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九六章 她要避嫌?!

乱清 第一九六章 她要避嫌?!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在太极殿院子里哭天抢地的这拨人,除了恭、醇、钟、孚四王,其余的人,既没能瞻仰到大行皇帝的“御容”,也没能见着母后皇太后——即便恭、醇、钟、孚四王,也只有恭王一人,奉诏和关卓凡一起,到养心殿西暖阁,匆匆的见了母后皇太后一面。

这次觐见,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慈安哭得坐都坐不住了,泪流满面的交代了几句话,便再也支持不住,身子晃了一晃,几乎就要晕倒在御榻上。

赶紧把王守正从太极殿找了过来,王院判也顾不得仪制了,当着轩亲王和恭亲王的面,替母后皇太后请了脉,然后就说,母后皇太后“哀毁逾甚,神思衰微”,亟需“静摄”。于是,母后皇太后被搀了起来,扶上辇,送回钟粹宫,王院判也颠颠的跟了过去。

恭王微微张着嘴,那句“臣谨遵懿旨”的话,始终没能说出口来。

回到太极殿,大伙儿发现,恭亲王的脸色极其难看——这应该不仅仅是哀痛大行皇帝之龙驭上宾,难道……恭亲王在养心殿西暖阁里,挨了什么训斥,碰了什么钉子?

再看轩亲王的面色,却是基本正常的,不大像方才在母后皇太后那儿出了什么状况的样子。

“辟踊嚎啕”的义务履行过了,就该办正事了,“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分成了两拨,各找各妈,该干嘛干嘛。

“内务府大臣、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这一拨中,内务府大臣——“管家”,要去主持办理“大丧”;弘德殿的师傅、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翰林——“西席”呢。要去和内阁学士一起,拟定“大丧”使用的各种旨意、文告,以及更加重要的——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

“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则移师军机处。

军机处是政府中枢,以亲王之尊,亦不得擅入。现在,连镇国公都挤进来了,则必是有极紧要的事情要会议了。

猜得没错,接下来要会议的,乃是大清国的第一件大事。

“母后皇太后心痛大行皇帝之崩,”关卓凡缓缓说道,“哀毁愈甚,一时半会儿的,不能见人。不能视事。”

顿了一顿,“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的心中,都微微一颤。

“嗣皇帝之议立,”关卓凡继续说道,“本来,是应该由两宫皇太后亲自主持的。可是……”

他苦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眼下的情形,实在是尴尬!”

军机处内,呼吸可闻。

“圣母皇太后人在天津,”关卓凡说道,“目下,连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的消息。都还不晓得——”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这个消息,不比大行皇帝‘见喜’,可暂时不上烦厪虑。这个消息——

再顿一顿,加重了语气:“是绝不可以不叫圣母皇太后知晓的——这一点,各位可有异议?”

没有任何人说话,军机处内,静的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

嗯,这自然是不能有“异议”的。

至于会不会对圣母皇太后的“静心祈福”造成什么影响,乃至半途而废,统统顾不得了。

算一算时间,圣母皇太后是去年腊月月头出宫的,现在是七月底,还不到八个月的时间,距一年之期,还有四个来月,这四个月,叫她怎么过?回来还是不回来?唉!

关卓凡见没有人出声,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各位皆无异议……嗯,本来,目下天津和北京已通了电报,消息瞬息可达,不过……”

他叹了口气,“这个消息,不比其他,我想,不能只拍一份电报了事的,必得一二亲贵大臣,驰赴天津行宫,面奏于圣母皇太后,方才妥当……”

这倒也是。

不过,话听到这儿,大伙儿都在想:这个“亲贵大臣”,除了你,还能有谁啊?

“这一来一往,”关卓凡说道,“大约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顿了一顿,“方才,在养心殿西暖阁,恭亲王和我,面承慈命,钦奉懿旨,集会各支亲王、近支亲贵、军机大臣、御前大臣,母后皇太后吩咐,会议之上,要恭亲王和我,先请问大伙儿一句,是否等到圣母皇太后那边儿,有所训谕了,咱们这边儿,才开始议立嗣皇帝?”

说罢,转向恭王:“六哥,‘上头’是这么交代的吧?”

恭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是。”

到此,心思活络的人,皆心下恍然:为什么从养心殿回到太极殿的时候,恭王的脸色那么难看?

“议立嗣皇帝”这个题目,是恭王避之而唯恐不及的,为此,甚至不惜以痛责嫡子、捆送宗人府的手段“自污”,结果,左躲右闪,不但没有避开,反而变成了一个“主持人”的角色!

不说儿子做了“嗣皇帝”,于他是祸是福了,单说一点——他既是“当事人”,又怎么好做“主持人”?

想一想,唉,真是替他为难!

这不是“吾居炉火上”?

所以,嘿嘿,心情如何能好?

也有人觉得奇怪:恭王的苦心,“上头”没有理由不晓得——就算“上头”笨一点,自个儿念不及此,轩亲王也没有理由不说给她知晓吧——你可别跟我说,轩亲王不晓得恭亲王的用意!

既如此,为什么还是派了恭王这个差使?

钟粹宫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或者说,朝内北小街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还有,这个差使,恭王没有辞吗?还是辞是辞了,不过,“上头”不准?

大伙儿想象不到养心殿西暖阁当时的尴尬情形:母后皇太后交代过了,就支撑不住了,接下来就是传太医、请脉、起驾钟粹宫,根本没给恭王再说多一个字的机会。

就是说,辞都没机会辞,也就谈不上“准”还是“不准”了。

“各位都是与国同戚的人,”关卓凡说道,“有什么就说什么,无须任何顾忌,请吧!”

话音刚落,便听醇王大声说道:“好,我先来说两句!”

“刷”的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醇王身上了。

“我以为,就是轩亲王方才说的那句话——‘国不可一日无君’!咱们不能在这儿干等天津的信儿,人既然到齐了,‘议立嗣皇帝’的题目,就应该马上开议了!”

醇王的话,并不令人意外,不过,他的语气,却叫人觉得奇怪:听上去,怎么好像……吃了枪药似的?

大伙儿不知道,醇王现在正憋着一肚子的火儿呢。

他本来以为,奉旨主持“议立嗣皇帝”会议的,一定会是他醇郡王。

“议立嗣皇帝”,是亲贵的事情,更确切些说,是近支亲贵的事情,关卓凡是“当家人”,奉旨主持这个会议,是应当的,可是,除了他,就该轮到我了呀——目下,“台面上”的近支亲贵,自当以我为首,怎么会是六哥?——六哥已经“退归藩邸”了呀!

而且,“议立嗣皇帝”,是我首倡发端的,这个,朝野上下,谁不晓得?主持相关会议,难道不应该顺理成章的,就派了我的差使吗?

“上头”如此安排,是因为“哀毁过逾”,昏了头,还是……哼,因为我跟她吵了一架,故意打压我,给我穿小鞋?

不过,醇王自然是不晓得,别人是怎么看他“首倡议立嗣皇帝”之举的。

大多数人,都觉得醇王当初的举动,纯属杞人忧天,甚至无事生非——看吧,“大事”一出,“上头”立即就把这个题目交代了下来,一刻钟也没有耽搁,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上头”从来就没有过“延宕继统”的意思!

当然,也有少数人——包括醇王自己——以为,“上头”之所以如此干脆,正是因为当初他首倡其议,择善固执,犯颜直谏,甚至演出了“闹殿”的戏码,给“上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才不得不行的。

醇王环顾四周,见没有人接自己的话头,心里的火儿,往外一拱一拱的,声音愈发的高亢了:“再者说了,圣母皇太后目下的情形,也不适合出面主持议立嗣皇帝!因此,不能等,不必等!”

这话是什么意思?

关卓凡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圣母皇太后还在为文宗显皇帝祈福之中,本来确是不宜过问朝政的,可是,议立嗣皇帝,不是普通的朝政,其紧要之处,毋庸讳言,是过于为文宗显皇帝祈福的,礼有经,亦有权……

嗯,大行皇帝既然已经“大行”了,咱们喊咸丰皇帝,就不能再称之为“先帝”啦。

醇王打断了关卓凡的话:“逸轩,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啥意思?

大伙儿一齐看着醇王。

“大行皇帝之崩,”醇王涨红了脸,大声说道,“到底是因为沾染了什么‘邪毒’,还弄不清楚!圣母皇太后要不要负什么责任,也还是未知之数!因此,她要……避嫌!因此,不能由她来主持……呃,不能……等她来主持议立嗣皇帝!”

什么?!

“轰”的一声,军机处内,炸开了锅。

*(未完待续。)

ps: 谢谢vk﹖:.的打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