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二一章 有人釜底抽薪,有人添柴加薪

乱清 第二二一章 有人釜底抽薪,有人添柴加薪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王爷,”刘宝第说道,“假若载澄或是载滢,被立为嗣皇帝,则作为嗣皇帝‘本生父’的恭邸,将会如何啊?”

说的是关逸轩立女帝的事儿,怎么突然间转到恭王那儿去了?

醇王怔了一怔,迟疑的说道:“先生的意思是……”

“恭亲王‘退归藩邸’,”刘宝第说道,“政事是不能再过问的了,可是,其他方面,并不受影响,宗室、朝臣、友朋之间,彼此往来,以及庆吉祭祀、曲礼宴飨,一如平常。”

顿了一顿,“若出了什么大的状况,譬如,为大行皇帝的天花‘叩喜’,大行皇帝病危,御榻之前,亲承末命,以及议立嗣皇帝,这些事情,不但都少不得他,而且,以其近支宗室之长的身份,排位还得排在前面,甚至……主持其事。”

醇王微微皱了皱眉:刘宝第口中的“主持其事”,指的自然是恭王奉旨和关卓凡共同主持“议立嗣皇帝”,这是醇王很不爽的一件事——他一直认为,六哥的这个差使,应该落在自己身上才对。

不过,刘宝第只是在陈述事实,恭王“近支宗室之长的身份”,更加是事实,醇王也不能有什么异议。

刘宝第不晓得醇王微妙的心思,自顾自的说下去,“可是,若载澄或是载滢被立为嗣皇帝,王爷请想一想,恭邸还能够如眼下这般——”

说到这儿,故意停了下来。

醇王反应过来了:“啊,那是不能够了!”

如果载澄或是载滢,被立为嗣皇帝,则作为嗣皇帝的“本生父”,恭王一定会被严格要求。同朝政保持绝对的距离。政治——不论以任何形式——他都是不能再碰一指头的了。

就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会被加以严格的限制,宗室之外的朝臣,原则上,都不能再往来了,包括宝鋆、文祥这样的至交。

到时候。虽然名义上,恭王依然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真实的处境,几乎形同软禁,就算跑到香山碧云寺一类的地方“隐居”,跟着“伺候”他的,也不会只有恭王府的护卫,其中,一定会有“上头”指派的大内侍卫。

非但如此。就是正常的典礼、祭祀,恭王都无法参与。别的不说,礼仪就是个麻烦事儿,看着他对着亲生儿子磕头,谁都会觉得别扭——包括他自己。

“上头”的种种要求和措施,都会光明正大的施行,没有人会提出异议,甚至也不会有人暗自不服。因为,这是“小宗”入继“大宗”。防止皇帝的“本生父”“乱政”的标准套路,换了谁都一样——谁叫你儿子做了皇帝呢?

这个情况,理论上来说,将终恭王之一生,即便他的皇帝儿子亲政之后,也会如此。除非。到时候皇帝儿子有意放水,甚至重新启用自己的生父。

“差使……不论什么样的差使,”醇王沉吟说道,“六哥都是不能再办的了,朝廷的庆典祭礼。也是不能够再参加的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大约……呃,连紫禁城都是不好再进的了……”

顿了一顿,疑惑的看着刘宝第:“不过……”

不过,这跟关逸轩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醇王迷茫的样子,刘宝第心里暗暗苦笑:这位东家的脑袋瓜,转得还真是慢……

腹诽尽管腹诽,面上依旧从容:“王爷,儿子做了皇帝,当爹的不但要‘退’,而且要‘隐’,那么,老婆做了皇帝,老公又该如何呢?”

醇王怔了一怔,随即嘴巴微微张开,同时,眼睛也睁大了。

过了片刻,他猛的一拍大腿:“妙,妙,妙!先生高明!先生高明!真正是……真正是……呃,真正是……”

呃,真正是啥呢?

刘宝第矜持的一笑,说道:“假若,咱们的折子上了,面争呢,也争过了,‘那边儿’却鬼迷心窍,始终不悟,那么,好罢!‘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就请‘那边儿’见一见黄河,撞一撞南墙!”

微微一顿,“到时候,王爷只消把这一条搬了出来,‘上头’和关某人,还能说些什么?那荣安公主,嘿嘿,也只好在她理藩院后胡同的公主府里,乖乖的做她的固伦公主和亲王福晋了!”

“正是!正是!正是!”

说了三个“正是”,醇王总算想出来“先生真正是啥”了:“先生真正是……诸葛重生,卧龙再世!”

说罢,站起身来,走出箑亭,向下面高声喊道:“来人啊,将那坛五十年的女儿红刨了出来!”

回转进亭,含笑说道:“晓得先生海量,今儿个,我陪先生一醉方休!”

*

就在醇王和刘宝第“一醉方休”的时候,翰林院庶吉士鲍湛霖的一份折子,递进了宫里,题目是“沥陈小宗入继大宗弊曷胜言仰祈睿鉴事”。

这份折子没有“留中”,第二天一早,便发了下来。

几位军机大臣,文祥是第一个到达军机处的,因此他是第一个看到这份折子的——当然,不算关卓凡。“黄白折”制度之下,折子一式两份,轩亲王下值后,白折子直接送朝内北小街,因此,关卓凡昨天晚上便“恭代缮折”了。

一看到题目,文祥的脑子里便轻轻的“嗡”了一下:什么意思?

打开折子,屏住呼吸,细细阅看。

鲍湛霖说,他十分担忧,若“小宗入继大宗”,嗣皇帝继统之后,会有妄图悻进的小人,如前明张璁、桂萼之流,“希旨承颜”,“阿世媚上”,“迷惑圣意”,最终,“改易成议”,“祸乱统绪”,“动摇国本”。

既然提到了“张璁、桂萼”,“弊曷胜言”的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前明的“大礼议”。

关于这场“大礼议”,鲍湛霖着重突出了以下两点:

一,两百余朝臣跪在左顺门前,从早至午,“撼门大哭,声震阙庭”。明世宗命“引礼监谕退,再谕退”,但是,群臣“仍不起”,并有“大呼高皇帝、孝宗皇帝者”。

世宗终于震怒,令锦衣卫将两百余朝臣全部逮捕,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诏狱,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八日之后,世宗下旨,“哭门”的官员,四品以上停俸,五品以下拉到左顺门前廷杖。最终受杖的超过一百八十人,并不止于下狱的一百三十四人,其中,杖死者十六人。

二,鲍湛霖引用了彼时的礼部尚书席书领衔,张璁、桂萼列名的一份奏疏里的一段话:“孝宗皇帝伯也,宜称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伯母也,宜称皇伯母。献皇帝父也,宜称皇考。章圣皇太后母也,宜称圣母。武宗乃称皇兄,庄肃皇后宜称皇嫂。”

然后一一解释:

宪宗生孝宗和兴献王。孝宗生武宗,兴献王生世宗。武宗无嗣,以世宗入继大统。

昭圣皇太后姓张,是孝宗的皇后,武宗的生母。庄肃皇后姓夏,是武宗的皇后。

“献皇帝”就是兴献王,“章圣皇太后”是兴献王的王妃,世宗的生母,姓蒋。儿子做了皇帝,位子坐稳了,翅膀硬了,“推翻成议”,“追尊所生”,老爹也就做了皇帝;老妈呢,自然就做了皇太后啦。

迎立世宗的时候,可不是这个局面。那个时候,说的好好儿的,既继统,也承嗣,就是说,世宗要拿“皇伯考”孝宗当“皇考”,给孝宗当儿子;拿自己的“本生父”兴献王当“皇叔考”,拿自己的“本生母”蒋氏当“皇叔母”。

可是,唉,架不住人家“位子坐稳了,翅膀硬了”呀。

于是,“皇考”变回了“皇伯考”,“皇叔考”变成了“皇考”,“皇叔母”变成了“皇太后”。

夹在里面的,是十六位被活活杖死的朝廷大臣。

然后说,如果放到本朝,放到目下,按席书、张璁、桂萼等人的要求,就会演变成以下这个局面:

嗣皇帝的“皇考”,就不是文宗显皇帝了,而是人自己个儿的“本生父”了;文宗显皇帝呢,就变成了“皇伯考”啦。

“承嗣”神马的,提都不要再提啦。

“圣母皇太后”这顶帽子呢,就得从目下在天津的那位慈禧皇太后头上摘下来,戴到人家嗣皇帝的“本生母”头上啦。

至于您这位“母后皇太后”呢,嗣皇帝就不再喊您“皇额娘”了,而是改口喊“皇伯母”啦。您“母后皇太后”的帽子,还能不能戴,还能戴多久,俺也不晓得,不过,俺估计啊,这顶帽子上边儿,“皇太后”三个字,也许还能留着,“母后”两个字嘛,十有**,得换一换喽。

连您这位“母后皇太后”都由“皇额娘”变成了“皇伯母”,天津那位“圣母皇太后”就更加不必说了,搞不好,人家嗣皇帝连“伯母”两个字都不肯喊呢——凭什么呀,您又没有做过俺“皇伯考”的皇后!

文祥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昏眩一阵又一阵袭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