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五一章 不在枢府,犹在枢府

乱清 第二五一章 不在枢府,犹在枢府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在轩王府用过了“便饭”,四位军机大臣,回到紫禁城,在军机处略歇了一歇,看看钟点,估计母后皇太后也该歇过了午觉,于是递牌子请见。UU小说,uu234

事实上,慈安为了等他们几个回来缴旨,早朝散去之后,根本没有回钟粹宫,午膳就在养心殿传,午觉就歇在养心殿的后殿燕喜堂,她心里装着事儿,也不过小小的打了个盹儿,四位军机大臣的“绿头签”一递上来,立命传见。

听着文祥的回奏,慈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回奏告一段落,慈安欢然说道:“我就说,他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国家有了事儿,就算自个儿委屈,也不会不管不顾的!”

顿了一顿,“嗯,他是真正有办法!——嗯,他的这些个法子,你们怎么看呢?”

“臣等皆以为,”文祥说道,“轩亲王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新疆的事情,不足以上烦厪虑了!”

“好!”慈安满面笑容,“大伙儿只要一条心,一齐使劲儿,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是,母后皇太后圣明!”

“嗯,他什么时候回来?明儿一早吗?”

母后皇太后的错觉,和四位大军机是一样的,以为关卓凡为疆事深谋,就代表他回心转意,肯“销假入直”了。

“呃,回母后皇太后,”文祥艰难的说道,“轩亲王还是……不能奉诏入直。”

“啊?”

慈安愕然,呆了片刻,说道:“那是为什么?他……他怎么说?”

文祥将关卓凡“我现在的情形,同各位一起吃这个饭,不大方便”等话,备细的说了,然后说道:“轩亲王倒没有像昨天那样,说‘不能奉诏’,可是,这个言下之意,呃,是很明白的。”

慈安又呆了片刻,说道:“唉,这怎么还在闹别扭呢?”

曹毓瑛刚想将“事缓则圆”什么的搬了出来,只听母后皇太后决然的说道:“这么拖下去不是回事儿——好吧,他既然还扭着,我亲自上门,去跟他说去!”

四位大军机大吓一跳:母后皇太后要……临幸轩亲王府?

慈安见下头没有反应,略微有点儿奇怪:“怎么,你们不赞成?”

“回母后皇太后,”曹毓瑛说道,“太后驾临轩亲王府,自然是轩亲王的无上荣耀,轩亲王必感戴慈恩于无既!可是,万一,呃,万一轩亲王一时半会儿,于销假入直一事,还是有十分为难的地方,那么,呃……”

话说到这儿,即以曹毓瑛的的口才,一时之间,也难以寻出合适的措辞,不过,他的意思,慈安已经听懂了。

皇太后到臣子的家里,亲自“促驾”,这个面子,大到了天上,大的不能再大——若母后皇太后驾临,关卓凡尤不肯奉诏,那真的是“无人臣礼”了。

可是,如果关卓凡“不能奉诏”,不是因为面子的关系,而是还有什么条件没有满足,或者其他什么大军机们还没有猜到的原因,母后皇太后来这一出,轩亲王不奉诏不是,奉诏也不是,他和朝廷之间,可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搞得不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想通了这个道理,慈安不再坚持“亲自上门,去跟他说去”了,可是——

“可是,”慈安她蹙起了秀眉,“这个事儿,不能就这么干搁在这儿呀?总得……总得有个了局呀!”

说罢,贝齿轻轻的咬住了樱唇。

几个大军机都放下了心,曹毓瑛这才把他的“事缓则圆”搬了出来:“启禀母后皇太后,臣以为,事缓则圆,太后亦不必太过担忧。其实,今儿个的情形,同昨儿个,已经颇不相同,臣几个相互开玩笑,说,昨儿个,轩亲王不过招呼了我们几块点心,今儿个,可是赏了一顿饭呢!”

微微一顿,“臣几个私下商量,以为轩亲王的意思,多少已经松动了些了。”

慈安“哦”了一声,想了一想,不由轻轻一笑,点了点头:“嗯,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儿。”

“最紧要的是,”曹毓瑛说道,“以今日情形看,再遇到塔兰齐之类臣等难以决断的大事,轩亲王虽在藩邸,但依旧会以国家社稷为重,为之决疑,则军国大事不误,轩亲王不在枢府,犹在枢府。”

“不在枢府,犹在枢府”,慈安把这八个字,在心里念了一遍,颇有所悟,又点了点头,颜色已霁。

“好吧,那就再等一两天——不过,咱们是不是就这么干等着?”

“回母后皇太后,”曹毓瑛说,“臣等下去,就要替左宗棠的行辕草拟檄文,还要草拟给俄罗斯的照会,这两份要件,定稿之前,自然还要请轩亲王过目的……”

“啊,好!”这一次,母后皇太后反应很快,“你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再好好儿的劝一劝他。”

“是,臣等遵旨!”

顿了一顿,曹毓瑛说道:“到时候,母后皇太后再降一道温谕,臣以为,这个火候,就差不多了。”

“火候?嗯,火候……”

默谋片刻,慈安说道,“好,就这么办!”

*

跪安之后,四位大军机回到军机处,已是申初了。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作如下分工:文祥作为外务部会办大臣,郭嵩焘作为顾委会主委,到外务部,会同外务部署理尚书钱鼎铭,拟定对俄罗斯的外交照会;左宗棠钦差行辕的檄文,则由曹毓瑛、许庚身负责起草,待文祥、郭嵩焘回来之后,再共同酌定。

文祥这个“外务部会办大臣”,虽然名义上是“外务部署理尚书”钱鼎铭的上司,但外务部的事情,一向是直接向轩亲王这位“外务部总理大臣”汇报的,文祥的角色,本质上是关卓凡的一个大参谋,并不直接指挥、调度外务部,这一点,上下彼此都心知肚明,文祥本人,也是一直谨守分际的。

目下,轩亲王暂时不在其位,文祥便不愿直接对钱鼎铭这位轩亲王的嫡系指手画脚,以免被人有意无意的“误会”,因此,他拉上了郭嵩焘——郭筠仙虽然不算轩亲王的“嫡系”,却是轩亲王的“亲信”,在文、钱之间,是一个合适的“中间人”。另外,“顾问委员会”也是办开洋务的,郭嵩焘亦是朝中最熟悉俄罗斯情形的人之一,参与对俄交涉,十分合适。

至于“督办陕甘新军务钦差大臣”行辕的檄文,虽然由左宗棠、展东禄署名,但其目标受众,除了塔兰齐之外,更有俄罗斯和泰西诸强,究其竟是一篇外交文告,所以,要由机枢拟定,而不能出自左宗棠的幕中。

这是两篇大文章,其中语气吞吐,关节出入,都要十分讲究,说不定要数易其稿,今日之内,是难以定稿的,更不可能一日之内,二入轩亲王府。因此,四位大军机约定,文祥、郭嵩焘离开外务部之后,就不回宫了,明日军机“叫起”之后,回到军机处,再共同定稿。

然后,同赴朝内北小街,请轩亲王过目。

把轩亲王的反应,回报母后皇太后之后,再确定:催促轩亲王“销假入直”的第三道“温谕”,该如何拟述?

外务部的衙门,设在东堂子胡同,其址即为原来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个地方,原为咸丰初年的大学士赛尚阿的宅子,赛尚阿捧着御赐的“遏必隆刀”,领兵去打长毛,出京的时候,风光无比,结果大败亏输,几百万两充作军费的“內帑”,也灰飞烟灭,自此,国库空虚,朝廷只好依靠领兵将领自己筹饷了。赛尚阿获罪下狱、充军关外,这座府邸,也被朝廷没收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后,把这座宅子拿了过来,大肆改建,东半部做了同文馆;西半部则作为办公和接待外宾的场所,外务部接手,没动同文馆,其实只接了西半部,里边儿的建筑格局,几乎没动,基本上就是把牌子换了一遍,便开张了。

对俄照会初稿完成之时,已是酉时一刻,钱鼎铭说,文中堂、郭主委,晚膳要不要在我这儿用啊?不过,外务部的小厨房,没有什么好吃的,中堂和主委,多少要委屈些则个了。

郭嵩焘无可无不可,文祥晚上还有事儿,婉言谢绝,说,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把稿子再斟酌一遍吧。

于是,三位大员,桍腹从公,稿子又“斟酌”了一遍,算是基本定稿、可以拿给轩亲王过目了。

离开外务部的时候,暮色渐浓,已到了掌灯时分,钱鼎铭送到二门,文祥、郭嵩焘出了大门,拱手告别,各自上轿。

一声“起轿——”,郭嵩焘的轿子,先抬了起来,摇摇而去。

不晓得为什么,文祥的轿子,一直留在原地,没有动弹。

过了好一会儿,郭嵩焘的轿子,已经出了胡同口,看不见了,文祥低沉、疲惫的声音,才从轿子里传了出来:“去凤翔胡同。”

随侍的家人愣了一下:凤翔胡同?

那是恭王府啊。

他没有多问,高喊了一声:“起轿——”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