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七六章 刺客的供词

乱清 第二七六章 刺客的供词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文、曹、许、郭的目光,一起落到了白折子上面。∈♀UU小说,uu234

难题?什么难题?

这个白折子里边,到底写了些什么?

关卓凡曲起右手食指,在白折子上轻轻的敲了一下,公布了谜底:“这里边儿,是刺客的供词。”

啊?

大军机们都吃了一惊:这就审了出来了?

呃……这么快?!

那个许保田,既然敢于刺杀轩亲王,自是一等一的亡命之徒,不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家人、族人的安危,大约也不在他眼中。就擒之后,异常镇定,也间接证明了,其人死硬顽固,不是轻易可以移志的。

本以为,他会遍熬苦刑,最快也得三、五之后,案情才有眉目,结果,两个时辰不到,就招供了?

那个“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还真是……了得啊。

当然,“供词”和“招供”,并不能等同,可是,如果刺客只是云山雾罩,没有吐露什么实情,轩亲王也不必郑重其事的把“供词”拿了出来吧?

一想到,刺杀轩亲王的幕后主使的名字,可能就在这个毫不起眼的白折子里,四位大军机,都不禁心跳加快了。

如果这个幕后主使,果然就是“那个人”,那么,这是何等样一件惊天大案?接下来,又会掀起何等样的惊涛骇浪?对朝局,又会造成何等样的深刻影响?

真正是……开国以来未之有也!

至于“那个人”的命运……唉,就没法子说了!

“这里面儿都说了些什么,”关卓凡微笑说道,“各位,想不想一睹为快呢?”

什么意思?

四位大军何等样人?转念之间,已经明白了,轩亲王刚刚说的“难题”,是指什么了。

难道,幕后主使,真的是?!——

四位大军机,有人掌心微汗,有人口干舌燥,有人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什么来。

芙蓉榭中,一时无语。

夜晚的蝉鸣蛙噪,此时此刻,显得尤其响亮,听在耳中,简直有些惊心动魄了。

过了好一会儿,曹毓瑛正色说道,“王爷,这两件事,是不一样的!”

文、许、郭都明白,曹毓瑛口中的这“两件事”,是指哪“两件事”。

“哦?”

“陈子鹤等人,”曹毓瑛说道,“攀附肃顺,函件往来,不论如何语涉悖逆,也只是文字招尤,到底没有实在的……反迹!充其量,‘诛心’而已!”

顿了一顿,“肃顺本不得人心,谀其美其者,大多不过虚与委蛇,纵有陈子鹤者妄生异念,‘三凶’伏法之后,一切荒诞不经的念头,自然烟消云散,再也不能掀起任何波浪,因此,大变之后,为稳定人心,安定朝局,悖逆文字,一火焚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关卓凡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可是,”曹毓瑛亢声说道,“许某大内之中,刺杀枢府领袖、国家亲王,此等行径,较之谋反大逆,根本无二!其问刑,亦应比照谋反大逆,凌迟处死,逢赦不赦!许某枭獍之心,恶逆之尤,罪无可逭,岂可稍作姑息?”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说的也是!那好罢,我也不藏着掖着了——诸位请看!”

说罢,打开折子,向前轻轻一推。

四位大军机同时睁大了眼睛。

水榭四角,各装了一盏玻璃罩子的“气死风灯”,大军机们看得清清楚楚——

白折子上,空无一字。

四人都愣住了:什么意思啊?

关卓凡微微苦笑:“这就是许某的‘供词’了。”

四位大军机,个个一脸懵逼。

“其实,”关卓凡说道,“我根本就没派人讯问许某,我也不打算讯问了——我已下令,将许某秘密处死。”

啊?!

“所以,”关卓凡自失的一笑,“能供诸公娱目者,就只有这样的一份‘供词’了。”

四位大军机面面相觑。

“我之所以不审许某,”关卓凡叹了口气,“是因为——嗯,请诸公教我,如果审了出来,我是说,如果幕后实情、幕后主使,审了出来,我该何以置之呢?”

曹毓瑛沉声说道:“自有国法!”

文、许、郭三人,皆是一震,文祥想说什么,嗫嚅了一下,没有说出来。

关卓凡轻叹一声:“奈何还有人情啊!”

“王爷!”

关卓凡摆了摆手,“琢如,你先听我说。”

曹毓瑛不说话了。

“我与诸公,”关卓凡平静的说道,“肝胆相照,无事不可言,此处亦无第六人在——”

说到这儿,看了眼不远处的卫兵,笑了一笑,“那两位不算,再说,他们也听不清楚咱们的说话。”

顿了顿,“既如此,咱们的话,就摊开来说罢!——毋庸讳言,刺客之主使者谁何,我所疑者,同诸公所疑者,大约是同一人。”

关卓凡的声音,十分平静,但文、曹、许、郭四人,心跳再次加快了。

“刺客固然顽固,”关卓凡继续说道,“可是,假以时日,反复勘磨,总是审的出来的,那么,若刺客之主使者,果真即我与诸公所疑者——”

顿了顿,“琢如说的不错——‘自有国法’,可是,到时候,到底该置其人于哪一条国法呢?”

没有人接口,包括曹毓瑛。

“琢如方才说,”关卓凡说道,“许某的行径,较之谋反大逆,根本无二,其问刑,亦应比照谋反大逆,凌迟处死,逢赦不赦——”

顿了顿,“虽说主从有别,可是,幕后主使者,一定不能算作‘从犯’吧?若将许某付诸凌迟重典,这位幕后主使,又该置诸何典呢?”

“还有,若真的‘比照谋反大逆’,‘逢赦不赦’,即不能引用‘八议’中的‘议亲’、‘议贵’等名目了——嘿,到时候,就算有人有心替他求情,都没处下嘴!”

芙蓉榭中,一片沉默。

“退一万步来说,”关卓凡说道,“就算恩自上出,顶多、顶多,凌迟改为斩首——如当年肃顺之故事。难道,还能像烧酒胡同一样,仅仅削爵、黜出玉牒、终身高墙圈禁?”

烧酒胡同,指的是已被削去惇亲王爵的奕誴。

“我倒是乐意的,”关卓凡苦笑了一下,“可是,我怕有人不乐意——别的不说,只怕轩军就先闹了起来!”

这句话,在大军机们的心头,又重重的敲了一下。

“唐章怀太子写过一首《黄台瓜辞》,”关卓凡说道,“希翼可以感动武后,不对亲生子女,赶尽杀绝。”

顿了一顿,曼声吟道,“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吟罢,微微一笑,“诗词一道,我是不在行的,这几句,我没有记错吧?”

文祥胸臆之间,微觉气血翻涌,低声说道:“一字不错,王爷记心极佳。”

“章怀太子的诗写得好,”关卓凡说道,“可惜,武后的心肠更硬!章怀太子终于被废为庶人,继之被迫自尽,只留下一首《黄台瓜辞》,供后人做千古之叹,唉!”

章怀太子即李贤,他是武则天的次子,时太子李弘猝死,被续立为太子。故太子李弘是武则天的长子,李贤的胞兄,其薨逝的情形,颇为诡异,人皆传为武后鸩杀;李贤接太子位后,与母后疑隙渐开,自觉不能保全,将步乃兄之后尘,于是做《黄台瓜辞》,向母后婉转哀求,可是,终于不能免祸。

“类似的情形,”关卓凡说道,“我不希望,在咱们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了!”

灯光之下,四位大军机的面色,都极凝重。

“康、雍年间,九王夺嫡、兄弟阋墙什么的就不说了,”关卓凡说道,“就说文宗章皇帝的几个兄弟吧!宣宗成皇帝失手踢死隐志郡王,致贻终身之憾;原惇亲王奕誴,悖乱荒唐,削爵圈禁——这,已经是‘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了!难道,真的要……‘三摘犹自可’?”

顿了顿,“无论如何,吾不忍为也!”

文祥鼻酸眼热,正要开口,曹毓瑛缓缓说道:“只怕……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关卓凡微微一笑,“琢如你放心,我不是小孩子,吃了一次亏,哪里还能吃第二次?——就算‘虎有伤人意’,那也是伤不到人的!”

“王爷仁之尽、义之至,真正是无以复加了!”文祥激动的说道,“如果有人兀自不悟,不肯自新,那真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不错!”关卓凡恬然的点了点头,“一切都看天意!”

“王爷宽仁大度,包涵四海!”许庚身说道,“不过,刺客的处置,对外头,总要有一个交代吧?似乎也不好直捅捅的说,不审不问,就处死了?”

“是,”郭嵩焘说道,“这样的一个大案子,不可以不审不问的,不然,一定有许多人不服气——尤其是轩军。”

关卓凡沉吟了一下,说道:“星叔和筠仙说得对,这样吧,对外就这么说——刺客身有隐疾,刑讯之时,突然发作,抢救不来,就此暴毙,如何?”

无人异议。

“这个事儿,”关卓凡说道,“希望到此为止——树欲静,风亦止!咱们还有多少大事要办?不好再浪费精力,做无谓的纷争了!”

这个貌似良好的愿望,自然是不会实现的,事实上,不但“风”不会“止”,“树”,也根本没真打算“静”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