,是不是该给华尔发电报?”

“我想的就是这个,”关卓凡沉吟着说道,“万一长毛是穷途末路之下,弄一出诈降,这个玩笑就开大了。”

“以我看来,此事绝无可疑。”

“哦?”关卓凡抬头望向金雨林,“老金,我听听你的高见。”

“你刚才说,南汇的四门,官军是打三放一。若是吴建瀛没起叛心,从北门走了就是,何必投降?”

关卓凡瞠目结舌,楞了半天,才用手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苦笑道:“大约是该去睡一会儿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